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还有多少「钞能力」?

大家好,这里是SOOZY。本周一(12月12日),《灌篮高手》第五部大电影《THE FIRST SLAM DUNK》发行方日本东映公司公布了上映9天时间的票房成绩:累计观影人次突破200万,票房突破30亿日元(约合1.5亿人民币),连续两周登顶周末票房冠军。东映方面对电影票房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因为赶上年末假期,我们相信票房一定还会增长的,我们的目标是100亿(约合5亿人民币)!」


是「最高」的杰作,

还是「蛇足」?

自从2021年1月井上雄彦公开宣布制作这部大电影的消息之后,官方渠道就一直保持着神秘感,对剧情秘而不宣,倒是引得全世界的粉丝化身「像素级侦探」,从陆续公布的预告片中寻找蛛丝马迹。

首映日过后,众多网友的分析预测终于落下了「实锤」:此次登上大荧幕的剧情正包含有湘北VS山王——那场20多年钱的TV版动漫里,没有呈现的最后高潮之战。

在社交媒体上,先睹为快的日本观众陆续发回观影反馈:「最棒的作品!」、「热血沸腾!」「太感动!」……

该片在日本影评网站filmarks评分4.4

看过漫画原著的读者都知道,全国大赛中湘北对阵山王是主角樱木花道「最光辉的时刻」,也是《灌篮高手》最炽烈的高潮。

此次大电影忠实再现了漫画的剧情和节奏:

漫画中,最后绝杀前,作者井上雄彦使用了长达40页的无对白画面,没有一句台词,完全靠电视直播般压迫力十足的分镜展现球赛的激烈动态,紧张得令人喘不上气来。

电影版也继承了这一神来之笔,表现场上段落时,节奏如同现实比赛,没有穿插人物心理活动,也没有体育类漫画常见的「慢镜头搭配观众解说」,画面里只有篮球清脆的拍击声、鞋子的摩擦声和队员的粗重喘息。

在体育类动画电影中,这种表现手法堪称创举。

剧情方面,除了大家熟悉的山王大战,还穿插了不少回忆杀,用来补全当年漫画里没来得及表现的人物动机。

不过回忆的重点不是主角樱木花道或人气角色流川枫,而是「湘北五虎」中存在感相对较低的宫城良田。

借用日本网友的话来说,这次电影中各人的回忆戏份,宫城占五,樱木、流川、赤木、三井、泽北各占一。

不过,伴随着热映与掌声的,还有不绝于耳的「差评」。

作为原著作者和电影总导演,井上雄彦在该片中删减了山王战的不少经典情节,同时,由于缺乏剧情铺垫,这部剧对没看过漫画或动漫的「路人观众」算不上友好:

「对于第一次接触灌篮高手的观众来说,一上来就是山王战,会让人觉得意义不明,因为缺乏了主角们一路走来花费的时间和努力的描写,即使比赛取胜了,也让人觉得仅仅是赢了而已。」

井上雄彦「官方」加入的许多原创的剧情设定,更是被诟病:例如泽北荣治比赛前在神社前祈祷,希望获得自己当下最缺少的经验,结果求锤得锤最后败给了湘北。电影结尾部分,泽北在美国打球,居然在对手队伍里发现了宫城良田——要知道在许多粉丝的心目中,宫城良田的实力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去美国打球的程度。

甚至三井寿重拾篮球的时间也被更改,并非我们经常认为的球馆暴力事件之后。

这些让许多铁粉们并不买账,认为这是一部靠情怀「收割」粉丝的「蛇足」之作:

「井上老贼一定是又缺钱了!」


井上雄彦能从电影票房

分到多少钱?

其实,《灌篮高手》大电影的档期赶得并不巧,一边是日本男足在卡塔尔世界杯上强势吸睛,一边是新海诚憋了三年的大作《铃芽户缔》,都是抢夺观众的劲敌。

但无论如何,上映两周来的院线票房表现,证明了它的国民热度:

「早上五点我就来排队了,来晚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一名日本粉丝对媒体说道,他为了购买电影限定周边产品,早早就来到影院排队。

新宿的TOHO电影院,购买周边的队伍堪比春运现场。已经不是选购,而是有什么就赶紧抢。

这一次周边种类非常丰富,有应援专用T恤、各角色Q版手办、钥匙扣、冰箱贴、明信片,还有湘北运动服套装、做成比分牌形状的万年历等。

另外,凡购票者皆能得到一款井上雄彦亲手绘制的特别纪念票卡。电影院也非常有诚意地准备了「湘北饮品套餐」,可乐等饮料杯全部更换为以湘北球衣为灵感的亮红色「球衣杯」。

2018年再版时,新版《灌篮高手》漫画曾经在日本书店赚足了排面儿,现在,书店又把新版系列请回C位,准备大赚一笔。地铁站里、报纸杂志,巨幅海报更是基本标配。

连载结束的第26年,《灌篮高手》依旧能够轻而易举地令全民为之狂热。电影热映,周边热卖,许多人想到,井上雄彦这一波一定又赚得盆满钵满吧?

答案是:未必!

在日本,漫画IP的动漫化和电影化,往往都采用成立「制作委员会」的方式,由漫画出版社、动漫制作公司、电影发行商等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来负担成本,并按比例进行分红——而作为漫画的原作者,分到蛋糕确实意外得少!

当前,日本绝大多数的动漫电影,均按照日本著作版权行业自治机构「日本文艺家协会」制定的《著作权使用费规定》来标定著作权使用价格。而日本的这一特殊「行规」就规定:如果一部漫画被电影化,那么漫画的版权所有方(即出版社和漫画作者),可以参考该项目的制作发行成本,只能收取最高封顶1000万日元(约合51万人民币)的著作权使用费。

而这其中,除非你是人气漫画作家,可以通过和出版社交涉争取分得60~80%份额,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再怎么卖座,到漫画作者本人手里也只有600~800万日元,可谓是毛毛雨了。

2021年上映的《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在日本国内7个月狂揽400亿日元(约合20.6亿人民币)票房,而据日本媒体分析,漫画作者吾峠呼世晴最终分到手的钱可能也仅仅只有200~400万日元,不到总票房的万分之一。

所以,即使强如井上雄彦,从大电影中拿到的这笔著作权使用费,也绝对不会超过1000万日元。

而诸如改编游戏、周边产品的销售分成,根据漫画题材和授权平台的不同,根据不同的分成比例,原作者能拿到的分成也差异明显。

《北斗神拳》脚本作者武论尊靠着作品与弹珠机的联名合作已收获数亿日元

为什么会有让我们看来像是「霸王条款」的行规呢?那是因为一部漫画的动漫化,对其漫画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宣传,会极大地反过来促进漫画书的销量——而日本漫画家挣的钱,主要还是靠出版社的版税。

虽然被诟病剧情拖沓,魔改剧情,但必须承认,没有东映版动漫就没有现在的《灌篮高手》的巨大影响力

还以《鬼灭之刃》为例,当时动漫制作播出后,作者吾峠呼世晴从每一集的分成可能只有10~20万日元,但动漫带来的漫画销量暴涨,让作者狂揽了66亿日元的版税收入!

井上雄彦大概率也同样如此。

到今天,《灌篮高手》漫画一共卖出了1.2亿本。

1.2亿本是什么概念?日本全国人口不过才1.26亿,约等于人手一册。根据单行本销量推算,《灌篮高手》至少给井上带来了人民币3.2亿元的收入。

这还没有计算其他著作授权费、周边产品收入和海外发行的收入等。

直到今年,井上雄彦年收入还能达到2亿日元(约合1048万元人民币),位列日本所有漫画家中的第12名。

《灌篮高手》官方周边的开发难言成功,除了JORDAN联名球鞋以外多年没有什么话题商品


一直活在过去的

《SLAMDUNK》

但高收入也是相对而言——

实际上,井上雄彦本有机会赚得更多。

1990年代和他同期连载的鸟山明,凭借《龙珠》斩获4.6亿人民币版税。

《火影忍者》3.5亿人民币、《名侦探柯南》3.6亿人民币、《航海王》更是以马拉松式的超长连载拿下8.3亿人民币。

这些才是日本漫坛传说级的摇钱树,虽然其中很多连载到后期已经剧情崩坏、近乎烂尾,但依旧是一本够吃一辈子。

《航海王:红色歌姬》国内定档12月1日

常看日漫的朋友相信都曾发现,越是人气漫画,连载时间越长,有些明明没必要画这么长的故事,生拉硬拽也要继续连载。

这是因为连载时间越长,单行本越多,漫画作者的收入越高。因此一旦画出一本人气漫画,作者就会尽可能多更新一段时间。

《柯南》从1994年更到今天,还是那个死神小学生。《海贼王》从1997年连载至今,终于进入最终章。

相较而言,《灌篮高手》简直短得可怜,只连载了6年,全部加起来不过区区31卷。

以《灌篮高手》的人气来看,如果井上雄彦在山王大战后选择继续连载,画完全国大赛,甚至像其他热血体育漫画一样,男主人公们代表日本队打进世界大赛,甚至登上NBA赛场,那么至少还可以再连载个五年八年的。

但井上雄彦偏不,偏偏选择让故事在最激烈的高潮结束,留给所有人一个遗憾的青春。

始于1981年的《足球小将》至今还在连载中

为此,井上少赚了不少原本唾手可得的快钱。

但他并不在乎,比起少赚一些钱,他更害怕成为「为了画而画的漫画家」。

连续两届夺冠的山王已是全国大赛中最强者的象征,在战胜最强者后,全国大赛还有什么值得更加激动的呢?再画也不过是对前者的重复,他明白,是时候结束了。

编辑不希望他结束连载,捧红一棵摇钱树并不容易,他更希望井上能像其他人一样,一直连载到人气自然耗尽。

但井上回答:「一想到会成为为了维持漫画家身份而不停画的人,我就觉得一点儿也提不起干劲。」

彼时,井上雄彦已经不是当年连个助手都请不起的贫穷新人。他有钱了,他要为自己而工作。

结束《灌篮高手》之后,他先是创作了《零秒出手》,故事设定在了未来,地球上的人类在篮球场上与外星人展开对抗。从高中到太空,这样突变的剧情,自然迎来了口碑扑街和草草终结。

借着井上雄彦的名气,这部漫画也成功动漫化

1998年,井上雄彦以吉川英治的小说为故事蓝本,画起了剑豪宫本武藏的故事,这就是《浪客行》。

《浪客行》的全部作画,均由毛笔完成。因为毛笔绘画容错率极低,一笔画错,就极难更改,这对于赶时间的漫画家来说太不经济。但井上不仅用了,而且一用就是二十多年。

毛笔释放了画面里最为幽微和动人的细节,杀戮、被杀、追问、顿悟,人物的眉眼都是故事,就连一根荒滩上的蒿草似乎都在表达某种情绪。

井上的画功至此已入化境,剧情也更加干净。剔除少年热血漫的插科打诨,《浪客行》气质更加冷峻和完整。

1999年,井上又把创作题材回到了残疾人篮球上,创作了《REAL》。

井上雄彦为应援2016里约残奥会创作的《REAL》联名插画

不过,井上的其他作品都远远达不到《灌篮高手》的影响力和成功高度(或者说其他作品始终活在《灌篮高手》的阴影之下),能让无数粉丝们一直心心念念的,依然是《灌篮高手》,依然是动画版留下的未完待续。

对于暌违20多年的一代灌篮高手粉丝们来说,《THE FIRST SLAMDUNK》弥足珍贵,因为它补全了当年的遗憾,但作为一部「贩卖情怀」的作品,同时这也意味着比起活在当下,它更多的是活在过去。

从此次日本上映的观影群体可以看出,《灌篮高手》观影人群集中在80、90后,他们都是与「湘北五虎」一起长大的一代人。

年轻群体也有,但更多00后们并不理解「老家伙们」为何如此激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正如《鬼灭之刃》横空出世,00后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体育动漫。

一份2021年针对日本国内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投票显示,这些「00后」们最喜欢的体育漫画已不是《灌篮高手》,而是《排球少年》。

同样,2022年一家日本出版机构对于日本高中生喜爱的漫画的调查显示,体育类漫画排行榜中,第一位也是《排球少年》,紧随其后的是《黑子的篮球》,《灌篮高手》屈居第三。

所以,《灌篮高手》虽然依旧能赚足我们这一代人的眼泪和钱包,但如果没有新的突破,也注定如同我们一去不返的青春年华,面临着垂垂老矣。不想被「世代交替」,那井上雄彦就不得不去讲「新的故事」。

从商业角度来看,井上雄彦此次推出的《THE FIRST SLAMDUNK》,不再是像以前的黑板漫画《十日后》或是插画集一样靠打些边边角角的补丁,来维持IP的话题度,而是尝试对现有故事构架进行突破延展,并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这也让我们可以足够期待未来可能的《THE SECOND SD》、《THE TRIRD SD》甚至是《THE FANAL SD》了。

因为这个世界本没有尽头,不管井上雄彦,还是我们,谁都不想真的说再见。


撰文 / 新宿九丁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灌篮高手   日本   日元   票房   剧情   人民币   能力   漫画   作者   动漫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