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阳光出发,遇见生活中的温暖

俞敏洪说:“生活中的苦难,尽管并不值得赞美,但却带有某种光芒。找到光芒,就找到了生命的理由。”

一个不常联系的朋友凌晨三点多发的信息,内容是:“各单位需采单管核酸的人员,建议在东沙教体中心采样点夜间凌晨1时至6时做,人少,我2时14分随去随做。1时56分沙河公园点排队84人,2时33分世纪广场点排队63人。白天人更多,需排几个小时的队。”

应该是刚做完核酸,想起了上班需要绿码排队人的艰辛,发给我的。单位群里有个女同事说她昨天排了六个多小时终于做了个核酸,感觉很心酸。虽然很庆幸自己的码颜色一直是护眼色,但收到这个提醒信息的我,心是暖的。

早晨醒来躺在床上,看了俞敏洪最新随笔《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自从在东方甄选上认识了董宇辉,我开始喜欢俞老头!喜欢俞老师幽默随性的风格,喜欢他的真诚、善良、勤奋、博学,喜欢他在这篇随笔里的所有观点。

“疫情管控放开了,而且放开的尺度如此之大。政府相关部门,从原来的严防死守,变成了放任自流,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估计,相关部门本来也想逐步放开,没有想到传染速度如此凶猛,像黄河决堤一样,只能任其沧海横流。”

问候语都从“你核酸了吗?”变成了“你阳了吗?”

前天我参加了中科院地理和资源研究所组织的一个关于耕地和水资源耦合利于研究的线上讨论会,开完会,大家问了一下北京的情况,中科院的王老师说,他身边好多人都阳了,但他还没有,他现在到处乱窜,在等待,就是一直不阳。真有别人都让疫情踹了一脚,自己还没让踹到那种不踏实之感。感觉有点悲壮,又有点可爱。

我很佩服张文宏,从疫情开始到今天,他一直说的是真话,直截了当指出问题关键。他不讨好任何人,从科学角度该怎样就怎样。不像有些“砖家”,天天揣摩如何说话。张文宏去年就建议对疫情适当放开,结果遭受了严重的网暴。现在他再次出来说话,很多人又对他赞扬有加,我也真佩服那些像墙头草一样的人。也非常欣赏张文宏笑骂由他,泰然自若的神情。可算人间的一股清流。

近期朋友圈、生活群、各大新闻媒体都绕不开这个话题,大家相互交流、调侃、提醒、鼓励,减轻了对疫情的恐惧和害怕,提振了疫情笼罩下的士气。感恩特殊时期,相互惦记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心灵上的挚友,大家相互取暖,成为这个冬天的一抹暖阳。

俞老师说:“尽管疫情把新东方的的业务弄得乱七八糟,我内心还是有阳光的。这次放开后,中国确实会经历一点混乱,大家也都会经历一点惊恐不安,但从长远来说,大家会获得更大的安全和稳定,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会走上正常的轨道。


这三年,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自由是多么可贵的东西。失去自由,即使让你享尽荣华富贵,食遍山珍海味,也一定食不甘味,心情沮丧。鸟,是为了在天空翱翔而生的,不是为了生长在金丝编织的笼子里。何况大部分笼子,只是铁丝笼子而已。”认识深刻,给了我们勇气和希望。

麦家在《人生海海》中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俞老师是也,我也是也,但说出来是不是就有点想拔高自己之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无常即是寻常,简单的生活,良好的心态,用七分理智,看待人生的起起伏伏、坎坎坷坷。

《加缪手记》中曾写道:“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心中有阳光,就不惧怕人生路上的荒凉。

就让我们带着阳光出发,去遇见人生路上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沙河   食不甘味   阳光   核酸   疫情   笼子   中科院   光芒   温暖   人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