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墨家逃去了日本?日本的武士就是墨家传承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道墨法兵……争相论世,其中最神秘的就是墨家。

原因无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焚书坑儒”,墨家被重点照顾,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后世再无传承。

实际上墨家的学说非常强大,其影响力一度不输儒家——

墨家,创始人为墨翟,人称墨子。

墨家思想是“兼爱、非攻”,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反对战争,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平民的利益,他们纪律严明,坚决反对统治者愚民百姓和战争兼并。

因此在秦始皇看来,“兼爱非攻”说的就是反对统一,而在反秦的这条不归之路上,墨家死的学者不计其数,也一度成功的阻碍了秦始皇一统六国。

更重要的是,墨家众生平等的思想对于底层百姓来说非常具备号召力,而号召力就如同造反力,是不利于大一统的国家统治的,因此,秦始皇重点照顾墨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焚书坑儒”后墨家全部被诛灭了吗?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墨家成员大多数都是有知识的劳动者,墨家主要分为两支——

一支是科学技术领域

涉及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所以墨家的机关术是很先进的。这一支基本转入民间,以技术事民 ,如后世的鲁班就以木匠技艺造福百姓,还有诸葛孔明,他发明的木牛流马其实也是墨家机关术的一种;

另外一支则成了“游侠”阶层

包括风靡一时的刺客也归于这一支,比如刺杀秦王的荆轲、刺杀侠累的聂政、刺杀庆忌的要离和刺杀吴王僚的专诸,都是墨家“游侠”,他们以“侠义”精神舍身为民,不惜以身试险。这也是历代统治者要灭亡墨家的最大原因。

墨家的这一分支在“焚书坑儒”后,幸存者在中华大地无处躲藏,据传有一部分逃到了日本。

据说东渡的徐福就是以“道”为掩护的墨家传人,就是他带领幸存的墨家传人逃到日本列岛,并以墨家立国,成为现在日本的前身。

对于这一点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日本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动不动就上演剖腹自杀,这非常类似古中国的“士”。尤其是在战国时期,一些君子都会“养士”,养的不是普通的武士,而是有十八般武艺的高级士。

日本的武士道其实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是同源的,颇有墨家“游侠”之风,可惜在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下,慢慢失去了“非攻”“兼爱”“为民请命”的思想大义,反而沦为了日本统治阶级压迫百姓、侵略他国的工具,完全违背了墨家先祖的意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焚书坑儒   墨家   日本   吴王   武士道   号召力   统治者   游侠   武士   百姓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