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首个创新业务成功上市:萤石网络IPO干货分享

引言

2001年,龚虹嘉出资245万投资了海康威视,在当时还只是一个从研究所出来的小团队,赶上了安防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周期,用了不到20年就创造了全球安防行业第一的成就,现如今海康威视的市值已经超过了3200亿元。

而龚虹嘉则凭借了245万的原始投资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从海康2010年5月份上市到现在这十多年来龚虹嘉累计套现超过300亿元,截止目前他依然还持有海康超过10.2%的股份(超过320亿元)。

也就是说这笔投资至少给龚虹嘉带来了超过将近3万倍的投资回报。

在海康这么多年基本一直都保持30%左右年复合增长的情况下,海康并未安于享受市场红利,而是未雨绸缪的积极布局新的产业,包括定位智能家居行业的萤石网络、定位汽车电子行业的海康汽车、定位热成像行业的微影传感还有海康机器人等等。

通过海康母公司多年的持续输血(包括资金、渠道、供应链等),终于成功孵化出来一家新的上市公司-萤石网络,而海康机器人也在前几天宣布开始分拆筹备上市工作。

下面就对萤石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总结出来跟大家分享,应该再没有信息比这个更全,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文章了。

行业内的朋友也许还能从中发掘到新的商机。



01

上市基本信息

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萤石网络)注册资本4.5亿元,由中金公司辅导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022年12月16日开始申购,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37.38亿元,发行11250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0%。

按照发行数量以及募集资金测算,发行价预计在33元左右,整个公司的市值也将超过180亿元(粗略计算),实际发行价格应该按照PE等相关指标测算。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以下项目投资:



02

萤石基本介绍

1.萤石发展历程

萤石网络2015年3月份成立,是海康威视的全资子公司,经过多年的孵化后于2021年开始分拆筹备上市,这期间也由最早100万的注册资本提升到现在的4.5亿元。

萤石网络的成功,也为海康由成熟业务孵化创新业务的模式做了很好的验证。

接下来,海康内部每一个创新业务都有可能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海康已经发布公告宣布拟分拆海康机器人创业板上市,而海康机器人一年的营收也已经达到27亿多。

这样一来,当海康原始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出现增长瓶颈的时候,创新业务将会为新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引擎作用。

2.股权结构

截止2022年6月30日,萤石网络的股权关系如下:

通过这张股权结构图也跟大家缕缕电科集团、52所、中电海康、海康威视之间的关系。

这里边最大的BOSS是电科集团,中国电科是一家央企,在中电科下面有47家国家级研究所、16家上市公司以及700多家企事业单位,员工人数超过20万,持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所以如果论兄弟单位,中国电科体系那绝对是轻轻松松就攀上关系了。

而中电五十二所就是中国电科下面其中一家研究所,海康威视原始团队也是出自于中电五十二所。

中电海康则是中国电科其中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中电海康下面拥有海康威视和凤凰光学两家上市公司

3.核心员工以及薪酬

萤石整体核心管理层薪酬中规中矩,除了薪酬以外他们更多的收入应该来源于股权激励部分。

通过查看萤石网络核心员工背景可以看出来,这里边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在海康工作至少十年以上的员工,这也是海康的其中一个企业文化,就是比较少空降高管,而是从老员工选拔而来。

下面重点介绍三位董事的简历情况:

蒋海青先生,毕业于西电工业自动化专业。1993年至2001年历任52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1年至2019年,历任海康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高级副总经理;2015年至2021年,任萤石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2021年6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长、总经理。

郭旭东先生,毕业于中国计量学院热工计量测试专业。1993年至2001年,分别于杭州市热电厂、北京康银商贸中心、杭州康银电子系统工程联营公司工作;2001年至2002年,于浙江海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7月至今,历任海康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国内营销中心市场总监、国内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现任海康高级副总经理;2021年10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

浦世亮先生,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2006年4月至今,历任海康研发工程师、研发经理、研发总监、首席专家,现任海康高级副总经理;2015年4月至今,任海康研究院院长;2021年6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

4.员工人数变化

20年和21年萤石网络员工人数基本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从2019年的一千多人增长到目前的四千多人

通过人员构成来看,主要以研发和生产人员为主,占比超过50%,而销售人员占比不超过15%。



03

主营业务介绍

萤石网络的主营业务主要包含物联网云平台(C端)、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面向B端行业客户的开放平台服务(B端)。

整体业务架构图如下:

1.物联网云平台

在物联网云平台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接入IoT设备数超过1.82亿台,其中视频类IoT设备数量约1.5亿台,平台用户数量突破1亿名,月活跃用户近4,000万名。“萤石云视频”应用中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超过170万名

设备连接数和注册用户数均以每年30%左右增速增长,月活和日活用户数每年则以25%左右速度增长。

而对应这部分数据的快速增长,带来的除了更多的设备销售以外,未来平台增值服务部分将会产生质的变化。

2.智能硬件产品销售

萤石以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四大核心特色产品打造全屋智能产品生态。

在智能硬件销售方面,2021年度各类智能硬件销量近2,000万台,在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猫眼、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的细分领域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智能摄像机以常规的摇头机、卡片机、电池摄像机为主;智能入户则以门锁、门铃、猫眼为主;智能控制主要是指中控、智能屏等相关产品;智能服务机器人品类主要包含一款儿童陪护机器人和一款扫地机器人为主。

当然,随着大量的硬件销售,也带来了以视频为主的云存、app广告等增值服务。

3.行业客户开放平台服务

针对行业平台,萤石的业务主要包含物联网开放平台和软件开放平台。

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模式主要针对智能硬件设备厂家提供云端的接入服务,这部分服务跟涂鸦云平台类似。

软件开放平台则主要提供API接口,让具有平台软件开发能力的ISV客户基于萤石云平台的设备接入能力实现数据的应用,例如开发酒店SaaS软件、公寓SaaS软件等。

4.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从主营业务收入大类占比来看,萤石依然是一家以硬件销售为主的公司,整个智能硬件销售连续三年超过84%,而在软件收入方面占比只有12%左右。

软件的优势更大程度上是为设备销售来服务的。

从小的分类来看,摄像机产品一直是萤石的基础,所以本质来说萤石还是一家安防公司,摄像机的销售占比近两年达到了接近70%。



04

业务销售数据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23.64亿元、30.79亿元、42.38亿元和20.91亿元,2022年全年预计销售收入为42-46亿元之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3.26亿元、4.51亿元以及1.52亿元,前三年净利润也实现了高速增长。2022年整体净利润暂时不得而知,预计与2021年持平。

近四年整体毛利率达到35%左右。

从研发投入来看,萤石网络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13%左右。

1.智能硬件产品销售数量

对于行业龙头来说,萤石的出货数据实际能代表这个整个行业的走势,也能够从萤石的销售数据来预测出整体的出货数量,下面我们就重点看下智能摄像机和智能入户两类产品的主要出货数据情况。

2019年至2021年三年,萤石智能摄像机销量分别为856万、1278万、1796万,2022年上半年销售936万,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台。

2.智能硬件产品销售单价变化

通过单价的变化可以看出,消费类产品的价格趋势一般是向下走的,只有在2021年这种上游供应链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单价才有一定可能维持平衡或者小幅增长。

3.国内外销售占比情况

萤石销售主要以国内为主,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受制于制裁的影响。但是通过海外销售占比数据走势来看,萤石在逐渐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外销售呈上升趋势。



05

上游供应链信息

对于很多业内读者来说,大家可能会更多的关注如何成为萤石的供应商,萤石现在都是跟哪些供应商在合作,下面就挑选一部分内容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1.研发组织架构及职责

在硬件端,研发根据不同产品类别划分了四个不同部分,目前出货量最大的还是以产品一部为主。

如果是上游供应链厂家,那么最大的肥肉一定是产品一部。

而对于成品厂家来说,可以去跟下面几个部门沟通产品生态导入。

那么具体哪些产品是自己研发、自己生产?哪些是自己研发、外协生产?哪些是直接采购成品?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表格。

做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可以对号入座看自己所做的产品在哪方面有机会与萤石产生合作。

2.部分重点供应商介绍

销售占比较大的智能摄像机大部分由萤石自己完成研发和生产,对于卡片机和筒机则大部分采用自己研发,外协加工的方式。

主要涉及两个供应商,一个是四川爱联(代工代料),另一个是杭州里德通信(仅代工),两家公司具体业务如下:

当然,除了硬件产品相关供应链以外,还有一个采购大头就是云平台的建设,其中包含数据中心服务和基础云资源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主要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或IDC运营商采购,基础云资源主要向中国电信、腾讯云、AWS、阿里云、七牛云和优刻得等IaaS层云计算厂商采购。

3.原材料采购金额及占比

萤石2021年原材料采购金额接近20亿,近三年每年平均采购金额都超过14亿元,占比较大的为集成电路和机电器件。

各位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来看市场空间。

集成电路产业中,海思在2020年还是萤石第五大供应商,而到了2021年和2022年已经没有了海思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富瀚。



总结

我一直认为海康是一家比较伟大的公司,伟大之处在于身处于国企的背景下却能够按照私有化企业的模式与市场充分竞争,最终成为全球安防第一的企业。

在经历市场红利的时间段内能够把握机会爆发式增长,同时又能够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具有危机意识去布局新的产业。

我们看到,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传统安防行业的增长实际已经出现瓶颈,海康也很难像以前一样轻松实现每年30%以上的业务增长。

但是,正是由于提前多年布局的新产业给海康带来了希望,萤石现在以较高的增速在增长,同时又成功上市,弥补了传统安防市场的一部分缺口。

除了萤石网络以外,海康布局的海康机器人、汽车电子、微影等等新业务也在快速增长,海康像一个永动机一样源源不断的有新的力量注入。

在中国,很少有企业能够在二十年间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我能想到的可能只有烟草这个长盛不衰的产业了,大部分企业都会经历周期或者直接走向衰败。而海康对萤石以及其他新业务的布局,让我看到了海康是有可能成为一家百年企业的,也希望海康能够越来越好。

12月16日千万记得申购萤石网络的股票(首先要开通科创板权限!!!),保持长期主义一定会有收获,祝各位好运。

以上内容如有不妥也请各位不吝赐教,也希望各位多多关注weixin“安防行业观察”公众号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萤石   业务   干货   网络   机器人   摄像机   硬件   智能   行业   产品   平台   康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