被非遗项目“妆”点的人生

在泉州服刑期间,他学习“妆糕人”技艺——

被非遗项目“妆”点的人生

林某进校园上公益课

林某服刑时学习制作妆糕人

夜晚7点多的广东省始兴县某广场,开始热闹起来,不少摊贩从四面八方赶来,引得络绎不绝的行人纷纷驻足。“爸爸,我也想捏泥人!我要那个孙悟空!”“捏泥人20元一位,现场教学!也可以买材料和成品,回家自己动手!”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泥人摊的摊主林某招呼孩子们坐在简易课桌边,开始现场教学。林某教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妆糕人”技艺,这门手艺是他在泉州监狱服刑期间学会的。

遇见非遗

迎来改造路上的“糕”光时刻

林某是广东韶关市始兴县人,2009年到泉州入监服刑。面对漫长刑期,刚入狱的他沉浸在迷茫痛苦中。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又因遗漏罪被法院加刑6年,这让他更觉得雪上加霜,心中混刑度日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人生最低谷的日子里,监狱民警向他伸出了援手,引导鼓励他参加分监区的文体活动。他先后参加了读书兴趣小组、吉他兴趣小组,服刑的日子逐渐充实。在民警的教育引导下,林某不仅转变了思想,认罪服法,还主动联系家人代为履行财产刑,被分监区树为改造先进典型。

其间,监狱引进了“妆糕人”非遗传承技艺,作为罪犯改造期间的习艺项目。林某参加了五监区的兴趣小组,开始了“妆糕人”的学习与制作。“我原本在监内学习泥雕技术,后来监区成立了‘妆糕人’非遗制作技艺兴趣小组,聘请了专门的师傅进监指导。我有泥雕基础,就成为第一批学员。”林某说。

据了解,“妆糕人”源于中原地区的“捏面人”,是以面粉、米粉等为主要创作原料的传统民间艺术。泉州市洛江区双阳镇张厝村家家户户都做“妆糕人”,是名副其实的“糕人村”。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传统“妆糕人”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许多人放弃了这门祖传手工艺。泉州监狱五监区将具有闽南地域特色的“妆糕人”技艺引入教育改造中,成立了兴趣小组,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项目的指导师傅,请进监区对兴趣小组的罪犯进行现场教学指导。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训练,林某熟练掌握了“妆糕人”的一整套制作流程和方法,成为五监区“妆糕人”非遗项目小组的负责人,他制作的“妆糕人”作品,不仅在监狱文艺汇演舞台上现场展示,还获得各级领导的好评。

携手非遗

“妆”点新生路上的幸福美满

今年3月,林某刑满释放。回到老家后,他便着手在广场摆起了摊,“这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妆糕人’,为了方便,我就改叫‘泥人摊’了。除了现场教学、卖成品和材料包,我还立了一个牌子:承接学校公益课,免费授课两小时。”

校内课堂不同于摊边的直接教学,上课时,林某要先用半个小时向孩子们介绍“妆糕人”的来历和制作用意,如“我们今天教‘玫瑰花’,玫瑰花是用来送给父母、老师和你喜欢的人,代表着你对他们的爱。”再用半小时指导孩子们制作“妆糕人”,最后留下课后作业,“如果谁回家帮助家里做了家务,下节课,我会有奖励给他。”“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其实不容易做好,但重要的是让他们动手体验,希望他们能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培养传统美德。”第二节课时,林某会带着小红花奖励那些完成了课后作业的孩子。

从每天2~3个小时的摆摊,到跑七八所学校的公益课,再到成立自己的非遗工作室,“这些技艺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丢掉很可惜,虽然没什么钱赚,但我还是要尽力推广。”受疫情影响,林某无法进入校园授课,他就另辟蹊径,在抖音和微信上做线上推广,“平时发一些自己的成品和录制的教程,结合以前在学校授课的画面,偶尔还能接到一些定制单。”“不过,最近我没空录新视频了,我正在忙结婚的事。”林某开心地说。

据了解,通过家人朋友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林某不仅实现了就业创业,还通过贷款购买了住房和汽车,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即将走进婚姻的殿堂,迎来新的人生旅程。

□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温钟 文/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始兴县   中原地区   项目   人生   泉州   泥人   作业   课后   技艺   监狱   成品   公益   兴趣小组   传统   现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