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谁责,再读庄子,苦尽谷才黄

于谁责,隶书、朱文印

.

《庄子·杂篇·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

以前我种庄稼时,耕作都是草率马虎地应付,能够收获的粮食也很稀疏潦草;锄草时将很多禾苗都锄死了,哪里还有收获。第二年我改变了方法,学会了深耕细作,禾苗繁茂粮食丰收,再也不愁粮食不足。庄子听到说:现在的人做事的方式与心态,大多都和这个官员说的一样:违逆天时、背离本性、灭绝真情、失去初衷,只会照着别人的方式做做样子。草率马虎地放任自己的性情与心理,就会让欲望与恶念不断孳生出来蒙蔽其本性,就像芦苇在水底偷偷萌发,看起来是增加了许多生机,渐渐地就会占据了全部本性。

人可以哄骗地皮,地皮也会哄骗肚皮,耕种的时候偷得懒,最后只会让自己的肚皮饥饿难耐。每一个地块、每一畦庄稼、每一棵杂草都有所不同,需要对症下药,更何况是天南与海北、古时与现今。大而化之照猫画虎,甚至照抄都不去用心还想要偷懒,起初看起来无关紧要差别也不大,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了大问题。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处理具体问题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太简单肯定会出问题。

.

.

.

“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区分了好坏高低,就会显现出各种不足;聚集了财富,就会让人们为之争抢起来。树立起好恶的标准,聚积起争夺的名利财物,使人们为了这些好恶争抢变得越来越穷困,没有停止的时刻。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处境呢?古代贤明的君主,把收获分给民众,将损失留给自己;以百姓的做法为正确,以自己的想法为错误。一旦有百姓犯错的情况,首先会反省自己的错误。现在的官员就不同了,隐藏了真实的情况,反而去指责群众愚蠢;故意制造难题,反而去问责民众不作为;给出无法完成的任务,反而去责罚人们没有办好;指定远远无法到达的路途,反而去诛杀没有按期到达的百姓。人们用尽了所有办法和力量仍然无法做到,只好被逼着伪造作假。力量不足以达到只好伪造,知识不足以完成只能欺骗,财富不足以实现只得盗窃。盗窃的罪行,应该追究谁的责任才合理呢?

树立起奢侈品、彩礼、豪车、房产诸如此类的好恶风气,就会让人们在追求这些虚荣的过程中耗尽精力与钱包。对待所知有限竭尽所能也无法达到不可能目标的民众,用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暴力的手段;对待掌握了全部信息与权力资源,来完成职责范围内工作的自己,用最宽容的态度百般狡赖推脱。长此以往的结果,数千年的历史中不乏前车之鉴。只是在李自成没有大肆搜刮以前,既得利益的官僚富豪们宁愿看着崇祯吊死在歪脖子树上,总觉得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幸运儿。

.

.

.

.

《题钱舜举硕鼠图 》

元 · 陈颢

.

苦尽谷才黄,将收欲上场。

农夫未到口,田鼠已盈仓。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

论语,再读论语,不亦说乎

易经,再读易经,何处惹尘埃

老子,再读老子,阴阳非类隔天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庄子   崇祯   易经   论语   禾苗   卤莽   好恶   穷困   地皮   草率   庄稼   本性   民众   粮食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