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小学生人均年阅读量为14.3本,是成年人的3倍

南都讯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年初立的读书计划完成几成了?近日,南方都市报针对多个城市小学阶段儿童阅读情况展开问卷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全年,被调研小学生人均阅读课外纸质书14.3本;每月进行至少一次亲子共读的小学生家庭占比达到73.5%;86.9%的小学生及家长会参考权威机构、老师等推荐的优质书单购买图书。

此次调研对象为一到六年级城市儿童及其家长,共回收近两千份有效问卷,覆盖北京、上海、成都、郑州等11座城市。从调研结果来看,小学生人均年阅读量约为成年人的3倍——小学生2022年人均阅读量为14.3本,而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仅相当于小学生年阅读量的1/3左右。

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人均年阅读量约为成年人的3倍。

从阅读习惯来看,25.3%的小学生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每周阅读5小时以上的小学生占到总体的67.0%。出于保护视力、提升专注力等诉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纸质书的比例大大高于电子书,纸质书、电子书阅读比例约为9:1。

好的阅读习惯必然能给读者带来润物无声的积极反馈。指尖在纸上来回摩挲间不仅能收获知识,往往还有益于丰富内心,提升愉悦感。在此次调研中,从阅读收获来看,就有83.2%的被调研人群表示通过阅读“拓展知识”。认为通过阅读在“提升语文素养”“课外生活更丰富有趣”“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专注力等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的人群也都超过半数。

超八成受访者表示通过阅读拓展了知识。

事实上,阅读有益学生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这已是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的事实。例如美国埃默里大学2013年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比阅读前后学生脑部fMRI扫描结果发现,阅读后学生大脑中关于语言的部分联系加强了,并且大脑中感官运动区的活跃程度也有所提高;2014年日本东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放学后在家阅读学习的时间越长,他的言语智力(VIQ)就越高;美国知名教育公司“Renaissance Learning”2019年对全美870万名儿童追踪调查后出具的《2019美国学生阅读报告》显示,每日阅读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测试成绩明显高于阅读时间更少的学生。

此次调研结果同时显示,亲子共读成为家长普遍重视的培养阅读习惯、增进亲子沟通的方式。33.6%的家庭每周都会进行亲子共读,73.5%的家庭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亲子共读;低年级儿童家庭当中有亲子共读习惯的家庭占比明显高于中高年级。

调研还发现,小学生及家长普遍对能够解决“读什么”的书单有需求,被调研者中的86.9%会参考权威机构、老师等推荐的优质书单购买图书。

实际上,通过开书单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做法。例如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统筹考虑了中小学生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阅读数量,遴选出适合小学阶段儿童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的图书共110本,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平均每个年级9.2本。除此之外,不少学校及其它文化教育机构等也曾针对小学生推出各类阅读书单。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小学生   书单   教育部   纸质   高于   美国   成年人   亲子   家长   习惯   能力   儿童   家庭   时间   图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