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契机,渣打大力打造绿色金融可持续生态圈

今年10月,深圳市政府首笔蓝色债券正式发行,渣打是此次债券发行的深度参与方,这也是渣打在大湾区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的又一创新举措。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推出全球第一个可持续存款账户,主导发行全球第一个主权蓝色债券,帮助塞舌尔共和国可持续开发海洋资源等。

近两年来,渣打大力将金融资源向绿色和可持续资产倾斜。

日前,渣打中国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给外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带来巨大机遇,推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将是金融机构的未来数十年的长期策略重点。渣打将持续与企业、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监管机构、碳交易市场等利益相关方全面合作,共同打造绿色金融的可持续生态圈,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绿色金融需求。近两年来,渣打大力将金融资源向绿色和可持续资产倾斜,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的绿色项目进行融资,在绿色金融领域交出了一份不俗“成绩单”。

针对境内外绿标差异 帮助中国企业拓展绿色融资的国际投资者

针对境内外金融市场绿色标准有所差异的情况,渣打紧密连接投资机构、第三方认证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发放同时符合中国与国际准则的绿色融资,帮助中国企业拓展绿色融资的国际投资者。

今年六月,中国和欧盟合作担任共同主席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发布了第二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共同分类目录”,CGT),这个分类目录最后确认了72项同时符合中欧标准的对减缓气候变化有重大贡献的经济活动。

渣打伦敦总部

今年9月,渣打第一次把CGT的应用场景推广到境外银团贷款,帮助一家中国光伏企业的新加坡子公司,在境外完成2.5亿美元的资金募集。这次银团贷款的募集也得到了全球金融机构的热烈参与,最终有国内外15家银行参与。

今年11月,渣打首次在中国境内市场推出首单共同分类目录下的俱乐部贷款,帮助一家大湾区大型国有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完成18亿人民币的资金募集。渣打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可持续金融总监孙隽超表示:“我们相信中外标准的融合可以有效推动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这也是我们渣打努力的方向。

坚持“渣打”特色方法论 推动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

如何推动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也是渣打在绿色金融发力的重点之一。渣打集团的目标是在2030年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绿色及转型金融,并且主要框定了8个重点行业,包括石油及天然气、金属及开采、电力、制造业、房地产、化工、航运、航空。

孙隽超表示,渣打基于在其他国际市场的经验,高度跟随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的《G20转型金融框架》及后续细则,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广泛适用的转型金融工具。“比如我们在今年为一家大湾区国有企业租赁客户提供了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在贷款存续期间持续评估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对接企业走出去的绿色融资需求 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企业的绿色融资需求也成为渣打高度关注的内容。在渣打看来,在海外项目中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对气候的影响,已经是中国企业的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因此渣打积极帮助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达到国际认可的环保标准和法律法规。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资金中只有60%得到落实。“渣打内部调研显示,这些国家转型到净零排放的融资缺口达到94.8万亿美元,如果新兴市场完全通过提高税收和借贷来筹集额外资金,家庭消费平均每年将下降5%。” 孙隽超介绍,渣打银行长期致力于可持续金融,并支持资本从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的流动。“我们拥有金融专业知识、治理框架、创新思维、技术和地理覆盖范围,可以将资本输送到最重要的市场。”

作为首家签约《“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英资金融机构,渣打75%的网点位于“一带一路”市场,在其中很多市场经营超过百年。今年渣打获得了GIP的最佳领导力/能力建设奖,是唯一连续三年获得GIP奖项的成员机构。

渣打希望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的绿色金融合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多元化的绿色解决方案,同时,将更高标准的绿色项目的ESG风险识别与管理融入“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融资中,帮助企业对接国际标准,增强绿色投资项目在财务和气候变化上的可持续性。

【记者】谭冰梅

【作者】 谭冰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可持续   中国   金融   中国企业   金融机构   契机   融资   贷款   生态   资金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