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裔首富郭鹤年: 亚洲酒店大王—香格里拉酒店诞生记


一提到香格里拉,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响彻世界的,豪华酒店品牌,各位如果关注我前面文章,就知道,郭鹤年先生是做食品贸易,怎么又做起了不相干的酒店行业,而且做成了全球品牌?他有怎样过人经商天赋和精力,我想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带着带着好奇,和学习心里想知道答案。


下面准备按酒店的诞生,扩展,经营心得,三方面来写,这样脉络简单清晰。


先说诞生,郭鹤年先生因出差,经常出入各大酒店,对高端酒店的服务体验深,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多年的商场历练,对赚钱特别敏感,胆子又大的郭鹤年来说,只要有机会就会抓住。


一次朋友洪树敦拍了一块地,他是泰国做大米贸易的华裔,是泰国数一数二的大贸易商,早年在马来西亚新山的小镇上,就和郭鹤年父亲郭钦鉴认识,而且关系还不错,后来去到泰国生意做的更大,和郭鹤年也有生意往来,并彼此信任。洪树敦有了钱就搞起了房地产,当新加坡有块好位置的地块,就拍下来了,开始想建成住宅,后来有人建议,说这么好的位置做住宅太可惜,最好是做商业酒店。


树敦觉得有道理,但土地性质是住宅,改为商业性质,没有政府关系不好弄,于是想到了郭鹤年,郭鹤年一直和政府关系不错,让他去做调停更合适,于是他就把郭鹤年拉入伙,答应给百分之十的股份,在郭的努力下,土地性质很快变变更。


读到这儿,很多人会说,郭鹤年能在酒店上成功,是因为有父亲的关系,有钱买股份,有政府关系,总之,是富二代,看完接下来的文章,你和我一样,会明白,如果没有郭鹤年持续不断的开拓,和敬天爱人的优秀经营理念,做好一个酒店都难,更不用说做成全球知名连锁品牌,酒店是服务业,做好服务更不容易。


郭鹤年天生有一股劲,做事做到最好,虽然只占有百分之十股份,但接下来的工作,他像自己的公司一样操持,其他股东一看有这个爱管事的人,也懒得去掺和,他最后名正言顺的成了项目董事长,郭鹤年先是找了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日本人柴田,他当时正负责新加坡另一所豪华酒店,郭鹤年很赞赏柴田的设计思路,后来香格里拉多个酒店,都是由柴田来设计。



香格里拉现在听着顺耳,自带贵气,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很棒,其实开始的时候,他们计划起的名字,和我们经常见到的,很多普通的店名招牌一样,一次郭鹤年和法国生意的伙伴闲聊,朋友问酒店名字起好了吗?郭说起好了,准备叫甘路酒店,这个名字太傻了!朋友吐槽道,那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法国朋友想了一下,叫出一个名字:“叫香格里拉”。



这个名字确实好听,郭鹤年开董事会的时候,就和合伙人说了这个名字,没想到,他们说,“泰国有个按摩院也叫这个名字,这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东西”,合伙人的理由哭笑不得,郭鹤年却坚持这个名字,最后大家也没有较真。



现在一提到香格里拉,都知道这是大酒店,有谁会想到是按摩院呢?后来我查了下它的由来,香格里拉是一个虚构的地名,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小说《失落的地平线》里,它讲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香格里拉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国度,这个地方的居民,长生不老,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相当于《桃花源记》的桃花源。



酒店经营管理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柴田设计师建议郭鹤年,聘请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机构,可以试试威士腾国际酒店管理公司,郭鹤年听从建议,签约可是一波三折,1968年12月,经过在伦敦三天的谈判,最终签订了十年合同,但郭鹤年说,管理方因为疏忽,给自己埋了一个坑,签约时候,酒店还没有竣工,而签约日期是按谈判当日开始算,当酒店真的开始运营时候,已经过了近两年四个月时间,当时合同约定是管理方拿营业毛利润百分之五,这样管理方就少了几年的收益。



读到这儿,你和我都会惊讶,这么大国际管理公司竟然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不要迷信大公司和权威,他们也会做一些脑袋被门夹的事。郭鹤年也回忆说,很显然,管理方拿手的是酒店管理,而不是经商。通过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几年的运营观察,郭鹤年对酒店的管理逐渐摸清了门道,对于成立自己高端酒店管理机构,越来越有底气。



而且后来他又在一些不起眼的城市,也设立酒店,如果让国际管理公司去,他们不会同意,抛开利润不说,不是大城市,他们觉得掉价。所以要想在酒店行业做一番事业,成立自己的管理公司势在必行。


另外在此期间,郭鹤年给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上市,发行价1.2元,没想到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最低跌到0.92元,随着股票下跌,郭鹤年不断的增持,最后控制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郭鹤年说,也许他们会认为,这是我一手策划,但说实话,这存属偶然,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操纵股市。很显然,郭鹤年的商业头脑,在大酒店的运营过程中又一次展示出来。


香格里拉后来定位,只在大城市开发建造,于有了后来的吉隆坡香格里拉,曼谷的香格里拉,香港的香格里拉,80年代开始,在中国主要大城市建造了很多酒店,截止2017年,拥有和管理的酒店达到100家,遍布亚洲多个国家,包括印度在内。郭鹤年继亚洲糖王后,被人们又称为酒店大王。


当然郭鹤年在经商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他说记得最忙的一段时间,在同一张床上没有睡觉超过两晚上。


在本章的最后,郭鹤年也道出了酒店运营的心得,此时是2017年,也是郭鹤年经营酒店46年,这些经验,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如读者中有正在从事酒店业的,很值得研究参考,下面给文中内容大意,浓缩出来。


如果你有一家酒店,你会觉得是负担,总想着出售,当酒店多了后,就觉得是一个大事业,可以用心长久去做。我从没有读过酒店,但生活常识告诉我,应该给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旅客住店只要舒适的床,然后美美的洗一个澡,能吃到可口的佳肴,这就足够了,那些采用复杂方式的人永远不会出人头地,他们是在作茧自缚。


郭鹤年认为,酒店的最佳规模是拥有800到1000个单元(四个单元可以合并一个行政套间),工厂一样,有规模才更有效益,这样可以装更大的锅炉,更高效的空调设备,可以雇佣优秀的管理人员,而这些成本,可以分摊到每间客房上。关于员工的招聘,要看三点:才能,品德和勤奋程度,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你不雇佣有品德的员工,那些害群之马就会内外勾结,偷窃走公司财产,这样的事太常见了。


建造酒店时,不能一味压低成本,优质的大理石,优质的木材,高素质建筑工人,千万不可偷工减料,所有好的东西过后都会给你带来回报。


酒店的选址,要位于城市的枢纽中心,这样能保证入住率,房价也能提起来。这个道理就和捕鱼一样,要考虑那儿的水流是否有鱼群,必须到鱼群出现的地方去。


关于酒店定价,在保证一定利润就可以,不是总想提好价格,更要在乎客户的口碑,和服务的水准。


有些投资者对酒店不感兴趣,建好酒店交给酒店管理公司,而他们往往会开出苛刻的合作条款,但因为投资者不懂,任由他们摆弄,结果酒店管理公司年年赚钱,业主却年年亏损,当业主能赚点钱的时候,管理公司已经赚的肚满肠肥。


作为酒店的创办人一定要懂得放权,不要干涉专业管理人员,但与此同时,要定出哪些由业主负责,哪些由管理方负责,香格里拉酒店从一开始,就设立了政策执行委员会机制,委员会成员包括该酒店管理的总经理和一两名业主代表。只要委员会运行正常,一定能齐心协力把酒店做好。


在酒店文化上,郭很早就通过董事会,定下了基调,按先后顺序做好三件事:照顾好员工,照顾好客人,照顾好股东。为什么没有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呢?因为只有善待员工,友善平等的对待他们,鼓励他们为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务,最终才能为股东带来可观的利润。记得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说过,员工第一,顾客第二,股东第三。这是优秀企业家的共识,换句话说,不尊重员工的老板,迟早都会得到报应。


香格里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有好几个项目最后胎死腹中,遭受损失,但郭鹤年对一个项目举棋不定时,他会向聪明的人去咨咨询,并邀请一起合作经营,如果那个人说,“天啊!这件事很糟。”他就知道这是毒药,你要善于倾听和观察。多向别人请教,能避免因为人性的自大,带来无妄之灾。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提议在日本东京湾开发酒店,这个地址在去东京迪斯尼的中途,郭鹤年亲自考查后,觉得距离市区有些远,于是打电话给多年的老朋友,设计师柴田,没想到他说:“郭先生,你何必要现在建酒店呢?日本现在是泡沫经济,通货膨胀,人工建筑材料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最后下来,建酒店的成本将会是天文数字,最后你永远收不回成本”。郭听了后,当场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开发。后来,很多日本公司,因为那时通货膨胀破产,所以那个决定是正确的。



从上面酒店的诞生到发展的叙述,能看出,郭鹤年能在一个新的行业成为巨头,除了拥有原始资本外因素外,更多的是他自己不断开拓的商业野心,同时又能静下心来踏实经营管理,最终成为王者,作为普通人,从他的成功故事中是不是收获到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香格里拉   酒店   马来西亚   泰国   新加坡   亚洲   华裔   这个名字   首富   大王   股东   员工   关系   朋友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