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第一天故事一》薄伽丘 如何认识历史人物


法国有个大富翁,不讲信用的勃艮第人欠他许多钱财,他要找一个可以信任又泼辣无赖的人去为他催债,他找到了齐亚帕雷托。

齐亚帕雷托是这样一个人,身为公证人,却以开具假证明为能事,专好弄虚作假,丝毫不重视誓言,乐于干些伤天害理的事。做了许多恶事,之所以没有收到法律的惩处,是因为受到了大富翁权势的庇护。

齐亚帕雷托正合适,他接受了委托,去到当地讨债,住在两个放高利贷的人家里,可见蛇鼠一窝。

也许老天看不过去他的作为,天有不测风云,齐亚帕雷托病倒了,且病情很快的恶化,到了临终的地步。他的房主为了讨好当地的舆论,不想让他因为他的行为而被暴尸荒野,于是齐亚帕雷托让他们找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神父。

由于当地人并不知道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他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向神父忏悔,深情的说自己有八天没有忏悔了,真相是他从来不曾忏悔过;他说至今他还是童身,真相是他经常流连于花柳巷;他说他除了斋戒以外,每周还有至少三次只吃面包喝白开水,这也纯粹是顺嘴胡扯;他说他没有挣过任何不义之财,住在放高利贷的人家里,是为了劝说他们不要再从事这项工作。

凡此种种他在神父面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基督教道德体系下的圣人,他的说话让那两个放高利贷的人差点笑出生来,“这个人真够瞧的!死到临头,都不能让他洗心革面,至死也不想改掉生前的邪恶。”

但是神父信了他的忏悔,又由于神父在当地是德高望重的,于是经过神父的宣传,第二天当地全部的信徒都来给这位道德完人送行,把他埋葬在教堂的墓地里。后来还有人去他那里许愿,据说还很灵验,于是香火也越来越盛,大家开始称呼他为圣齐亚帕雷托!

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临死前忽悠了给他忏悔的神父,摇身一变就成了圣徒。

假设一个几百年后的人去到当地,听到流传下来的关于圣齐亚帕雷托的事迹,显而易见的就会把他当做一个圣徒。

搞笑吗,讽刺吗,现实吗,都有一些。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历史的呢,通过史书或者流传下来的故事。

可以见得,史书中的人物有时候可能并不真实。

举个知名的故事,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三国演义》说:“宁教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精彩的艺术加工,把曹操钉在了奸雄的位置上。然后我们说去找史书,《三国志》原文记载:“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并没有记载他怎么杀人,还有说了什么话。

《三国志》原文过于简略,看注。

《魏书》说:是伯奢的儿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太祖杀之。魏书嘛,当然美化太祖,并不可信。

《世语》说:曹操疑其图己,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说:以为图己,连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动乱年代,杀几个人不算事。如何评价古人还要看他为什么杀人,以为图己,连夜杀之在道德上并不怎样。关键是他说的话,演义里的夸大了,坐实了曹操奸雄的形象,艺术需要。那么我们用《杂记》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去给曹操翻案,但是又有一问,《杂记》里的话就是真实的吗?《杂记》也不过是人写的书而已,正史都未必可信,《杂记》也要打一个问号吧。

任何书中的人物都值得打一个问号。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个故事里,假如你是几百年后去到当地的,你听到的圣齐亚帕雷托的事迹肯定和当初神父讲述的那个版本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倾向,当我们认定某个人是道德上的好人,我们就会把许多我们认为好的事迹加给他,哪怕他并没有做过。

史记里,那些牛叉的皇帝在降生时往往会带有天地异象,比如刘邦的母亲,梦与神遇,他爸则见蛟龙于其上,于是有孕,于是高祖刘邦就出生了。这属于典型的美化出身。

这个事情其实不光史书,社会里更加常见。造星运动嘛,偶像当然要是完美的,各种感人的事迹加上去,让人分不清究竟有几成是真实的。

最后引用《一九八四》里的名言: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将来。对于那些不可议论的事情,人物,可能不要盲信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奸雄   高利贷   德高望重   太祖   刘邦   神父   历史人物   史书   杂记   事迹   道德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