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越来越多,寒冬里,他们口罩中哈出来的气都变成了水滴…小哥呼吁:尽量选择无接触配送!

近日,因新一波疫情袭来

多地外卖骑手运力吃紧

订单配送压力较大


北京:“最近订单越来越多,一天要跑15小时”


今年34岁的韩庆仲是河北邯郸人,在北京从事外卖行业已经3年。这两周,他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用三个“不”来形容:送不完的订单、吃不上的晚饭,还有接不完的催单电话


16日晚,买菜站点前堆满了待送的物品。


16日这天的北京,室外最低温度已达零下12℃。清晨6点半,韩庆仲就骑着电动车上路了。这段时间,站点内外堆满了蔬菜的打包袋,韩庆仲的送单量激增。以前,他平均每天能送80单,近期每天要送130多单,每单的重量也在不断上涨。


韩庆仲说,他负责配送的片区是老城区,楼房大多没有安装电梯,老年人居多。因为疫情,老人们很少出来买菜,改由子女下单。韩庆仲经常拎着几十斤的蔬菜和日用品送货。


天气给配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韩庆仲介绍,在零度以下的天气,穿多了活动不方便,他的衣物不能穿太厚;因为总要看手机上的导航,露在外面的半个手掌,手指头都冻麻了;平台要求骑手戴N95口罩,经常哈出来的气就变成了一串水珠从口罩里倒出来。


寒风下的北京,一名骑手的脚腕被冻皴。


韩庆仲说,现在点蔬菜水果和肉的人很多,让他有点头疼的订单是桶装水。“米、面、油都送,大家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每单都很重,重量上限是30公斤,有时抬着水上楼,腿都发软。”


面对恶劣的大风天气和接二连三病倒的同事,韩庆仲还是坚持每天送单。“多跑一单可以多赚点钱。再有就是周围住的都是老人,他们出去买东西不方便,这些菜是必需品,看到他们就想起我的爸妈,能帮一把是一把。”


站点前,一位骑手的电动车上挂满了物品。


前天晚上,韩庆仲在寒风中送完最后一单已经凌晨1点半。“平均一天工作15个小时,晚上12点下班是常有的事。”


韩庆仲所在的站点日常有30多位骑手,前些日子,部分同事因感染新冠不能到岗,站里最困难时只有8位骑手送货。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再坚持坚持,等同事们病愈返岗,站点运营恢复正常后,能早点回家过年。“我们干的就是服务行业,老家还有孩子,我苦点没事,做好防护就是了,想让家人们能过得好。”

韩庆仲在送货


对韩庆仲们来说,好消息是,近日来自上海、黑龙江,广东、湖南、福建等地区的超千名快递小哥已陆续抵达北京定向增援北京市内的快递配送等工作。


15日夜间,在重庆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有网友看到机舱里坐着很多穿工服的快递员。



夜幕下的北京朝阳站、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的出站大厅,也到处都是穿着工服的快递员在集合。



目前,针对运力不足的情况,北京市多个外卖平台也表示,当前正通过招募新人、优化运力调度、跨区调配运力等方式,持续提升区域骑手运力储备。


上海:时隔半年,他又打开了接单软件


上海目前正处于疫情上升期,外卖服务的运力同样面临考验。今年5月,我们曾采访过上海封控期间,自己注册成外卖员送药的于夫(点击复习:《一位北京“大爷”在上海的“骑手日记”:疫情过后,最想“在马路上吃咖啡啊”》)。



在上海生活的老北京“Fu大爷”这两天“重操旧业”,打开外卖软件,开始接单了!


Fu大爷说,和上半年一样,自己还是主要挑药品配送。虽然商品的内容是保密的,但有骑手可以看到商品件数和价格,比如买了20件单价10元左右的商品,可能是口罩或者手套,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急。如果是一件商品,单价三四十元, 那么大概率就是药品了。



为了降低骑手和顾客双方的感染风险,Fu大爷提议,大家可以在家门口放一个小凳子,进行无接触配送。既降低双方风险,也方便把东西拿进门之前做个简单消杀。


Fu大爷说,看到不少地方倡议居民自主选择加入骑手行列。他建议,帮助别人的前提条件是要先照顾好自己。也提醒想要积极响应倡议的朋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做好防护措施,同时有一个感染后的应急预案。还有就是有个良好的心态。然后,准备出发吧。




话匣子综合自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沈颖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小哥   口罩   骑手   运力   疫情   水滴   不方便   外卖   寒冬   单价   北京   上海   大爷   快递   天气   站点   商品   单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