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国简史(20)-一鸣惊人

秦穆公经营西北,成为了边陲霸主。与此同时,被周天子和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楚国也开始强大起来。在齐桓公和晋文公时代,楚成王两次争霸中原都失败了,楚成王意识到楚国的实力还不如齐国和晋国,他就开始大力发展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楚成王的儿子比较昏庸,继位后一事无成,但他的孙子继位后,楚国逐渐开始崭露头角,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楚庄王

庄王刚刚继位的时候,不理朝政,整天花天酒地,大臣们看着着急,就开始没完没了的劝谏,楚庄王很不耐烦,下令不准再劝谏,再劝谏的格杀勿论。但是楚国忠臣贤士多呀,还是有不怕死的,这个人叫吴举,吴举的孙子就是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以后咱们再说。吴举来进谏,楚庄王问他,你就不怕我杀你吗?吴举就说,我看大王一个人喝酒无聊,我是来陪你的,庄王大喜,君臣共饮。

二人喝到高兴处,吴举向楚庄王请教了一个问题,吴举说:“城外有大树,树上有一只神鸟,这神鸟,三年不鸣,三年不飞,这是咋回事”?楚庄王一听就明白了,你这不是说我吗,我正好继位三年,喝了三年酒吗。楚庄王就对吴举说:“这只神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们等着看吧!吴举大喜,这才明白庄王还是个有理想的好青年。

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楚庄王不是不想飞,也不是不想鸣,他实际上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楚庄王继位时,王权很受限制,大权都在国相那,他手里并无实权。后来,楚庄王逐步从国相手里收回了权力,开始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还平定了周边国家的很多叛乱,楚国开始强大起来。

当时老霸主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昏庸无道,晋国国力大不如前,中原各国纷纷改投楚国门下。楚国越来越强大,楚庄王就有了称霸的想法,于是出兵北伐,中原诸国纷纷依附。楚军一路到了周朝国都洛邑,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实际就是向周天子示威。当时的周天子周厉王就派大臣到楚国军营当中传达圣旨,想告诉楚庄王这样做是不对对。楚庄王不以为然,就问这个大臣:“听说大禹王铸的九鼎还在你们那儿,那九鼎有多重呀”?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九鼎是皇权的象征,楚庄王问这个说明有了取代周王的野心,

问鼎中原

大臣看出了楚庄王的野心,回答说:“我大周之所以为天下共主,在于文王武王以来,发扬圣德,百姓感激,所以才能有大周天下,天下在德不在武,不在于这鼎之轻重”,楚庄王也看出来了,只有武力是无法取代周天子的,只得不情愿的退兵班师。回师途中,国内发生了叛乱,令尹斗越椒在楚庄王带兵出征时,起了坏心思,他趁楚庄王离开国都,秘密召集军队,准备谋反。楚庄王回国后集中力量很快平定了叛乱。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楚庄王还是觉得中原好,这次出兵攻打的是郑国,郑国那时候是晋国的小弟,就和晋国求救,晋国援军到了战场,晋楚两军大战一触即发。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斗,双方互有伤亡,实力不相上下,双方了解了彼此的实力,不再想继续消耗下去,于是双方会盟, 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晋国虽然并没有承认楚国是天下的霸主,但是作为老霸主,能放下身段跟楚国会盟,达成的条件又有利于楚国,证明这个时候的楚国实际上已经代替了老霸主晋国的地位,称霸中原,所以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当中没有争议的霸主,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第三位称霸中原的霸主。风水总是轮流转,楚庄王去世后,有一个国家差点灭掉了楚国,这是哪个国家呢?咱们下一次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晋国   楚国   劝谏   孙子   中原   国都   叛乱   简史   大臣   霸主   中国   趣味   惊人   强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