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猪合葬这等离奇事件为何会在赤峰出现

1982年秋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人员在赤峰市发现了兴隆洼遗址。在随后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发现118号居室墓内:墓主人右侧葬着一雌一雄两头整猪。

118号居室墓

古人视死如生,在如此重要的仪式中,为何墓主人要选两只猪进行陪葬呢?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中,猪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早在 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生存的压力下,摸索大自然的规律,将植物驯化成人类可以大面积种植和食用的谷物,在当时就形成种植粟和黍的旱作农业系统,西辽河流域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种植和食用小米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世界范围内小米的独立起源地之一。现如今我国的北方地区仍然在种植粟和黍。

谷物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那蛋白质的供应也不能缺少,就这样野猪进入了我们祖先的眼中,驯养后的家猪也成为了六畜之一,并在原始农业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把猪称之为水畜,是雷水之神。祈求天神降雨、防洪涝等祭祀活动中,就把猪作为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物,具有图腾崇拜的意义。因此墓主人大概是想借着猪的骸骨继续与世间沟通吧。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在兴隆沟遗址祭祀坑内,发现了埋葬有野猪头骨及用石块和陶片摆出的S形躯体,这是该地区最早的猪龙形态。更是出土了猪与龙结合的玉器,俗称为玉猪龙。

从玉猪龙出土情况看,大都放置于墓主人胸前,推测可能是佩挂于萨满的颈上或缀于神服上的,其功能是萨满行神事时佩戴,以协助其与神沟通。所以,玉猪龙既可能是氏族部落作为图腾崇拜性质的礼器,也可能是萨满或者巫师祈求天神降雨时的神器或法器。黄玉猪龙颈部小孔磨损痕较深,说明经过长期的垂挂或使用。

黄玉猪龙

黄玉猪龙(如图),现藏于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通体黄绿色,有红褐色斑沁,通体抛光,高7.1厘米、宽5.9厘米。发现于敖汉旗下洼河西遗址(属红山文化遗址)。

通过对比商代甲骨文的“龙”字,发现形态完全吻合,证明红山文化玉猪龙是中华龙的本源。龙的起源与崇龙礼俗的形成在敖汉旗境内有相互衔接的考古实证资料,由此可确立敖汉旗是中华龙文化的起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赤峰市   赤峰   敖汉旗   兴隆   范围内   谷物   通体   遗址   祖先   离奇   主人   事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