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胖可能是睡眠不足造成的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全球儿童肥胖率也逐年攀升。


肥胖已成全球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学者们源源不断进行的“儿童肥胖因素”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小胖墩”的群体数目。


近年来,专家将矛头指向了“儿童期睡眠”,认为不同的睡眠习惯或可影响儿童的体型发育。



真相“不负众望”!


研究结果表明,睡眠不足与儿童超重肥胖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据调查结果显示:


当一周日均睡眠时间小于9h时,儿童超重肥胖概率为43.1%;


当一周日均睡眠时间为9h~10h时,儿童超重肥胖概率为34.4%;


当一周日均睡眠大于10h时,儿童超重肥胖概率为28.6%。



更有意思的是,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发现:


一周日均睡眠时间大于10h,但周末夜间睡眠时间小于9h时,超重肥胖概率可增加54.1%。


若在休息日,儿童白天加睡“回笼觉”,肥胖概率又可减少19.7%。



由此可见,儿童睡眠与儿童肥胖息息相关。


若孩子饮食均衡,身体却不受控制地横向发展,或许家长可以想想,宝宝是否长期熬夜。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减肥都是辛苦的“大工程”。


为了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未来,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孩子远离“小胖墩”的威胁。



尽早建立睡整觉的好习惯


新生婴儿每天近70%的时间处于睡眠阶段,至3~4个月逐渐形成昼夜节律。


约6个月开始,婴儿睡眠可持续6~10小时。



家长需趁机逐渐戒断宝宝的夜奶习惯,让宝宝更好睡觉。


让婴儿自然入睡,避免拍抱哄睡


“自我平静”是儿童必需学会的从“清醒状态”转“睡眠状态”的技能。


出生起便可培养。


拍背、摇晃甚至满屋转圈的哄睡方式,反而阻碍婴儿的睡眠。



研究显示:需父母哄睡的婴儿、夜晚连续睡眠时间短于6h的几率比自行入睡的婴儿增加2.1倍。


培养良好的睡眠规律


夜间入睡前至少保持4小时以上的清醒时间,且儿童晚上就寝时间最晚不应超过21:00。


若遇节假日,也需控制入睡时间,避免熬夜。



要知道培养好习惯需3个月,而毁掉好习惯仅需3天。


参考文献:

[1] 王惠珊.睡眠养育照护行为与儿童健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5),465-467.

[2] 张学荣,陈天娇,马军.学龄儿童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1),1176-118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日均   肥胖   概率   睡眠   婴儿   家长   习惯   儿童   宝宝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