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将完成制造业产业升级

疫情三年,对于制造业来讲,其实并不如我们普通人感受到那样水深火热。

恰恰相反,在代表新产业的制造门类中,绝大多数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我们看到外贸撑起了中国经济的一片天,而在外贸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外贸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与萎靡不振的世界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型储能,激光技术,量子计算机,自动驾驶,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在所谓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国产替代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比如芯片,如今中国14纳米芯片已经量产,无需看人脸色,5纳米芯片技术也已经获得成功,唯一缺的就是高端光刻机。

中国在新材料石墨烯技术上,清华和国防科大团队在石墨烯芯片应用上已经获得成功。

而石墨烯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如今已经非常广泛,衣食住行除了食品之外,均得到了应用,未来,中国将引领这种被誉为“21世纪最好的材料”的石墨烯在制造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潮流,成为各类产品标准的发布者。

而在量子力学应用上,中国早已实现墨子号量子卫星上天,京沪量子通讯等领域的应用,2023年预计将在医学,机械制造,芯片等领域获得成功应用。

再比如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和量产一直无法实现突破,但2022年,中石化旗下企业不仅技术实现了领先,而且实现了万吨级的量产。

比亚迪电动汽车更是在新能源大规模产业应用中一骑绝尘,不仅有赶超特斯拉的势头,而且第一次实现了300万辆的突破,随着比亚迪在国外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领先地位很有可能就在2023年实现。


而越来越多的比亚迪将在产业上崛起,越来越多的华为将在技术上实现超越。

这种趋势,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逆。

我们也可以从中国出口商品变化中看出一些端倪:传统出口产品已经触到了天花板。


但是新能源,储能设备,充电桩,激光产品等新兴产业却逐渐在世界上掀起一股新的国潮风。

2023年,中国产业将实现成功转型。

同时,转型成功后的中国必将改变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和供应链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中国   量子   石墨   量产   新能源   制造业   芯片   外贸   产业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