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看世界|收集侵华日军的“一手”罪证,七旬老人的初心有多坚定?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日本记者赛纳。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旅居日本的中国老人。25年来,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在日本收集侵华战争的史料和证据,其初心和坚持令人敬佩,令人感动。

七旬老人李素桢坚持收集日本军事邮便25年(记者 赛纳 摄)

她叫李素桢,今年71岁,原来是吉林师范大学赴日交流学者。在完成博士论文的时候,她到民间收集资料,开始接触到参加侵华战争的关东军老兵,也第一次看到了他们从中国写给日本家人的信,日本人叫军事邮便。这些军事邮便生动而具体,有些内容让她触目惊心,她深切地感到,这些军事邮便作为历史见证的重要性。于是她放弃了回国的打算,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收集军事邮便的漫漫长路。

军事邮便记录了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记者 赛纳 摄)

她说,“军事邮便是这些士兵在当时、当地本人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没有记忆的偏差,因为是写给自己家人的,所以也不需要粉饰和编造,非常真实。这对我们研究侵华战争史和整个二战史都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我就开始拼命地去寻找。”

李素桢收集到的部分军事邮便(记者 赛纳 摄)

然而,寻找的道路并不平坦,首先要解决的是去哪儿找这些军事邮便。因为这都是个人家信,在资料馆和其他公共场合是无法找到的。于是他们就去旧货市场寻找,到拍卖市场购买。或是通过熟人介绍,一点点积累线索,李素桢说,“有一次,为了一个军事邮便,我们四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了6个小时车赶到那里,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对我们来说,不论多远,只要找到线索,人家同意了,我们就想方设法赶过去收集。”

寻找军事邮便之路艰难曲折(记者 赛纳 摄)

从李素桢的话语里,我们发现,找到线索仅仅是第一步,争取到人家的同意才是拿到军事邮便的关键。她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经常会被问,你们收集这个干什么?要研究什么?大多数人是怀疑和抵触的。我说,我就是为把真实的历史留下来。”李素桢说,“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会非常生气,都不想看他们一眼。但是为了拿到军事邮便,你还得忍着,要理性地控制情感,其实很痛苦。”

除了身体上的奔波辛苦和精神上的屈辱挣扎,有时候还会受到安全上的威胁。她说,“有一次,警视厅来人,要登记我和团队所有人的住所、电话等详细信息,说我们这个研究团队很危险,对日本社会是个威胁。”

解读军事邮便更是一项艰巨工程(记者 赛纳 摄)

收集军事邮便的过程艰辛曲折,困难重重。然而把收集到的军事邮便解读出来,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李素桢说,这些家书,一是写得潦草,二是年代久远,80多年前的文字、语法跟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三还要涉及时代背景和历史知识,年轻人根本无法解读。“我现在的解读团队最小的75岁,最大的90多岁,有报社记者、学校老师,还有书法家。就这样,有时候一封信三四个人一天都解读不出来。”为了让这些解读团队的志愿者安心工作,李素桢每次还要给他们准备饭菜,还要支付一些路费和礼金。李素桢说,毕竟个人的能力和财力是有限的,有些军事邮便因为没有资金购买,也许有一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把它们封存,甚至销毁。这是最让她痛心的事情。

李素桢和她的志愿者团队(记者 赛纳 摄)

李素桢说,“我是满腔热情的,已经拼了命了,我想把这些军事邮便留下来,但是还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经费,比如说,现在有个寺院里有900封军事邮便,涉及上海派遣军和松井石根,可是没有钱,你就没有办法把它弄到手,我几次跟她们谈,他要几百万,我都想干,我借债也要买,我要为我的民族把这笔财产留下来。”

日本专家向李素桢介绍不为人知的尘封历史(记者 赛纳 摄)

当记者问她,这么艰难的坚持,有没有想过放弃?李素桢说,还真没有,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下定了决心,有了一个理念,无论多么困难,都想坚持下去。现在是有些困难,工作进度慢下来了,但总的大目标是坚持做到底,这个思想一直没有变。

以上就是总台驻日本记者赛纳在东京的分享。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日本记者 赛纳

(出自中国之声专栏《总台记者看世界》)

监制丨赵九骁

记者丨赛纳

编辑丨杨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总台   关东军   记者   初心   罪证   日本   中国   线索   侵华日军   坚定   老人   团队   真实   军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