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品鉴官探乡村丨寻迹盘中餐:古法红糖清甜不齁喉咙 三招教您识别红糖品质

古法红糖小镇

每到冬天,红糖就会出现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暖身又暖心的红糖姜茶、热气腾腾的红糖糍粑,是颇受欢迎的“暖冬神器”。在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就有一处专门生产古法红糖的基地,本期《三农品鉴官探乡村之寻迹盘中餐》,一起去学习红糖是怎样做出来的、日常生活中又该怎样挑红糖?

到达新洲区凤凰镇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后,小农女看到一大片的甘蔗林,甘蔗加上叶子的高度大概有两个她那么高。

砍梢头、锄蔗根可不容易,一根专做红糖的青皮糖蔗从栽种到成熟,需要经受八个月的风霜雨露,直至立冬开始砍收,此时甘蔗又重又坚硬。既然人工砍收这么费力,为什么不用机械一次性收割完呢?

新洲区凤凰镇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负责人靖响林表示,每天从田间到车间,为了保证它最好的新鲜度,砍了后的甘蔗会马上拿到车间榨汁,当天榨的甘蔗汁当天就全部熬成红糖。

原来,车间每天能熬多少红糖,那就人工砍下多少甘蔗,这是传统熬糖手艺延续下来的习惯。砍下的甘蔗经过榨汁、过滤,就要输送到熬糖车间了。在车间里,九口连环锅唱起了主角。

新洲区凤凰镇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负责人靖响林

“这是我们专用的9口连环锅,每口锅大小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每口锅下面的火候更不一样。整个红糖的制作流程需经过榨汁、过滤、摇瓢、赶水、打沙和冷却成型。”

小农女俏俏

“我现在能上手学习一下吗?今天制糖的十八般武艺我都要学到。”


还没等小农女找到手感,老师傅一把就抢走了她手里的工具。刚才还热情指导的老师傅,怎么突然间“翻脸不认人”了呢?

原来,小农女刚体验的时候,动作很慢,差点就糊锅了,熬红糖时师傅要在锅里两个小时不停地要搅拌,如果糊锅,一整锅糖就都浪费了。

坚持纯手工制作,最大程度保留了甘蔗中的营养成分,同时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这才能产出地道的新洲古法红糖。

纯正的古法红糖工艺,小农女终于见识到了,但有个疑问,却并没有完全解开: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红糖的品质呢?现在,就拿古法红糖和超市买的一袋老红糖做个对比。

01看配料表

红糖好不好?要看配料表!纯古法工艺的甘蔗汁熬的红糖,配料表只有一个东西,甘蔗。超市买的普通红糖的配料表上有赤砂糖、红糖、淀粉、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表较复杂。

02闻气味

赤砂糖,是工业化生产白砂糖留下的附属产品。焦糖色是着色剂,三氯蔗糖是甜味剂。这些原料的混合,让它无论是外观还是气味,都和古法红糖有着明显的不同。古法红糖有自然的香甜味,而普通红糖甜味浓重。

03尝口感

而在冲泡后,古法红糖有着明显的甘蔗清香,含食品添加剂的普通红糖,口感反而比较单薄,喝起来更像糖水。

现在,靖响林的红糖基地年产量可达50吨,不仅让市民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红糖,也让毛家冲村民拥有了一份家门口致富的甜蜜事业。

新洲区凤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伶表示,溪园古法红糖,是新洲糖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结合的范本。这份甜蜜的产业现在一年带动6000人次的务工,使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9000元。点溪园的发展也是凤凰镇发展的缩影,凤凰镇整合全域红色旅游资源,充分的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以19个美丽乡村,红色村落、特色产业园为点,圈点成线,形成了三产引导一产、一产促进三产的全域开放式的农旅发展格局。

体验了制糖的十八般武艺,学到了鉴别红糖的秘籍,尝到了古法红糖的甜蜜,感受了乡村新发展的活力,小农女的这一次探访,真是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红糖   乡村   连环   甘蔗汁   老师傅   小农   清甜   砂糖   凤凰   甘蔗   武艺   口感   车间   喉咙   食品添加剂   小镇   甜蜜   品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