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炒作的狂傲网红文学家金圣叹,为何稀里糊涂被斩首?

金圣叹,明末清初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非主流的文人,以点评水浒传和西厢记出名,甚至很多人骂他是妖魔。

金圣叹年轻的时候,看到了魏忠贤倒台,也看到了东林党做大,那时候读书是为了混取政治资历,而他却没这么干,他另辟蹊径,装神弄鬼,动不动就搞个灵魂附体,竟然混进了主流文化圈,甚至跟东林党的一些领袖有所联系。后来还说服了礼部尚书钱谦益为他写诗文,从此名扬天下。


这哥们确实有才华,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每次都不好好考,每次都是写一些讽刺社会,辱骂考官的话,然后被除名,不过他神奇就神奇在,每次他换个名字接着来考,而且依然是这么干。几十年如一日,他也是够无聊的。只有一种解释,他根本无意科举,但却想借助科举出名,走捷径。之后他的种种行为,就是不断的炒作自己的过程。

金圣叹自负自己有才华,也像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总觉得时运不济,大材小用。他想要自由,但是还不想做个隐士。他要成为舆论的中心,成为一个自由的网红。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搞点事情。可惜金圣叹早生了400年,否则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个做网红的好材料。


当时的人最忍不了的就是金圣叹为水浒和西厢记这种邪书唱赞歌,水浒传宣扬的是造反,而西厢记,则宣传男欢女爱自由恋爱,这在当时跟小黄书差不多。而金圣叹却认为这是天下妙文,于是招来了天下骂名。可见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文化自由度明显倒退,后来据说顺治皇帝读到了他的文章,赞赏有加,这让53岁的金圣叹失态,马上跪在地上叩头谢恩,后来人笑话他,丑态毕露,一脸奴才相,丧失了民族气节。但这只是金圣叹的真性情而已,他一生就希望别人理解他,结果却到处留骂名,突然发现庙堂之上才是知音,所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倒霉的是,金圣叹连美梦都没来的及做,第二年顺治皇帝就驾崩,然后就发生了哭庙案,说金圣叹与100多人去孔庙非法集会悼念顺治皇帝,借机发泄不满。其实金圣叹并未参与哭庙,他也不在一开始被捕的名单当中。但是他闲得没事,写了一篇杂文,声援抗议活动,这才被牵连其中。当时的江苏巡抚朱国治,害怕自己被牵涉到当地的贪污案里脱不了干系,所以生生把一场学生请命,办成了谋逆,而按照谋逆案的要求,首犯必须要有一定的名气,所以金圣叹就当仁不让,成为了最佳人选。于是他就在54岁的年纪,稀里糊涂的被斩首了。金圣叹之后,文人的羽毛都被捋得服服帖帖,再也没有这种狂傲有个性的文人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西厢记   水浒传   东林党   明末清初   骂名   顺治   狂傲   科举   文学家   稀里糊涂   文人   皇帝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