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后,三次奋起反抗,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头条创作挑战赛#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刘协被司空董卓拥立为帝。董卓伏诛后,刘协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返回洛阳。

建安元年(196年),刘协受制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县,拜曹操为司空。自此之后,汉献帝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当然,汉献帝是非常甘心的,所以他三次奋起反抗。不过,因为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汉献帝的反击最终是徒劳无功的。

一、衣带诏

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董承初从西凉军,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护卫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拜为卫将军,受封列侯。建安四年(199年),拜为车骑将军。董承原本是护卫汉献帝逃出长安的功臣,加上自己的女儿是董贵人,这促使其得到了汉献帝的信任。不过,伴随着曹操的崛起,董承在东汉朝廷的权势日渐式微,这成为他积极落实衣带诏。

拿到汉献帝的诏书后,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彼时,刘备联合曹操消灭吕布后,就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虽然刘备也同意诛杀曹操,奈何当时没有合适的下手机会。不久之后,因为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至于刘备,则打着到徐州拦截袁术的幌子,在衣带诏被发现前就逃出了许都。衣带诏爆发后,刘备斩杀徐州刺史车胄,又一次割据徐州。当然,在曹操亲自率军征讨后,刘备很快就吃到了败仗,并和关羽等人失散。到了这个时候,汉献帝策划的衣带诏自然以失败告终了。

二、伏皇后密谋

曹操诛杀董贵人后,伏皇后十分畏惧,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是,伏完始终未敢行动。后来有议郎赵彦曾为刘协陈述天下形势和对策,曹操听说后将赵彦杀死。

紧接着,曹操觐见刘协,刘协愤怒地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按照汉朝制度,曹操这种“三公”带兵觐见皇帝是有虎贲持刀挟行的,所以曹操听到刘协这番可能含有杀机的话之后大惊失色,请求马上离开,离开后顾视左右,汗流浃背,此后不再觐见刘协。

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得知后,十分气愤,立即要求刘协废黜伏皇后。当然,曹操不会就此罢休,接着就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拖出。

伏皇后披头散发赤脚走出,向刘协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回过头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最终,不仅伏皇后被幽禁而死,连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并且伏氏宗族百余人皆被处死。曹操此举,自然也有震慑汉献帝的意思,也即警告他不要再想着夺回大权。

三、许都叛乱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趁夜攻打在许都(今河南许昌)的丞相长史王必,焚烧大门,并射中王必肩膀。最后,这场叛乱被王必和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平定,太医令吉本等人兵败,皆被斩杀。

从官职上来看,太医令吉本等人都是服务汉献帝的,也即这场叛乱应该有刘协的身影。当然,和之前一样,曹操平定叛乱后,也没有直接拿汉献帝怎么样。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曹操不愿意背负骂名,况且曹魏已经即将完成取代东汉的目标了,也就没有必要多生事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建安   徐州   诏书   洛阳   叛乱   东汉   太医   贵人   皇后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