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国企担当丨深化合作 共享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小新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并对国资国企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11期推出特别策划《中国式现代化与国企担当》专题。今天,

小新为您带来策划

组稿之一——党的二十大代表,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的署名文章《深化合作 共享共赢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深化合作 共享共赢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交集团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率先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推动业务国际化向公司国际化升维,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际工程承包商ENR排名由第十跃升至第三,连续16年荣膺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企业首位。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打造了“中国港、中国路、中国桥、中国岛、中国装备”的国家名片,充分彰显了讲信义、负责任、重担当的大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交力量。

“硬联通”引领互联互通的交通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只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交集团全面对接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建设30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有力保障了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架设连心桥,跨越天堑。修建了中马友谊大桥、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等跨海跨江大桥200余座,极大改善了所在国交通条件。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是中国建筑企业在欧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充分展示了建筑施工领域的中国技术和中国速度,已成为中塞友谊的象征。佩列沙茨跨海大桥通车后,克罗地亚终于实现了连接南北国土的夙愿。

铺就致富路,联通世界。修建了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埃塞俄比亚首都环城路等公路超13000公里,匈塞铁路、中老铁路等铁路超过3000公里,改变了当地交通闭塞的困境,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公路通车后,将金边与西哈努克港的车程由5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被柬埔寨人民誉为“圆梦之路、发展之路”。马东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建成后将填补马来半岛东西岸没有铁路贯通的空白。

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通车

建设发展港,承载希望。修建了尼日利亚莱基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重点港口150个,提供集装箱桥吊900余台,新建或翻修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等机场31座,打开了贸易往来的窗口,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希望。阿尔及利亚中部新港项目建成后,不仅是阿尔及利亚乃至整个北非地区最大港口,还将成为非洲商品走向欧洲的地中海门户。

打造幸福城,惠及民生。建设了吉布提工业园区、埃塞俄比亚建材家居工业园等一批境外产业聚集区、经贸合作区,提供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国方案”。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标杆项目,建成后可供约27万人居住生活,被当地民众誉为“未来之城”。

新征程上,中交集团将坚决扛起央企的光荣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布局“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修路架桥、筑港通航,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全球更好互联互通,推动“硬联通”夯实根基、形成品牌。

“软联通”支撑互惠互利的行业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规则应该是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规则。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交集团聚焦标准规则、业务合作、发展理念一体推进“软联通”建设,积极寻求各方发展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取得了显著成效。

制定推广规则标准,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新变革。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交通运输领域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积极开展中国交通行业标准编译工作,先后发布了英文、法文、俄文等多个外文版本的中国公路行业和疏浚行业的标准体系。依托肯尼亚内马铁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等重大项目,推广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属地化应用,有力带动中国铁路全产业链走向世界。

创新推广合作模式,实现从零和到共赢的新变革。秉承开放包容理念,入股葡萄牙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莫塔公司,开创了携手发达国家建筑企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先河。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在多个国家推广应用一带微笑、一路通达的“笑脸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先行与产能合作造血实现项目群联动开发,有效促进了与当地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人文交流。发挥全球资源配置和产能承载嫁接优势,依托境外园区载体,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共享平台,首创“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境外园区+当地企业+国际企业”价值共享模式并广受好评。

坚持推广绿色理念,实现从污染到清洁的新变革。坚持绿色规划、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加纳特码新集装箱码头、安哥拉洛比托港口等施工中,全面推行绿色标准化管理,最大程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征程上,中交集团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推动规则标准“走出去”,持续提升在国际交通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探索关系更紧密、协同更高效的多样化机制化平台;进一步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绿色标准、推广绿色技术,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动“软联通”加快对接、提高质效。

“心联通”夯实互融互促的民生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交集团坚持把“心联通”作为最深入、最长久的互联互通,以关注所在国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为导向,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了民意基础、筑牢了社会根基。

创造新机会,实现心心相连。积极对接所在国重要发展战略,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培训机会,显著提升当地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目前,中交集团有近1000个海外在建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其中属地化员工约10万人。安哥拉罗安达项目部带班师傅陈章英敢为人先、攻坚克难,把35位毫无电焊基础的当地员工培养成为技术过硬的焊接工程师,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机遇。

展现新作为,实现心心相印。坚持把中国发展故事讲到国外、把中国减贫经验带到国外,力所能及帮助改善当地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与当地民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巴基斯坦,中交集团参建的“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小学”结束了该地区没有学校的历史,极大缓解了当地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孩子们自豪地说:“我来自中国小学。”喀喇昆仑公路工程唯一的随队医生彭建国,在7年时间里累计为1000多名巴基斯坦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白求恩”,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温度。

提供新方案,实现心心相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击疫情、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在道路、桥梁抢修方面迅速反应、行动有力,以最快速度打通疫区、灾区的“生命线”,显著提升了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认同度,成为所在国政府和人民在遇到危难时可以信赖的伙伴。《蒙内铁路项目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布的首份项目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引领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典范,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担当。

新征程上,中交集团将继续弘扬丝路精神,秉承“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将“小而美”的民生项目与解决当地民众最突出的困难、最迫切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沿线国家民众成为好朋友、好伙伴,推动“心联通”走深走实、开花结果。

新时代新征程,中交集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小新将为您陆续分享

《国资报告》杂志

特别策划《中国式现代化与国企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柬埔寨   巴基斯坦   中国企业   大桥   国企   中国   民众   铁路   标准   项目   集团   国家   国际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