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满天星”讲好教育故事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在校园

龙虎网讯(记者 戴小淞 通讯员 岳明珍 陈佳丽)浩瀚星河里刷新“中国高度”、疫情防控一线体现“中国温度”、冬奥赛场上拼出“中国速度”……这些典型人物、事迹,跟随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满天星”宣讲团成员们,一同走进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在一个个小故事承载的大内涵里,学生们潜移默化中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多了解。

12月9日,“贯彻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暨‘满天星’宣讲团进校园活动”举行。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宣传和统战部相关负责同志出席。相关学校校长、书记,党员、团员及少先队员、家长、社区代表参加。

宣讲“上新”,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在校园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新一代青年人如何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呙子嘉在宣讲中说:“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奉献者,让青春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浦东幼儿园的李程看来,一个人的奋斗改变的是自己,一群人的奋斗改变的是时代。“新的赶考之路已在脚下,应当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起而行之,不断去创造新的辉煌伟业。”

在红太阳小学张自卫的宣讲中,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自立自强等一组组“热词”让师生们倍感振奋。“希望在2050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相聚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看!厉害吧,我们建设的国!”

讲者深入浅出,听者入心入脑,师生心中澎湃起奋进的力量。“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我要努力学习,为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四(1)中队唐一宁如是说。

围桌而谈,立足岗位书写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哪些方面让你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的发展?围绕一系列话题,宣讲团成员与党、团员,家长和社区代表围桌而谈,分享身边的教育新变化。

在有着30年教育经验的特级教师冯晓燕看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最为直观。“近年来,新区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等,这些举措正是党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真实写照。”家长代表陈丹也表示,党将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信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家校共育的努力下,孩子们终将成为创新型、科技型人才!

如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怎样立足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伴随着研讨进行,奋进的力量在师生中涌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党员教师林叶萍、团员教师蒲振英都深感责任的艰巨。“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扎实耕耘,为学校、为江北新区、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民生工作的安排部署,说到了社区工作者的心坎上。沿江街道京新社区党委书记胡海金对此感触颇深:“从教育到养老,每件事都与社区工作息息相关。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大家的交流研讨中、在党的二十大知识问答竞赛中,学生们抽离小我,全身心浸润到党和国家的宏大叙事中,厚植爱国情怀。

热气腾腾,从“一束光”到“满天星”

学习传达接连举办、宣讲成员整装待发、典型故事走心走实……连日来,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持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色活动,除专题学习、联盟交流、专项会议外,还开设“学习二十大 民生有话说”等专栏,借助艺术创作、奋斗微故事等,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学习机制,特色课程打开了新格局。“学习贯彻二十大 协同共建生态美”思政专场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办学理念,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报道。

“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要把宣讲工作与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直抵师生内心。

作为新区教育系统理论宣讲新势力,“满天星”宣讲团创新宣讲机制,深入学校、企业、社区,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好“大道理”,让理论宣讲“有高度、接地气、冒热气”。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下宣讲和线上展播等35期,覆盖新区群众20万余人次,“满天星”理论宣讲品牌不断擦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满天星   江北   红太阳   新区   围桌   精神   南京市   少先队员   南京   团员   中国   师生   力量   理论   小学   校园   故事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