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榜样 艰苦奋斗,玉汝于成


赖海光,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教授。曾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军队通信设备研制项目,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军第二代卫星通信系统网络控制中心,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2016年7月退出现役后,他和他的团队联合创立了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通信产品,彻底改变了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的现状,实现了民用卫星通信系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等诸多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以己之长 报效国家

2000年,赖海光本科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选择的方向是卫星通信领域。在这个领域,美、俄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有数十年的研究。“第一代卫星通信系统是我的导师谢希仁、胡谷雨教授他们做的,非常幸运,我读研究生就是读他的研究生。第一代卫星上天之后,以胡教授为首的科研小组就马不停蹄着手研究第二代卫星通信技术,我也就跟着一起钻研。”

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丰富的学科知识积累,赖海光逐渐展现出他出色的科研能力,并得到科研小组领导的认可。在博士毕业后,科研小组正式决定让他牵头从事第二代卫星通信系统的开发应用。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解决各类难题而不懈奋斗。“传输误码率和延时率能不能再低一点?”“ 路由算法能不能更精准高效些?”“通信稳定性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能不能再提升一下?”这类的问题时时刻刻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并不断地敦促着他探索解决。“因为这是个大系统,除了我们这一部分,还有其他各个研究所、企业、单位一起大家做联调,很多问题在地面端是无法暴露出来的,真正卫星上天以后才会发现这些问题。”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在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第二代卫星通信系统正式定型交付,配套的通信网络管理中心也正式建成。它重新划分了卫星通信的通信网系,增加了星上交换处理技术和主流的数据链路交换技术,开发出Ka波段跳频通信网络,在提高通信速率的同时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延展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卫星通信频率申请流程和监管机制也确定下来,为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我做的最重要、最有意义、最值得骄傲的事。”赖海光说。

锲而不舍 超越自我

2016年,赖海光选择离开部队,到地方创业。刚开始的创业的时候难免出现波折。“我们开始只想着把产品做好,交给代理商去卖,后来发现根本不行,因为代理商手上有很多产品,他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推广我们的产品,只是说有了机会,顺带着卖,这就让我们很被动。还有就是,我们当时曾接触过的一个项目,我们是很有优势的,但是由于没有市场竞争的经验,出现了策略性失误,这个项目没有成功。”

面对困难,赖海光和团队成员们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对策。团队成员之间也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学习,逐步地适应和改变。“我本质上还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以前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没事的话我其实不愿意到处跑。后来我发现很多事情必须自己去做,需要去主动加微信,主动去联系,可能还要看别人脸色。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很抗拒做这些事情的。有个团队核心成员告诉我,你必须去做这个事,没有其他人可以代替。只能强迫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也就逐渐适应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坚定的意志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帮助,一款轻便小巧的卫星通信设备终于研发出来。“在我们做出0.5米口径的卫星便携站以后,客户的反响非常好。我们第一个代理商见到这款产品后,又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他说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小、这么轻便、这么好用的便携站。公司的销售干将冯卫新也是自己主动找过来的,他在卫星设备维护领域做了很长时间,从来没见过一个国产的设备能设计得这么小,而且还如此好用。”赖海光骄傲地说。

艰苦奋斗 玉汝于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经过艰苦努力,赖海光和他的团队逐步成长起来,成为行业翘楚。2019年,公司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股份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出了全国首家卫星通信应急服务平台“中星易通”。该平台自上线以来,已为大量抢险救援任务提供了应急通信保障服务,在寿光洪灾、利奇马台风、甘孜泥石流、河南特大洪灾等多次自然灾害的救援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同年,蓝鲸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在“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中获得了技术创新类优胜奖。2021年,控维通信获得2021年度ICT中国最佳“创业创新先锋”和最受欢迎品牌奖、工信部“应急通信优秀解决方案征集活动”优秀奖;2022年,旗下产品“控维HS500A手动对星0.75米卫星便携站”入选《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名录(2022年版)》,控维通信也成为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创客中国500强企业。

“我的团队给了我很大支持。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加在一起一定可以变成一个很强的团队。现在公司的郑成辉、曾晓光,都是和自己一起开展卫星通信研究的成员,选择创业也是三个人共同的愿望。虽然我们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还需要磨合,但是只要能坚持下去,长远来看,肯定会越来越好。” 回顾今天取得的成绩,赖海光百感交集。如今,他已经成为公司核心人物,但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始终带领技术团队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取得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39项,产品在江苏、浙江、河南、新疆、甘肃、山西、云南、广西等省区消防、应急、公安、气象、水利、电力、石油等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富裕不忘勤和俭,以苦为乐经磨炼。勤俭节约不忘本,艰苦创业续新篇。曾经的荣誉属于过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彰显军人本色。”赖海光表示,在今后的创业路上还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战斗姿态,把公司经营好、管理好,引领、带动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创业创新的时代浪潮中。

来源: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通讯员:刘纯 苏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玉汝于成   南京市   卫星通信   洪灾   艰苦奋斗   中国   榜样   军人   主动   科研   团队   事情   成员   通信   项目   产品   公司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