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盛生物研究报告:业绩拐点已至,重视底部配置价值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孟鑫)

1、公司概况:兽用化药龙头,2016-2021年收入CAGR31%

1.1、兽用化药龙头成长提速,多重因素扰动盈利水平

兽用化药龙头,化药产品品类丰富,充分受益于饲料端禁抗,中期猪价相对高景气支撑 成长属性加速回归。回盛生物成立于 2002 年,主要从事兽用药品、饲料及添加剂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已取得兽药批准文号 142 个。制剂销售规模全 国第二。2020、2021H1 充分受益于 2020 年饲料端禁抗政策推动下的治疗类化药需求提 升,收入规模分别同比大幅增长 81.98%、86.78%,显著提速,2016-2021 年收入 CAGR 31%。

2021H2~2022H1 受下游生猪养殖深度亏损+上游原料药价格暴涨影响,业绩表现 疲软,2021/2022Q1~Q3 分别实现营收 9.96/6.71 亿元,同比分别+28.14%/-9.98%,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2640.60 万元,同比分别-11.52%/-77.95%,6 月以来猪价保 持相对高景气,公司 2022Q3 单季度实现营收 2.74 亿元,同比+30.59%,实现归母 净利润 1989.33 万元,同比+8.11%,环比显著恢复。

费用端整体呈现优化趋势。销售费用受益于直销占比快速提升持续优化,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整体呈现优化趋势。 毛利率近年呈现较大波动,导致净利率呈现下滑趋势,分析历史盈利水平变化因素如下:2018~2019 年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多数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规模养殖场客户占比提 升影响,同时 2019 年禽用产品占比提升亦拉低整体盈利水平;2021 年下半年上游原料药受拉闸限电、环保限产以及新版 GMP 等多重因素影响价 格暴涨,而同时下游生猪养殖行业处于远超以往的深度亏损状态,家禽亦处于景气 低位,下游需求疲软成本难以转嫁,在 2022 年上半年盈利水平触底,Q3 起盈利水 平逐步恢复。

1.2、猪用兽药为主,秋冬为销售旺季

猪用产品占比超 75%,销售存在季节性特征,通常 Q1、Q4 需求较旺盛。以下游适用 养殖对象划分,公司猪用产品在 2017-2018 年收入占比超过 90%,2019 年受非洲猪瘟 导致生猪存栏减少、肉鸡行情走高双重影响,猪用产品占比略有降低,禽用产品占比提 升,2020~2021H1 随下游生猪景气度与存栏量双升,猪用产品收入占比有所反弹,预计 目前猪用产品占比在 80%左右。从季节特征看,养殖业秋冬季由于气温降低,动物免疫 能力下降流行性疾病更容易发生,对治疗类兽药产品需求量随之增加,因此公司季度收 入结构中通常 Q1、Q4 收入占比高于 Q2、Q3。

五大产品,核心产品高毛利。按兽药品类划分,公司产品包括:酒石泰万菌素(制剂+原 料药,预计制剂占比超过 70%)、氟苯尼考(制剂)、阿莫西林(制剂)、盐酸多西环素 (制剂)、替米考星(制剂)五大产品,以及部分中药制剂、饲料添加剂,2021H1 五大 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23.1%、14.9%、11.47%、14.68%、11.68%,其中酒石泰万菌素 为目前公司核心拳头产品。2021H1 酒石泰万菌素、氟苯尼考-粉/散/预混剂、氟苯尼考 注射液、阿莫西林、盐酸多西环素、替米考星毛利率分别为 64.1%、12.9%、48.0%、31.6%、25.2%、31.6%,酒石酸泰万菌素毛利率水平保持 60%+,产品力凸显。2021 年其他产品毛利率普遍下降,主要受上游环保要求、拉闸限电等影响原料药供给收缩价 格上涨,压制公司制剂产品盈利。

公司产品品质卓越,龙头优势显著。连续六年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兽药质量监督抽检中 成为全国一千多家企业中仅有的 6 家保持抽检不合格批次为零的企业。产品定位中高端, 工艺水平领先行业,产品效果与品质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猪生病,找回盛”已在行业内 建立较强影响力。我们以淘宝官方店价格作为对比,回盛属于行业第一梯队龙头,与行 业中小企业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充分体现公司产品力。

2、行业分析:规范化、集中化趋势利好龙头提速发展

2.1、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化药占比超70%

规模养殖占比提升+行业疫病防控意识改善支撑动保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规模化养殖场 生物资产数量多、价值大且更加密集,因此规模场更注重动物疫病防控与兽药品质,且 具有相对固定的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支撑养殖业动保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历次重大疫 病爆发以及养殖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推动疫病防控意识改善,亦推动动保产品需求 规模提升。 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其中兽用化药占比超过 70%。根据《兽药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 度)》,2021 年我国兽药行业销售规模 686.2 亿元,同比增长 10.5%,2011~2021 年规 模 CAGR 9.0%,尽管 2021 年下半年下游生猪养殖行业进入深度亏损,动保产品需求有 所减少,但动保行业整体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从板块结构看,生药与化药 2021 年分别 占据 24.8%、75.2%份额,2016 年至今化药占比始终超过 70%。

化药板块成长性略优于生药板块,细分领域龙头增速亮眼。从细分板块成长性角度,对 比 2016-2021 年动保企业生药、化药业务收入 CAGR,多数企业化药收入 CAGR 在 10% 以上,同期国内兽药行业生药/化药销售规模 CAGR 分别为 5.4%/8.6%,化药板块成长 性略占优,且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增速亮眼。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化药行业规范化与产品 升级趋势以及 2020 年饲料端禁抗带来的治疗类化药需求放量,支撑行业规模增长,同 时行业龙头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实现超出行业收入增速。

2.2、限抗、禁抗政策加快化药规范化发展进程

兽用化药作为养殖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起到禽畜疾病预防、治疗作用,部分抗生 素可起到一定促生长作用,从而实现提升养殖效率目的。但大量甚至滥用抗生素会产生 诸多问题,包括抗生物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细菌耐药性导致生物安全风险等。顺应 全球发展趋势,我国限抗、减抗相关文件政策逐步出台,2015 年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 家行动计划(2016–2020 年)》;2017 年发布《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 2020 年)》,明确到 2020 年,推进兽用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2019 年 7 月 9 日,农业 农村部发布了公告第 194 号,提出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 (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饲料端开启全面禁抗。

饲料禁抗推动治疗类化药需求提升,产品品质要求提高,龙头充分受益。饲料端禁抗政 策推动化药规范化使用趋势,畜禽用药方式向治疗类兽用化药制剂转移,根据兽药协会 数据,2020 年按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划分,治疗类化药占比快速提升至 71.31%(2019 年 为 51.57%),预计这一占比将持续提升。同时在化药制剂的使用场景中,养殖业集约化 程度提升对用药方便性、有效性需求提升,因此集中饮水给药和加药器给药的方式占比 逐渐提升,2022 年抗菌药饮水途径占比提升至 34.2%(2019 年为 17.6%),以上给药方 式对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适口性和安全性等提出更高要求,以高品质治疗类化药产 品为主,产品品质、新药研发能力卓越的行业龙头充分受益于饲料禁抗政策。此外养殖 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亦推动行业用药规范化。

兽用化药销售规模保持增长趋势,行业龙头化药业务增长亮眼。2021 年兽用化药销售额 仍保持增长趋势,2021 年实现销售额 516 亿元,同比增长 12.5%,增速高于行业整体。 同时 2020~2021 年,受益于饲料端禁抗政策带来的治疗类化药需求提升、以及下游养殖行业景气度提升,化药业务以治疗类化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均实现亮眼增长。回盛生 物/瑞普生物/中牧股份化药业务 2020 年实现营收分别实现 82.0%/39.5%/25.0%增长, 2021 年化药业务营收分别实现 28.1%/6.9%/24.0%增长,呈现优于行业成长性,体现规 范化发展过程中行业龙头充分受益。

2.3、新版GMP、环保等管控趋严加速集中度提升

政策导向循序渐进,行业集中度已呈现逐步提升趋势。受益于政策推动下的行业规范化 程度提升、市场化发展趋势,以及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国内动保行业已逐步呈现集中度 提升趋势,其中化药板块具有较大集中度提升空间。2021 年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原料药 /兽用化药制剂/兽用中药 CR10 分别为 55.28%/45.11%/23.83%/31.98%,兽用化药企 业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 3.88%、54.09%。动物保健(申万)板块 2017-2021 年营收 CAGR 为 8.5%,高于动保行业销售规模同期 CAGR 7.8%,亦体现行 业龙头份额提升趋势。

行业龙头优势显著,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可延续。行业龙头相较中小企业具备多重优势: 产能优势:头部企业产能规模领先,智能化生产水平较高,此外兽用化药龙头近年 来产能布局积极向上游延伸。 研发优势:头部企业通常具备一定自主研发以及合作研发能力,研究平台搭建与科研院所可做均存在较高壁垒,为行业新兽药研发、生产工艺创新主力。渠道优势:头部企业渠道布局全面,直营、经销商、零售多渠道互补,覆盖市场范 围广。

品牌优势:养殖产业链从业人员素质逐渐提升,规模化养殖场占比快速提升,均动 保企业产品力提出更高要求。技术服务优势:顺应行业需求趋势,头部企业通常可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从以往 产品推广为主演变为产品+服务模式,可帮助下游客户完善优化免疫用药程序,从 而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 多重优势叠加下,行业头部企业拥有更强议价权及成本把控力,盈利壁垒凸显,在行业 规范化程序持续提升过程中,中小企业淘汰是必然趋势,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可延续。

2.4、养殖后周期特征明显,高景气支撑高弹性

行业养殖后周期属性突出。回顾过去 2014~2018 年、2018~2022 年两轮猪周期,动保 企业业绩表现具有较强的后周期属性,当下游养殖业实现正向盈利,养殖效率提升需求 推动动保产品需求增长,因此动保企业业绩波动与猪价景气度高相关,猪价景气高位期 间多数动保企业可保持高双位数收入增速,高增速持续性与猪价景气持续时间基本对应。 2022 年 4 月中旬起猪价持续上涨、6 月上涨至成本线以上,目前仍保持相对景气,支撑 动保产品需求持续改善。

3、公司分析:成长性领先,深铸研发+产品+渠道壁垒

3.1、成长属性凸显,增速高于行业,业绩增速表现出色,成长属性突出

公司为 A 股唯一纯正兽用化药标的,受益于饲料端 禁抗政策、限抗相关政策、新版 GMP 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以及下游规模养殖占比提升等 多重行业因素共同催化,叠加公司核心产品泰万菌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兽用专用抗 生素仍处于行业渗透率提升阶段,销售持续高增长。2016~2021 年公司总营收 CAGR 31%,归母净利润 CAGR 22%,成长性领先行业,市占率持续提升。历史来看,在 2017 年生猪周期(2014~2018 年)下行阶段开启后仍保持高双位数增速,营收/归母净利润同 比增长 55.1%/78.9%(同期行业龙头中牧股份/生物股份/瑞普生物/科前生物营收同比 增速分别为 2.4%/25.3%/8.0%/62.1%),2018~2019 年非洲猪瘟阶段仍保持相对平稳, 2019 年除瑞普生物受益于肉鸡行情、普莱柯受益于圆环新单品“圆柯欣”处于成长期外, 由于生存栏大幅下降行业销售普遍显著下滑。

3.2、研发能力卓越,新兽药优势显著

资深专业背景,重视研发技术投入,研发平台实力雄厚。公司董事长张卫元先生系畜牧 兽医学专业出身,正高级兽医师,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公司为“湖北省兽药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站,子公司湖 北回盛为“湖北省动物保健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此外公司已与华中农 业大学联合成立“华农-回盛研究院”,双方围绕动物重大疾病防治、新型兽药开发、市 场战略研究、技术服务等领域联合开展研究,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创新水平。新产品持 续推出,例如公司研发的新兽药泰地罗新注射液是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低毒的动物专 用抗菌药(仔猪保健用途为主),具备动物专用、用量少、一次给药全程治疗、较长的消 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高、低毒、低残留等众多优点,于 2022 年上市销售,竞争对手仅 鲁抗舍里乐。

研发奠定产品力,产品覆盖领域广。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多项先进的兽用药品生产工艺 技术,主要包括核心原料药发酵技术、化药制剂产品分子包合及分子凝胶技术、中药提 取和制剂干燥技术等,应用于酒石酸泰万菌素与酒石酸泰乐菌素原料药、氟苯尼考制剂 等核心产品,使得公司产品疗效良好且质量稳定,提升了公司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截 至 2022 年 6 月末已取得兽药批准文号 142 个,形成了以猪用药品为核心,同时涵盖家 禽、水产、宠物、反刍等其他药品及原料药领域的全方位产品布局。

3.3、核心产品行业领先,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

公司在猪呼吸道传染病领域市场地位领先,泰万菌素为目前最核心产品。公司猪用产品 主要布局呼吸道传染病领域,如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副猪、链球菌、传胸等 传染性疾病。酒石酸泰万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兽药广谱 抗生素。公司分别于 2010 年和 2012 年取得发酵菌种及生产提取工艺两项发明专利,目 前泰万菌素原料药产能及制剂产品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蓝耳病是生猪养殖危害重大的疫病之一,药物调控是重要手段。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由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又称猪蓝耳病,是当前生 猪养殖疫病防控难度最大、危害最重的疫病之一。PRRSV 具有毒株多样性、变异率高、 持续感染时间长、免疫抑制及继发感染等多种特征,主要侵害猪的肺内免疫细胞巨噬细 胞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对养殖端主要影响为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病以及免疫 抑制造成其他病的并发症。

其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变异 株引起的严重畸形高致病性传染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 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根据相关资料,高致病性蓝耳具有仔猪发病率 可达 100%、死亡率可达 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 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的特 征,而目前行业蓝耳疫苗免疫具有价格较高且安全性存争议等问题,此外高致病性毒株 毒力易返强,因此药物调控是目前蓝耳病防控、净化的重要手段,用药以大环内酯类二 代抗生素替米考星、以及三代抗生素泰万菌素为主,其中泰万菌素渗透率处于持续提升 阶段。

“稳蓝增免”组合方案稳步推广,继续巩固市场地位。2021 年,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提出 泰万菌素针对蓝耳病产品组合方案,推出“稳蓝增免”方案——即“治嗽静(酒石酸泰 万菌素)+卫免(茯苓多糖)+绿益态(饲料添加剂)”产品组合可更加显著地抑制 PRRSV 在动物体内的增殖,降低 PRRSV 引起的病毒血症,减轻 PRRSV 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病理 损伤。

泰万菌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持续深化,产能瓶颈解除,高成长可期。截止 2018 年 公司拥有 80 吨泰万菌素原料药产能,为缓解产能压力公司先行使用自有资金建设 IPO 项目泰万新产能 160 吨,于 2019 年 12 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因此截止目前公司拥有 240 吨泰万菌素原料药产能,此外为进一步掌控泰万菌素上游原料药泰乐菌素自主供应,公 司以 IPO 超募资金建设 1000 吨泰乐菌素产能并于 2022 年内投产。2021H1 产能利用率 超过 130%,产能受限问题仍突出,公司看好泰万菌素产品仍处于成长期发展前景,为 巩固现有优势并继续发力拓展,2021 年转债项目“1000 吨泰乐菌素+600 吨泰万菌素” 原料药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3.4、直销+经销协同发展,直营销售占比快速提升

直销与经销“双翼齐飞”,规模场客户占比快速提升。公司建立了以经销商渠道销售和集 团客户直销相结合的营销网络,前者针对规模养殖企业,后者针对中小规模养殖企业和 散养户。公司建立集团客户销售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全力打造十大战略直销客户 (2019 年前五大客户为扬翔、新希望、正大、立华、天邦,预计 2022 年存在一定变化), 与国内知名养殖企业合作密切。经销商渠道销售方面,公司管理制度严格,通过“回盛 经销商院”等方式培训经销商,与核心经销商长期稳定合作。

2020/2021 直销收入分别 为 4.3 亿元/6.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2.68%/34.92%,2021 年内新增直销客户 449 个。在 2021H2 下游生猪养殖行业产能 快速去化背景下仍实现可观逆势增长。截止 2021 年,集团客户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 比例已提升至 62.49%,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由于客户规模与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在 2021 年略有下降。

4、成长展望:短期受益于养殖景气,中长期成长可持续

4.1、盈利能力修复具有较高确定性

2022Q3 毛利率仍未恢复至以往水平,主要由于:规模场客户占比持续提升:跟随行业集约化养殖趋势,动保头部企业规模场客户占 比普遍提升,规模场中标价格通常低于经销商渠道出厂价,且 2021H2~2022H1 行 业深度亏损期间成本上涨压力难以转嫁。新产能爬坡:新版 GMP 经历 2022 年至今约 2 年左右过渡期,为满足新标验收,行 业近两年新建产能较多,产能利用率普遍处于爬坡过程,公司 2022 年内制剂新产 能(新沟基地建造工程)、1000 吨泰乐菌素产线、中药制剂等新产线陆续投产,产 能利用率处于低位。高毛利产品占比暂未恢复至合理区间:下游资金状况尚未恢复到较佳状态,泰万菌 素等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仍处于底部回升过程中,产品结构仍有待优化。

我们预计未来盈利水平修复确定性来自:原料药价格已逐步回落至正常区间:2022Q1 起原料药价格回落,由于采购时点、存 货周转周期等因素影响,上游成本下降传导至公司预计自 2022Q4 起体现。自有原料药产能投放提高核心产品成本可控性:大环内酯类核心产品已基本完成原 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从泰乐菌素原料药至泰万菌素制剂环节均可实现成本自控;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下游养殖景气度提升并稳定在相对高位,支撑养殖端兽药需 求恢复,Q3 起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具备较高确定性。

技术研发与智能化生产实现增效:泰万菌素原料药发酵工艺持续优化,2022H1 泰 万菌素原料药发酵效价和批次平均产量较 2021 年分别提高 4.5%和 6.7%,生产效 率显著提升,预计可推动 2022H2 泰万菌素制剂产品毛利率提升;制剂新产线智能 化生产效率亦有望逐步体现。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下游养殖景气恢复,效率改善要求提高,作为高成长阶段的 新兽药品种,泰万菌素产销加快恢复,泰地罗新等高毛利新产品加快推广,中兽药、 水产药、宠物产品稳步拓展,产品结构优化有望拉动毛利率改善。常规制剂上游原料药采购合作有望优化:除泰万菌素产品线外,公司目前采用外购原料药方式生产,由于常规兽药原料药行业供给较为充裕,因此预计今后仍以外购 方式为主,而原料药供应商呈现产能扩张趋势,公司有望与头部企业强强联合,优 化采购成本。

4.2、短期受益于周期催化,中长期横纵协同支撑成长持续

短期受益于下游养殖景气维持相对高位,支撑需求恢复。生猪养殖:4 月中旬以来生猪养殖景气度快速提升,生猪价格 6 月至今保持相对高 景气,根据经验,当下游养殖端处于合理正向盈利状态可支撑动保产品需求逐步恢 复。截止 2022 年 12 月 9 日,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养殖模式头均盈利分别为 574 元 /头、420 元/头,盈利仍处于较佳水平,同时在经历 2021H2~2021Q1 深度亏损后 行业 2022 年内补栏相对理性,我们对 2023 年生猪平均价格中性偏乐观,或实现全 年维度正向盈利,但价格波动区间或小于 2021 年。

黄羽鸡养殖:5 月反转行情延续至今,近期鸡价受疫情等消费端因素影响(餐饮家 庭活禽消费场景为主)有所下滑,但供给端经历两年左右深度亏损后扩产谨慎,补 栏有限,看好 2023 年高景气延续;白羽鸡养殖:5 月以来祖代引种受限问题突出,根据祖代至商品代 60 周左右传导周 期,2023 年下半年或迎来白鸡周期反转。总体来看预计下游养殖行业均可保持相对 高景气,有望对公司兽药产品需求形成有效支撑,近期销售呈现持续环比改善趋势。

中长期成长性可持续,周期属性有望平滑,龙头马太效应凸显: 1)现有猪药领域纵向深化 新产品持续推出:泰万菌素、茯苓多糖、氟苯尼考等产品地位保持,泰地罗新以及 其余在研猪药产品研发稳步推进。规模场厂客户加速拓展打开空间,客户粘性增强渗透率提升逻辑顺畅:新客户拓展 方面,公司头部集团养殖场客户数量快速增长,新增客户多以“稳蓝增免”组合方 案推进合作;现有客户维系方面,公司深耕优质客户,在需求恢复阶段加强技术服 务(华农回盛研究院专家团队)与产品品质,拓宽供应产品品类,部分优质客户实 现渗透率加速提升,增速远超平均水平;以上共同支撑直销模式保持较高成长性。中型规模及以下客户培养经销商体系,通过经销商大会、技术推广活动、营销交流 活动等提升经销商综合能力,以应对中型及以下规模客户服务需求,加强全国范围 覆盖。

2)水产、禽类、宠物等横向拓展已初见成效:水产:水产药预计 2022 年实现可观增长,收入占比有所提升,且水产药行业渗透率 低,成长性强,可一定程度抵御其他养殖板块周期波动。禽药:预计禽药市场地位逐步稳固,2018 年至今头部规模场客户开发顺利,现有客 户包括圣农发展、立华股份等,并仍有进一步拓展空间。宠物动保:宠物多项产品在研,后续驱虫药、消炎药等大单品上市可期,宠物赛道 市场潜力可观。 3)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我们认为 2021H2~2022H1 的特殊周期影响或较难再发生,纵 横协同发展有望支撑公司收入规模实现持续高成长,以 2019/2021 年协会兽用化药制剂 210 亿元/275 亿元销售额数据为基数(预计实际值高于协会值),公司市占率从 2019 年 的 2.0%提升至 2021 年的 3.6%(仅次于鲁抗),预计未来仍呈现加速提升趋势。

5、盈利预测

营业收入:公司 FY2022Q1~Q3 营收同降 9.98%至 6.71 亿元,收入下滑主要受下游生 猪养殖行业深度亏损需求不振影响。6 月以来猪价维持相对高景气,需求逐步回暖,预 计公司 FY2022~2024 营收同增 3.2%/47.6%/32.2%至 10.3/15.2/20.0 亿元。分业务看:兽用化药制剂&兽用原料药:制剂产能扩张支撑增长:2021年制剂新产能投产10200吨,2022 上半年制剂新产能投产 2100 吨,总体制剂产能实现大幅增长。

目前公司 收入中制剂占比预计仍维持 90%+,制剂产线扩张有望贡献年均制剂收入规模 30%+CAGR。原料药产能扩张支撑增量收入空间:根据转债 1000 吨泰乐菌素及 600 吨泰万菌素原料药产能建设计划,预计 2023 有望顺利投产,600 吨泰万菌素增量产 能可部分外销,泰乐菌素增量产能中除自用部分外,将进一步生产为泰乐制剂等实 现原料药产能的充分利用,预计新增泰万外销+泰乐及泰乐制剂外销可贡献可观收 入增量。预计兽用化药制剂 FY2022~FY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2.3%/44.0%/33.5% 至 8.6 亿元/12.5 亿元/16.6 亿元,兽用原料药 FY2022~FY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20.0%/116.3%/33.9%至 8071 万元/1.7 亿元/2.3 亿元。

兽用中药制剂:受益于替抗需求以及化药中兽药综合解决方案的发展,下游畜禽养 殖 业中兽药 需求持 续提升 ,我们认 为中兽 药业务 可实现可 观增长 ,预计 FY2022~FY2024 兽用中药制剂业务营收同增 8.2%/44.2%/23.6%至 2695 万元 /3886 万元/4803 万元。

毛利率假设:兽用化药制剂:受益于原料药产能释放,我们认为公司原料成本控制能力有望显著 提升,此外行业原料药价格自目前已回落至正常水平,成本端影响显著减弱或自 2022Q4 起充分体现,假设 FY2022~FY2024 公司兽用化药制剂毛利率水平分别为 22%/30%/33%。其他业务:由于公司自 2020 年以来并未披露除兽用化药制剂以外其他业务分项毛 利率,因此我们将兽用原料药、兽用中药制剂、其他三项合并为其他业务,参考以 往毛利率水平,假设其他业务 FY2022~FY2024 毛利率分别为 23%/30%/30%。期间费用率:预计 FY2022-FY2024 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5.0%/4.2%/4.5%,管理费用 率分别为 5.0%/4.2%/4.5%,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0%/4.0%/4.5%。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 FY2022-FY2024 实现归母净利润 7002 万元亿元/2.4 亿元/3.3 亿元,同增-47.3%/+240.3%/38.3%。 选用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我们选取国内兽用化药业务相关上市公司中牧股份、 瑞普生物、普莱柯为对标公司,根据 Wind 一致盈利预测数据,FY2022E~2024E 平均 PE 水平分别为 29.77X/23.14X/18.46X。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 A 股纯正兽用化药龙头,产品+研发+渠道优势显著,受益 于下游景气提升以及自身成本优化等多重因素,2022Q3 业绩拐点已至,根据近期下游 养殖业景气度以及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我们对此前盈利预测作出调整,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02 万元/2.38 亿元/3.30 亿元,同增-47.3%/240.3%/38.3%,对 应 PE 分别为 51X/15X/11X,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我们认为 公司合理市值为 55 亿元,对应 2022 年 PE 23X。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拐点   兽药   景气   产能   制剂   下游   原料药   业绩   重视   规模   价值   生物   行业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