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转变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迷茫

世界变化很快,身在其中的我们出现迷茫,在所难免。

比如3年前突然来的这场疫情,就让我们措手不及,突然间我们过去所有的规则,似乎都无法适用了。

出门查健康码,回家被隔离,吃饭的地方不能吃饭,工作的地方不能工作,上学的地方不能上学,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变化都让人目瞪口呆,无所适从。

但很快,也就适应过来了,而且,一坚持就是三年。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这次的解封和放开。

刚刚形成和习惯了的各种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和规则,一夜之间,又要打破,回到从前,或者永远改变。

但无论如何,我们会发现,以前那个世界回不去了。

的确,这个新、旧世界之间的过渡,怎么处理,都有一堆大麻烦。

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被封和解封,放开和不放开这么简单,背后是工作、生活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

在此之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乃至人生,似乎是可以预测的,经历了这场疫情,我们忽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完全无法预测。

原本,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今天,忽然一下子扩大到以国家为中心,甚至将全世界的活动,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观念都拉扯到一起了,以“我”的认知而存在的那个世界,忽然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在这种急遽的变化中,在这种昨天和今天有些行为和方式甚至会出现180度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陷入困惑和迷茫。

面对这种现象和情况,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要怎么应对和解决呢?

1 、快速变化的世界,一定会将我们卷入大潮

从三年前的这场疫情开始,不管我们能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快速变动时期。世界开始加速改变,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将是被卷入大浪潮的人。

不管有没有肩负责任,有没有做好准备,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已经变成了新时代的开路人。

面对正在发生和未来将会发生的各种在混乱的变化,身处其中,我们一定不要自我封锁,而是要打开自己眼界,接受各种新的信息、观念和行为。

公众号、今日头条以及各种新时代的新媒体,会很好和很快捷向我们传递各种信息。所以保持阅读习惯,不是个坏处,只要不要沉溺于毫无价值的垃圾信息中不能自拔,我们还是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的。

移动通讯和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太大的方便,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打开手机,动动手指头,翻翻查查,就能找到信息,甚至找到答案。

因此,多放开眼界,甚至放开注意力,对四周的环境多了解,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想了解丛林,就得走入丛林。所以不要将各种无法理解和突破了原有认知的信息和观念视为洪水猛兽。

人生是个大丛林,世界也是个大丛林。这个大丛林我们不能拒绝,我们也不能只是防备,既然如此,他就享受它。“未知”可能是危险的,但同样也是挑战,也许,挑战过后,下一程,就是一片美好的“仙境”。

2 、至少要随潮沉浮,不要茫然等待

实际上,不独只有疫情对我们的认知和思维造成了冲击,随着人工智能、数码科技、量子通信、新能源等的发展,世界上各行各业前仆后继,都踏上了急遽转型之路。

这自然也就带来了各种工作形态、人才需求和工作理念观念的巨大巨变。

早在2017年,麦肯锡便预测,未来13年,将有3.75亿位工作者,必须转换跑道或学习新技能,以便重新适应未来劳动市场的转变。

意料之外的是,半路杀出的新冠疫情,更是大大加速了所有上述一切的发生和变革。

根据麦肯锡的最新的调查,全球有87%的经理人感受到人力市场的技能落差,也就是说,87%的职业经理人们,已经感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职业对技能的要求了。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不仅企业头疼这种落差如何去弥补,就连我们自己,也要有意识进行技能提升,乃至技能再造了。否则,未来你可能就真的无法找到一份好工作了。

面对大量涌入的新趋势、新技术、新知识,我们到底该如何与时俱进,增强适应力呢?

与其洋洋洒洒列出一串待学技能,真正的改变,应该先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吧!

实际上,讨论所谓的转型,关键其实并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态”上。

不管是企业或个人,想要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改变,当然专业与技术部分,但那其实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真正的要领重点,其实在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

实际上,在具体的工作中,只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能否胜任也并不是由先天条件而定的,真正的成绩其实是由正确心态、环境支持加上后天努力达成的

所以,大潮袭来时,你不能只是闭眼等死,你至少要在潮里扑腾,不管用什么姿势,你要做到努力不能让自己沉下去,不沉下去,你就有机会调整方向和姿势,就可能胜出。

3 、抵达终点之前,不要过早下结论

既然已经在潮中了,那就开始游吧。

在面临变革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摆脱“定型心态”,也就是抛弃成见。与成长心态相反,抱持定型心态的人,相信一个人的资质是与生俱来的,这就会导致他会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过高估计自己,结果准备不足,容易早早出局。

与之相反的,另外一些人,则又会认为自身智力、才能有限,忽略了要补充短板这件事,而是更刻意去凸显那些已经拥有的能力,同样也会出局。

拥有成长心态的人,最大的好处是,即使先天资质不如人,也不会为此感到不安,因为他们相信这只是一个“起点”,只要未来足够用功、按部就班累积经验,就有机会达成目标,并在能力上获得突破。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主要还是看自己,只要努力的方向对了,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4、 如果失败了,把它当作机会

其次,要学会无惧失败。

当一个人相信努力能带来改变,且自己具有无限潜力时,即便遭遇挫折,也不会轻易打退堂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反而能将每次的失败,视为宝贵的学习机会。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让不同的小学生解多道谜题,题目的难度由简入深,并在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反应。令他惊讶的是,有些孩童碰到难题、理不出答案时,居然没有感到挫败,反而露出兴奋神情,想要继续接受挑战。

就像这些孩童一样,没有人会喜欢失败的滋味,具有成长心态的人,与缺乏成长心态的人最大的区别,并不是他们不会失败,而是,他将失败定义成了“学习”,这样,每一次的失败,就不是失败了,反而转变成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把这样的心态带到职场上,既能促使自己在工作中勇于尝试、挑战较有难度的工作内容,也会调节自己在接到艰巨任务时,能调适压力,从中激发出更多潜力。

任何时候,都不要“追求完美”,过分苛责,一旦我们对自己对别人过分严厉时,就很容易陷入罪责和愧疚之中,这样就无法通过当检讨吸收的知识和经验了,更加无法应用到下一次的行动之中去了。

5 、肯定努力的意义,学会超越性思考

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工作也不可能永远风雨无阻,所以个人如何看待挫折及挑战,将会决定他的成长幅度和应变能力。

我们的思维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由于疫情冲击,目前我们所身处的职场环境,不确定性非常高,工作也开始变得更艰难。

公司面临生死存亡,员工们可能面临业绩下滑、工作形态转变、大规模裁员等危机;而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则要肩负同时鼓舞团队士气、维持营运的庞大压力。

在这些难题之中,该如何保持工作热情,以正向心态持续前进?

我觉得最重要,就是要超越性思考,学会赋予自己的工作以价值,学会肯定自己,让自己觉得努力有意义

如果上班只是为了温饱,就会对职务内容和工作本身欠缺使命感,一旦碰到困难时,就会觉得日子很难熬,想放弃,但若这份工作具有它独特的价值,我们就能从中获得“幸福感”,并愿意努力去克服困难,追求上进。

假如你是个主管,你只理解主管这个职位,就不够有动力,在真正困难的时候,也未必能坚持很久。

但如果你觉得:我不仅仅是我这个团队的主管,我还是这个团队的领袖,我不仅要带他们完成工作任务,我还要在他们失望的时候,帮他们建立希望,在他们迷茫的时候,为他们燃起理想,那你对这份工作的认知坚持,就会不一样了。

同样的,你工作上班,不觉得自己只是打工赚钱,养家糊口而已,还兼有培养晚辈、传承技艺、建设祖国、给子女当楷模、为家人筑港湾的时候,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就不同了,身上迸发出来的能量就不一样了?

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你可能就真的不会迷茫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疫情   丛林   认知   迷茫   心态   技能   努力   快速   未来   机会   时代   工作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