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滞留印度54年,娶印度妻子,回国后忘记家乡话怎么说

中国边界线划分是从清末时跟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开始的,但我国早期内忧外患,并没有太正式的划定边界,西方列强就趁此机会,在边界殖民起来,中印反击战就是在这种前提下打响。

印度英属时期,印度就擅自划定了“麦克马洪线”,并对我国边界武装侵略,即便印度摆脱了英国,依旧没有取消“麦克马洪线”,1962年6月,我国正式发起反击战,王琪就是解放军当中的一员。

王琪原名王养院,出生于1937年,陕西乾县人,在家乡读完了小学和高中,1960年就参军入伍,在军中读测绘工程,对印反击战时,他作为一名解放军入驻祖国边界,执行测绘任务。

根据王琪在BBC上所说,1963年1月时,他外出散步,但由于走得比较远迷路了,他连续走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出来的路,又累又饿,就在他找到一条车道时,看到一个红十字会的车经过。

王琪就寻求他们的帮助,本来王琪以为红十字会的人会给他指明一条路,但是红十字会却将王琪给扣押了,直接送到了印度军方,印度军方以“入侵”领土罪将他逮捕,并且判了7年有期徒刑。

在接下来的七年当中,他在不同的监牢当中艰难度日,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因为是华人,给受到各种“特殊照顾”,直到1969年印度才下令将他释放,但限制他出境,他被带到了一个偏远的村落当中。

为了能够在印度生存下来,王琪就到一家面粉厂打工,但由于是华人,受到了四处打压,思念家乡的王琪,只能忍辱负重,在面粉厂唯一帮助他的就是一位名为Sushila印度女子,虽然王琪不断的给中国的家人寄信。

但是印度对于要送出国的书信件一直严加管控,长达5年的时间,王琪没有收到一封回信,远在他乡无依无靠的王琪,就在1975年跟Sushila结婚了,并且学会了印地语,两人共同养育了4个孩子。

不过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更加别说是王琪,他一直尝试联系中国的家人,印度家属也都四处奔走,但印度交通落后,通讯不便,直到2002年,他才跟家乡的母亲第一次通话。

自从中国大使馆了解到王琪的事迹后,四处为他奔走寻求家人,并且办理护照,2013年,虽然拿到护照,但需要印度进行审批,中国大使馆一直跟王琪保持联系,并且在几年当中又争取了到了10年期限的护照。

2017年,王琪终于回到了阔别54年的家乡,在跟家乡的人交谈时,他已经不会说家乡的方言了,吃饭时,拿着筷子,半天都想不起来怎么使用,毕竟有半个世纪都是吃手抓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印度   乾县   中国   麦克   家乡话   反击战   面粉厂   护照   边界   家乡   家人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