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楼市与退休,5大看点来了

#2022生机大会#

作者:子非鱼

万众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终于召开了,12月16日晚上10点,通稿发布。

这次会议之所以所有人都关注,因为它关乎每一个个体。这种会议,是对当年经济发展的总结,同时也对下一年经济进行部署。

细读通稿,看点非常多(可以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通稿),下面本号逐条解读:

第一,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本号解读:

这段话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结和未来形势的判断。

意思很明确,尽管防疫放开了,但经济复苏的阻力仍比较大。防疫放开只是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是万事大吉。

一方面,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进入了衰退阶段,中国是全球化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全球经济疲软,对于我们经济复苏势必会造成较大阻力。

另一方面,全球秩序撕裂程度逐渐加深。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就拉帮结派组团与中国经贸、科技、金融等各个领域进行对抗,拉开了世界秩序撕裂的序幕。

后来出现的疫情,以及今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将世界秩序撕裂得更彻底。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2023年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子。

第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本号解读:

2023年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稳定就业,才能稳定民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更决定了社会的稳定。

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是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发力出口。也即三驾马车要全面发力。

过去一年,三驾拉动经济的马车,全面失速。

出口是这样的:

消费是这样的:

来源:国家统计局

投资是这样的: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驾马车发展受阻,最终导致了我们经济降速降档,失业率高企,就业率走弱。

明年,必须全面发力,推动三驾马车强势起来。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展开。

防疫大放松之后,头部经济大省强市,纷纷组团奔赴海外抢订单。目前,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四川、湖南、陕西、海南等省,宁波、苏州、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都加入了阵营,目的就是抢救出口。

同时,在防疫大放松之后,各省市纷纷推出了消费券红包雨,拉动内需。

第三,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本号解读:

针对平台经济,从过去的“强化反垄断”到“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是对就业的考量,也是对经济发展的考量。

从2021年年初到2022年11月15日,阿里和拼多多市值跌了60%以上,腾讯、美团、京东也跌了40%左右,快手跌了80%。根据公开数据显示,370多只中概股中,跌幅超过90%的有73只。

过去两年来,强化反垄断当然有必要,但略显矫枉过正,最终削弱了平台经济的发展,更殃及了就业。

现在态度转变,主要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平台经济已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抓手,数实结合的媒介和通道,更是民生保障的巨大蓄水池和压舱石。

第四,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本号解读:

这句话是针对当下的少子化、老龄化、人口拐点表述的。意味着,渐进式延迟退休,即将到来。

全面放开二孩的2016年是中国新生儿数量见顶之年,此后一路下滑,新生儿数量从2016年的1785万减少至2021年的1062万人,降幅达到了40.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同时,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在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时夹击下,我们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

目前是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7个大省的养老金通过全国调剂的方式,支援其他省市。

数据:国家财政部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人口已经转向。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透露,中国2022年中期人口将比2021年中期减少6000人,从而正式进入负增长区间,而印度将在2023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并在2050年达到17亿。

这意味着,养老压力更大。为了应对养老压力,我们一方面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已经开始实施。这也是效仿发达经济体的做法。

同时,渐进式退休,势在必行。这也是发达国家通用的做法。

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日本,退休年龄已经推迟至70岁。德国已经发布了渐进式退休延迟政策,预计到2029年退休年龄为67岁。

第五,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本号解读:

这段话对房地产的定调,简单概括就四个字“托而不举”,托住但不会举高高。简单来说,就是明年的房地产不会有投资客期望的大惊喜。

也即,要维持房地产的稳定健康发展,稳定是关键,没有强刺激。明年会继续刚需和刚改,仅此而已。

强调稳定是因为,一方面房地产依旧是我们经济的南天一柱,它牵扯面太广,牵扯的就业太多,牵扯着财政和经济。

另一方面,大多数家庭的资产重头都是房子,银行的抵押品也大多都是这些不动产,只有稳定才能维系金融系统的稳定。

稳定的前提之下,还有房住不炒。这一点可以结合最近中央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对房地产的定调更加详细。

这份文件对房地产定调的几个关键词是:

1、房住不炒仍是总基调。

2、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3、健康发展,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4、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从这些定调中,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路线。国家不想再看到大家一股脑儿把钱都花在炒作房地产上,不想再看到房价大幅波动的局面。

因为,如果钱还是过度流入房地产,消费需求怎么推动。只有弱化房子的金融属性,遏制投资投机,将热钱引入消费市场,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推动股市健康发展,推动民众收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少子   通稿   经济   防疫   马车   楼市   老年   经济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人口   明年   需求   稳定   房地产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