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极则智慧生,只要我们把心静下来,反躬自省,就能少犯错误

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我们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明亮的心灵往往被自私和贪欲所蒙蔽,并因此导致观察事物时不得要领,日常生活中任意胡为。所以我们要尽力使自己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清静的生活保持不变。在万物不断成长变化的过程中,我考察其中循环往复的道理。现在看来纷纷纭纭的万物——似锦的繁华、欲滴的绿叶,将来都要枯萎凋谢,各自返回到他的起点。返回到他的起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本命。

复归于本命就叫做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智慧。在还没有认识自然规律之前就去轻举妄动,往往就会惹出乱子或招致灾难。认识了自然规律的人的心胸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坦然公正就能考虑周全,处事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于道才能长久,这样这个人的一生就都不会遇到任何危险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在一片树林环抱的宁静湖水边居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以打鱼为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

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老夫妇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爱护着天鹅们。

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可它们不是南飞了,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故事不长,但是背后的道理却发人深省。

不认识永恒的规律,强做妄为的结果就是凶。该来的时候 来,该走的时候走,不被欲望牵着鼻子做糊涂事,就会拥有开明和智慧。

如果一个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制定什么样的规定,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而不被一些眼前的利益所诱惑,那么他就是一个明智的管理者,就不会违背客观规律办事,自己的公司也不会遭受到危险和失败。

但是,如果他被一些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或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仅会使公司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还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这是指管理公司而言,对个人来讲也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也只有了解天大道沉静无为的根本,将事物的一切来源弄清楚,自然而然地就摆脱掉了欲望的束缚。这是何等的清爽!何等的愉悦!有了这样的清爽和愉悦,相信我们不管干什么,都会摸清要干的那件事的底细、背景、前途、内部结构、外部形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我们要想干好它,就有能力将它与我们合为一体,它被我们同化了,这时我们的感受就是它的感受,它的处境就是我们的处境,这样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东汉末年,天下大战吕布以骁勇而闻名,早年投于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当时董卓把持朝政,并且为恶多端,董卓的倒行逆施自然会招致众人的反对,而丁原就是反对者之一。

董卓欲诛丁原,但又因为怯于吕布的勇猛而不便下手,遂略施小计,诱降了吕布。吕布转而杀掉了丁原,投奔了董卓。董卓对吕布非常看重,并且认其为义子。

司徒王允图谋除掉董卓这一祸害,便拉拢吕布让其作为内应。但是吕布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毕竟他与董卓已认定为父子,以子弑父,殊为不妥。王允对他说道:“将军姓吕,而太师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至亲,况且他要杀你的时候,难道就有父子的情分吗?”吕布闻听此言,便定下决心,不久之后即亲手杀掉了董卓。

之后,吕布又先后投奔了袁术、袁绍、张扬、张邈、刘备,但无一而终。汉献帝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吕布,吕布兵败被缚。吕布被押缚着见曹操的时候,说道:“从今而后,天下可以安定了。”

曹操听了感到诧异,问道:“何出此言呢?”

吕布说:“明公(对曹操的敬称)所忧患的不过是我吕布罢了,现在我吕布已经归服了。如果我带骑兵,明公带步兵,平定天下岂非易事?”

吕布又看了看刘备,说道:“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难道就不能替我说句话吗?”

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急啊。”随即命人给吕布松绑,意欲释放吕布。

但是,刘备赶紧阻止了曹操,说道:“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这句话是说,当初吕布曾事奉丁原和董卓,可是后来丁原和董卓都死在了吕布的手中,那么现如今让他来投靠你曹操,难道就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吗?曹操对刘备的说法表示赞同,因此缢杀了吕布。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事物不论怎样变化,其中都蕴含着循环往复而始终不变的因素。吕布转投多人,薄情寡义,翻脸即叛。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说明吕布始终不能复归正道,而吕布之死,也正是死在了这一点上。

在前进的过程中,误入歧途是难免的,但要知迷而返。因为现实生活精彩多变,而每一个人对规律的领悟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就会陷入困境。

此时应该及时醒悟,迷途知返,否则只能越陷越深。在为人处事上,为金钱、权势、美色等外物所迷惑也是常有的,但是人应该从中摆脱出来,寻找并回归自己的本性,如果迷失自我,最终不会有好的结局。

所以说,把握常理“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返回根源就叫做“静”,“静”就叫做回归到生命的本来状态。老子再次提到“静”,并且指出,“静”是生命的本原状态,这既指向于自然物理,也指向于人生事理,因为无论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本身,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它们最后所回归到的本原状态都是“静”的。

就如庄子所说,一个人的生命从寂静虚无中来,而又复归于寂静虚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又何必为此而悲伤呢?个人的生命是这样,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历史上的吴和东晋皆建都于金陵,当年的金陵是极为繁华的胜地,可是到了唐朝的时候,昔时的皇族和豪门,都已经不复存在,当年的辉煌宫殿和华美屋宇,此时只是长满了花草人迹罕至的小径。一个个王朝,就这样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鼎盛,从繁华到衰亡,最终复归寂灭。

人类的生命、王朝的兴衰,无不有一个规律在支配着,循环往复,终归于无(死亡)。而老子随后即说道:“复命曰常”,也就是说,回归到本来的状态才是常理,而“知常曰明”,知晓了常理,才叫做明白通达。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何能如此呢?就是因为其中有着常理在。而也正是因为有着常理,预测才成为一种可能。那么相反情况呢,就是“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不知道常理,随意妄为,就会引发危险。

老子看淡一切求静,正是在借鉴天地之大公,成个人之大私的人生观和养生法。诸葛亮强调静的作用,因为一个人静下来,就如水面风平浪静,如深潭之水,亘古不起波澜;这样才能照见潭底之物,看见自己的心。统治者们正是从静中悟出了天地至公的道理,才能代表天地立心,成为天地的代言人、规则的制定者。工作中牢记大公大私之道,守静之道,则万事无不随心。

懂得了自然法则,才能自我宽容,不以意气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宽容则不偏私于任何一个器官,让真气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才能保全整个身体的健康;只有完全的身心健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会遵大道而行;遵大道而行,生命才会长久,且终身没有危害。

所谓的天人合一,主要揭示“人”与“天”、“人道”与“天道”、人文与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处理这个关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天人合一”。儒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把自然人格化,使人的精神与自然相融合。

《论语·阳货》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天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大自然中的万物,其生长也是自然而然的。大自然,包括人,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界,无论是天体的运行,地球的运行,植物生态,动物生态,人的身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严格按规律进行的。人不能违背这些规律,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相反,只有按这些规律行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才能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受益。比如说天体的运行,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产生了日出日落;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产生了春夏秋冬。人们只有按照天体运行的这种规律来安排生产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才能做到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人寿年丰。

二是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社会生活,无论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日常生活、人的思维等,都有严格的规律可循。人只有按这些规律做事才会一顺百顺,事半功倍;反之,就要处处碰壁,事倍功半。比如说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个基本矛盾的状况如何,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状况。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社会就和谐不适应的时候,就要进行改革;严重对立的时候,就会爆发革命。人们只有按照这个规律,审时度势,因时变革,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进步。

实现“天人合一”,不单纯是个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道德修养问题。这种道德修养,包括胸怀、境界、风格、涵养等。

孟子在《尽心上》中说:“万物皆有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圣人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庆赏罚刑,异事而同功,皆王者之所以成德也。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也,如合符,故曰: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老子对“天人合一”的理论道德经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有许多独到的论述。如《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就这样写:“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所以最好的静,就是放空一切,追求那种没有最静、只有更静;静极之静、空外之空。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中记载,这是一种“破碎虚空”的境界,连最终的“空”也破碎了、没有了,你说够不够极致、够不够空、够不够静?一切极致的东西,都是无法达到的,却是一种必要的象征。静的极致,象征一个人心灵修养达到极高的层次。

静是可以传递的。这种人往哪儿一站,怎么看都有范儿、有个大样儿,有古君子之风;这种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待人接物让人如沐春风、熏然欲醉;对彼此工作事业发展会有极大好处。

这么说来,静,其实并不是静。头脑中掺杂如此多的思绪,念头乱飞,遮天蔽日,这真的是静吗?道家说的静,不是让你静下来思索,而是让你放空心灵,不去思考。老子说的静,类似佛家的空,类似后世道士们经常提到的“清虚”。清和虚是一个意思。清形容境界清静,虚形容境界空而无物。人类的心灵犹如手机内存,隔一段时间就要放空、清空,才能保证运转的效率。

所以,看《道德经》,学习道家“守静”的秘诀,不是让我们出家修道,而是要我们正确认识静、运用静,对每个人、包括入世之人都不无裨益。身处纷纷扰扰的红尘之中,却能够抛却红尘的羁绊,无视声色的环绕,宴坐守静,轻声诵读手中那本古老泛黄的老子;以古人幽深之智慧,抚平心底潜藏之波澜,倒也不失为智者、达者所为。

其实,不仅是道家,还有道家和佛家,都非常强调一个“静”字。

儒家说:心静极则智慧生,因此儒家提倡每日“静坐”,经常静下来心,反躬自省,才能少犯错误,去恶扬善。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心浮气躁,身上一大顿毛病。他的老师、理学大家唐鉴便送给他一个锦囊,里面装着一个字:“静”。

从此以后,他非常注重个人修养,专门制定了修身12条款,还规定自己每天要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就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静坐过程中,曾国藩开悟了许多人生智慧,思索出来了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方法,最终也使得自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佛家也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而禅坐、静定更是佛家的代名词。

为什么佛家修炼也如此讲究一个“静”字?因为人心静了,才能无所牵挂,放下世俗的各种欲望与烦恼,慢慢在“戒定慧”的修行当中领悟大佛法、大智慧。

国学大师南怀瑾用一个“七步法”,教大家如何打坐,如何修炼静定的功夫。他说:“你看《大学》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静、安、虑、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所以后来佛学说修禅定,这个禅定的翻译就是‘知止而后能定’来的,所以禅定,也叫作‘静虑’”。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更多未知,而是在于梳理自己的已知。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人,只要能扬长避短,善加运用能力,每个人都足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得很好。而激发自身能力,只需要学会一个字——静。

老子不同于孔子,他热衷于出世,喜欢远离尘世间的喧嚣,看淡功名利禄,更喜欢融入大自然,去自然中寻求“道”的真意。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心如止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悟出了很多关于道的真谛,还告诉人们要守住“静”字准则。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说: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说: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少一点心浮气躁,多一点静定踏实。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意思就是说: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我们的内心有两种毒,阳毒是愤怒,阴毒是欲望,要想修己治心,首先要去掉这两种毒,以归复到内心清静,才能“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正如《易经》中所讲:“君子以惩忿窒欲”,才能积德积福。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还是在告诫大家做个安静谦虚的人,因为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大智若愚,反倒是那些到处夸夸其谈的人,不是真正聪明的智者。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也认为“静能生慧”。总而言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

我们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学习悟透很多道理,深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糟心事,冷静思考,就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个办法抽象来理解就是“道”。

正如《大学》里面谈到了一个方法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按照“止、定、静、安、虑”来做人做事,最后必然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道德经   佛家   心静   儒家   道家   天人   清静   万物   老子   规律   智慧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