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之间最难得的,是好好吵架

在关系中,我们常常提倡以和为贵。


两个人能够和睦相处,确实是很舒服的一件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成了一道无形的标准:


有意见不能说,包容不满的情绪,心胸要宽广……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她与男友谈了五年,从未因任何事吵过架。


原以为他们相处这么好,一定会顺利结婚,然而结婚前两个月,他们分手了。


后来才知道,其实这对情侣相处得并不好,也经常有冲突,但他们从未吵起来过。


在他们的关系里,和谐并不是彼此真实的情感流露,反而成了攻击性的压抑。



于是慢慢地,两人开始有了不满、怨恨、冷暴力,感情也在平静中逐渐被消磨掉。


从这两人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亲密关系的困境——他们从不争吵,也从未真正亲密。



吵不起来,是一颗“炸弹”


为什么不争吵呢?


因为不敢


有的人认为争吵是一件不好的事,一旦争吵,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评价——“我是不是太情绪化了?”“我不应该这样失态……”


还有的人,从小目睹了父母争执厮打的样子,深知争吵对一段关系的破坏力。于是长大后,他们习惯性地回避冲突,特别恐惧争吵时那种充满张力的局面。


因为害怕自己无法招架这些设想的场景,于是干脆放弃了争吵。


但关系里,尤其是亲密关系,不争吵的后果,可能也很严重。



首先,它会令关系双方产生距离感。


有时候,我们通过温和的沟通去解决问题,比如“今天的家务应该谁来做”这件事上,有一方认了错,但认错一方的内心是有苦衷和愤懑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宣泄。


当关系内的冲突没有被看见,两个人之间就会暗暗滋生了怨恨。


法国电影《罗曼史》有这样一幕,女主人公玛丽觉得男朋友不爱自己,两个人原本要大吵一架。


这时候,男朋友保罗“克制”情绪,用冷言相向。玛丽内心的愤怒无从宣泄,只流露出委屈。


看着女孩流泪的样子,保罗于心不忍,收回刚刚的刻薄,也改为好言示弱。



但矛盾冲突并未化解,双方都觉得自己在屈服。后来,保罗受不了玛丽的长期抱怨,提出了“关系冷静期”。


这种不想沟通所产生的距离感,对玛丽来说,是一种冷暴力,更成了分手的序曲。


其次,被隐藏的冲突,会变成迁怒,破坏关系。


很多人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会觉得被冒犯,争吵也是。


如果当下“没吵起来”,双方的内心会憋着一把无名火,然后在别的事情上,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脾气。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外人看来很好沟通,但在亲人和伴侣眼里却喜怒无常。


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她的经历。


我总是时不时因为一些小事跟男友撒气。


有次,我数落他穿搭不好看。


他一开始还打哈哈,过了一会儿说:“我觉得你刚刚的话说过头了,你一向很尊重别人的审美。”他又平静地追问:“你是不是在别的事情上受了什么气?”


我一下子怔住了,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就单纯想“攻击”他。


随即想起来,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方案改了又改,还被责怪效率低,我受到的这些愤懑都迁怒到男友身上了。


“没吵起来”的冲突,会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当中。


这就好比在关系中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引爆,伤及身边的人。



争吵,是为了表达

为什么说,吵架会有用呢?


根据心理学家戈特曼研究所的数据显示:


在交往初期,和平相处的伴侣,会认为自己比那些会激烈争吵的伴侣更幸福。


但3年后回访却发现,他们很可能处于分手边缘或已经分手。而那些通过争吵解决了问题的伴侣,则还保持着一段稳定的关系。


或许很多人要问,为什么一定要争吵,好好沟通不行吗?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争吵,本质也是一种沟通。


只不过争吵是一种信息输出更密集、情绪流动更激烈的方式。


在争吵时,我们可以暂时卸下伪装,不再有所掩饰,畅快地表达自己,让心中所想可以自由流淌——情绪是否得到流动,这也是判断一段关系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以有的伴侣在大吵一架后,关系反比之前更亲近了。总的来说,有建设性的争吵,对关系和家庭成员都有好处。


1. 对两性关系而言


争吵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揭露问题”。


哪怕争吵可能会带来短暂的阵痛,会破坏一点关系,但至少争吵时我们还在密切互动,还有机会在争吵过后,从一团乱麻的表征下发现问题所在。


你知道关系中最危险、最令人绝望的的相处模式是什么吗?


是一方不惜争吵,想解决问题,而另一方却只想逃。


就像《无问西东》里许伯常和刘淑芬夫妇。


在旁人眼里,丈夫才是关系里的受害者,他忍受着妻子的打骂,从来都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妻子摔碎他的杯子,他也无二言,默默地用碗喝水。


无路可退的妻子,被逼到歇斯底里,朝丈夫怒吼:“外人只看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态度打的我。”



刘淑芬的歇斯底里,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也直接展露潜意识层面的表达需求。


但如果一方想逃,则是完全漠视了这种需求。


漠视,比剧烈冲突更可怕。


它会使争吵一方对关系感到绝望,转而攻击自己:为什么我没被理解?难道是我的问题吗?


长久下去,争吵一方的内在表达,渐次崩溃。


2. 对个人而言


首先,争吵可以发展一个人释放攻击性的能力。


咨询师刘小波说:一个人只有发展出表达愤怒的能力,才能真正有力量去爱,去建立健康的、情感流动的、有滋养的关系。


如果内心有愤怒没有表达出来,要么他向内转换成自我攻击,要么会以隐形的被动攻击表达出来——我们很难察觉这两种攻击,它会以更加隐蔽的形式伤害自我。


3. 对孩子而言


有一部分伴侣不敢争吵的原因是怕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但是《幸福的7段旅程》的作者安德鲁·马歇尔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夫妻之间的适当争吵,也是在给孩子演示一种面对冲突时,表达自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曾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处理方式就特别好。


他们要吵架时,会提前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有事情要处理,可能需要通过争吵这个方式。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关系变差,更不是因为你的问题。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发现:


原来相爱的两个人,也会通过激烈的冲突来解决问题。


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争吵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它不是父母在相互攻击,更不需要孩子背负责任。



恶性争吵,开口就伤人


既然争吵有好处,为什么现实中,还出现很多因争吵而伤害到家人的例子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争吵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误区。


我们可将争吵粗略划分为:良性争吵恶性争吵


所谓良性争吵,就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争吵。

所谓恶性争吵,则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的争吵。


戈特曼在《如何正确争吵》中提出,在恶性争吵里,人们会出现4种破坏关系的行为,即批评、轻蔑、防御、退缩或拒绝互动。


1. 批评


争吵的开端,往往是批评。


批评以高出对方的见解,来指责对方在某些行为上不应该如何如何。它暗含一种话语:我在指出你的弊端,你要接受我的评价。


而激烈争吵时的批评,批评者又会放大自我的制高点,打压对方的自尊,让双方处在不平等的对立位置上。



2. 轻蔑


当双方都得不到理解和共情,争吵的方向就会从事件转移到人本身。


比如一开始,我们为孩子的教育方法吵架,这时候是愤怒和无奈。一旦争吵到某个程度,有的人会脱离孩子教育这件事本身,开始将攻击集中到对方身上。


最常见的是轻蔑,也就是我们说的“对人不对事”。


轻蔑态度一旦出现,争吵双方不但相互对立,还会进而推翻否定。接下来无论再辩驳什么,都在给关系划出一道道裂痕。


电影《爱乐之城》里,男女存在分歧。男主一时激动,嘲讽了女主的职业:你只是个演员,你明白什么?


3. 防御


我们感受到被攻击和冒犯时,都会本能地形成防御心理,维护自尊。而争吵状态下,有的人只想保住自尊,“听不进去,更顾不上那么多。”


我们被这种本能机制所蒙蔽,不断辩护、找借口、颠倒事实,甚至伤害对方。


这时的争吵成了一场“保卫战”,是非对错、谁的责任、如何解决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在内心立起一堵墙,极力肯定我与自己的关系,割裂与外界的关系。


4.退缩或拒绝互动


争吵中,很常见“一追一逃”的现象。


一方在追,因为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有一种被漠视、被抛弃的感觉;一方在逃,因为怕被羞辱,怕战火失控,于是筑起高墙,减少情绪波动。


比起激烈的证明冲突,逃的一方认为,成为局外人更能冷静处理问题。


但这时候,追的一方也会彻底感到失望:这段亲密关系,只剩下自己在挣扎……


《无问西东》里,妻子发出动静,试图得到丈夫回应,哪怕是一个眼神,但通通都没有。


恶性争吵是从良性争吵发展来的。


在恶性争吵的阶段里,事件以及双方表达的情绪和思想都不再是重点,争吵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亲密关系本身——此时,伴侣双方不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关系裂痕。


如果想在恶性争吵发生前悬崖勒马,伴侣双方要从争吵的根本原因出发,在良性争吵的阶段上表达好自我,解决掉问题。



良性争吵,看见需求


那么,如何将争吵维持在良性状态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技巧,最简明的方法在于:处理好我跟自己的冲突,以及跟伴侣的冲突。


因此,争吵可以分成两部分:我在“争”什么,对方在“吵”什么。


平常的沟通,是我们先处理跟对方关系之间的冲突,完后再处理自己内心的冲突。


比如,我们不认同伴侣的教育理念,沟通是两个人提出各自的见解、相互妥协之后,自己从内心说服自己接受这个方案。而争吵是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在“不想受侵犯”的前提下去处理跟对方的冲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吵架都是在自我防御,攻击别人。


所以,要看见自己“争”的背后,有什么不愿被触发的体验;防御心理背后,我不愿改变的立场是什么。


生活中的一些父母斥责孩子,开口往往就是“我这么辛苦养你”。


父母发起争吵,是因为孩子触发了他们的“亏待感”——我付出了养育,孩子就应该在行为上顺从,来回报我。


这种亏待感可能跟父母的经历有关,他们曾经在某件事上付出了,但没得到回报。所以在养育孩子上一旦有被亏待和辜负的感觉,就会特别失望。


而孩子一听父母说“我这么辛苦养你”,往往会想到:父母又来道德绑架了。我有独立的人格,凭什么要被他们控制?


所以孩子跟父母吵,吵的是人身自由,要的是脱离父母控制权。


然后,看清对方在“吵”什么。


争吵中的双方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往往拒绝质疑自己,也拒绝共情对方。


但并不妨碍我们问一句:在这件事上,彼此为什么非吵不可?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


类似溯源性的提问,会将我们的注意力落到跟对方的冲突点上,而不是只留守在自我的防御堡垒中。


还是讲上面父母跟孩子的案例。为什么这件事上非吵不可呢?因为父母要求孩子回报的,是他们珍贵的独立人格。


这时候孩子可以说,我可以在别的方面回报你们,但这件事不行。


如果是父母呢?则需要先处理自己内心的感觉,然后在不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给他提供建议和分析。



当我们不仅关注自己,还看见了彼此时,我们就是获得了关系的控制权。


如果争吵时对方表达出轻蔑的态度,甚至批评,你也可以说:你刚刚说的话,刚刚的态度,可能会将关系引向更恶劣的状况。


如此调停者角色的提醒,也有助于打开对方的防御堡垒。比起十次欲言又止的“平和沟通”,这种做法明显更有用。


双方降温后再来解决问题,我们不仅仅释放了情绪,还更加清楚对方需要如何被尊重,希望被看见什么。



写在最后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争吵。


但当关系内的冲突不可抑制时,如果我们一味回避、视而不见,那么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甚至于,我们会因未被看见、未被满足的需求,而用情绪攻击身边更多的人。


如果你去面对它,允许争吵发生,从而诚实地述说自己,倾听对方,关系也会更加清爽明朗。


最后,愿我们对伴侣多一些关注和接纳,不误解对方,也不委屈自己,以更真实的姿态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玛丽   保罗   伴侣   冲突   内心   批评   情绪   情侣   父母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