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同行公认的骗子之王:把埃菲尔铁塔卖了两次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名片,1889年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同时做为世博会的地标而修建。与现在人们对其的评价正相反,当时的法国人都认为它实在是太丑了,突兀的外形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影响城市美观,世博会一结束,拆塔的呼声就此起彼伏。

但是由于埃菲尔铁塔建造时花费巨大,拆除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财政拨款一直没有到位,这事就这么一直拖下来。1902年,当局在这个巴黎最高的建筑上试验无线电并获得成功,于是埃菲尔铁塔做为无线电发射塔又勉强支撑了几年,但是设计者给政府的最后期限是1929年,因为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寿命只有二十年,逾期会有坍塌的危险。

要知道这座摩天的高塔光油漆一次的时间就要五年,粉刷一次要用掉55吨油漆,维护费用相当可观,很多组织甚至给政府出谋划策,建议把铁塔当作废铁卖掉,毕竟光是铁塔的重量就有七万吨。

在一次市政讨论会上,有记者又一次建议卖掉铁塔。但是铁塔净重数万吨,拆除还需要在数百米的高空作业,不仅工程量太大,危险系数也太高,光是在短时间内给这七万吨废铁找个买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媒体随后把这件事当作笑话刊登出来。

当所有人都在路过铁塔旁边时露出鄙视的眼神的时候,有个人却脑洞大开,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自称维克多·拉斯体格,出生的时候,铁塔刚刚在前一年建成。作为一个捷克波西米亚地区的中产家庭子弟,他家境优越谈吐优雅,口齿伶俐反应敏捷,加上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从小就很有人缘,具备侪身上流社会的一切资本。

但是口齿伶俐反应敏捷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很容易让他谎话连篇。从小他就用那时时冒出奇思妙想的脑子骗同学的钱花,这个毛病伴随了他一生。

19岁时他留学法国时,聪明的维克多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捷克语、德语、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同时又对桌球、桥牌、高尔夫等贵族运动触类旁通,虽然成绩优秀却游手好闲,只是热衷游走于各种高级社交圈,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招摇撞骗。

时值铁塔20年寿命已到,政府已经被它高额的维护费用和愈发高涨的“拆了它”的呼声弄得焦头烂额,维克多灵机一动,他觉得,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他给自己印了邮政总局副总经理的名片,并在自己早已搭建好的社交圈中发展了几个有经济实力的老板,开始有针对性地与他们接触,时常宴请他们,并渐渐渗透出政府已经实在无法继续承担铁塔的维护费用了,有意低价出售的消息。

骗子之王维克多

在把需要带入的剧情做足做厚之后,他特地选了一家五星级酒店请这几位有意向的老板共进晚餐,席间一再强调这是政府的一项保密项目,目的是为了保全政府的面子,不让民众因卖塔一事而察觉到城市财政的捉襟见肘,以此为由要求主顾们对此事严格保密。“现在这个铁塔已经破旧不堪了,正是拆除的好时机,我代表政府秘密执行铁塔的拆除工作。你们几位是我精心挑选的经销商,希望你们在明天之前把投标的价格给到我。要注意这是国家机密,谁也不许透露半点风声。”他热情地带着这些主顾参观铁塔,并就每一处细节进行详细介绍,并让主顾们报上自己认为可以承受的价格。

最终他选择了出价最高的一个名叫保尔森的商人单独洽谈,让这名商人支付10万法郎的保证金。高官、证件、豪华晚宴和政府的拆塔决定书,以及低廉的收购价格和巨大的利润让这位精明的商人毫不怀疑地掏出了支票本,为了把戏份演足,他甚至还给这个商人开了一张加盖有邮政总局印鉴的收据,当然这一切文件都是伪造的。

拿到了保证金的维克多第二天就出现在了美国,而保尔森得知被骗之后则选择了沉默,他知道私自买卖国有财产罪已经够他坐上十几年监狱的了。

维克多早就准备好数十张身份证明以便自己隐姓埋名周游世界。在美国,他又“发明”了一种名叫“罗马尼亚钱箱”的机器,机器上有滚筒和各种仪表,外表看上去颇为精密复杂,他设计的广告词是“6小时打印100美元”并报价3000美元,声称每个城市只卖一台。

这机器当然是假的,在给主顾们演示之前,他事先会将两张真的百元面额的钞票放到机器里,然后当众将一叠白纸放进去,6个小时后,这台机器吱吱扭扭一番动作之后,果然吐出了一张100元的美钞, 又过了6小时又吐出了一张。他拿着这些钞票,带着参观者去银行兑换零钱,可以顺利地通过银行的验钞机检验。这一下人们都深信不疑,当买家喜滋滋拿回去苦等一个下午之后,吐出来的只有一张张的白纸,而维克多则有6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逃跑。

在美国的时候,维克多除了贩卖假钞打印机之外,还成功地获得了黑手党党魁阿尔·卡彭的信任。由于挥霍无度,还要每天混迹于高端社交圈,维克多的开支很大,再加上行骗很容易招致被骗者报复,他急迫地需要找一个靠山。

他费尽周折攀上了阿尔·卡彭的关系,并宣称自己正在筹备一个大项目,希望能得到阿尔·卡彭投资。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维克多最终说服了阿尔·卡彭给他投了5万美元,这在当时绝对算是天文数字的巨款。

这一次维克多没有逃跑,他深知得罪了阿尔·卡彭的人是逃不出黑手党追杀的,而他本来也没只想骗到钱,他只想引起阿尔·卡彭的注意并得到他的庇护。

他把钱锁在了自己的保险箱里,2个月后他又找到了阿尔·卡彭,将5万美金原封不动送还了回去,并极其动容地描述了自己如何投资失败的经过,声称自己虽然生意失败,但是不能辜负阿尔·卡彭的信任,于是借了高利贷,总算凑齐了5万美金。

阿尔·卡彭

天才演员维克多一番声泪俱下的表演让阿尔·卡彭大为感动,不仅没有收他的钱,还跟维克多八拜结交。从此维克多闯荡江湖时就时常把“我大哥阿尔·卡彭说……”挂在嘴上,自然没人敢惹,即便是行骗失败,受害者也只有忍气吞声。

就这样,维克多胆子越来越大,成为欧洲最高明的行骗者,被同行称为“骗子之王”。但是骗子这一行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因为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骗子之后,就再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了。所幸他从不用真名实姓行走江湖,每到一处都更换身份,时而是法国贵族,时而又摇身一变成了英国皇家的外戚,优雅的外形、绅士的谈吐和流利的多国语言让很多人栽倒在他的如簧巧舌之下。

堪称传奇的是,不久之后他故伎重演,居然用相同的手法把埃菲尔铁塔第二次成功的卖了出去。

不过这一次幸运之神并没有在他身上停留,在交易最终达成之前,受骗者发现那些文件有伪造的痕迹,便交给了警察局。但是当警察撞开维克多的房门时,他早已经带着到手的钞票远走高飞了。

193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维克多结识了药剂师威廉·沃茨和化学家汤姆·肖,三个人一拍即可,真的印起了假钞,并将印制的假秒通过国际炒钱集团巧妙地洗白并转换成真钞。但是那些假钞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市场上出现,终于引起了FBI的注意,并将嫌疑人锁定为这个臭名昭著的骗子之王。不过让FBI感到丢脸的是,维克多狡猾异常,数年的时间里仍然逍遥法外。

“饱暖思淫欲”是世界通用的。嚣张的维克多犯了很多成功男士都会犯的致命错误:他结识了一个叫恩莲的娇艳舞女,又不巧被他的原配夫人发现,一气之下向警察局举报了维克多的真实身份并透露了住所的地址。

1935年,维克多在散步的时候被警察团团包围。但是幸运之神这一次显然眷顾了他,在庭审前一天夜里,他用床单结成绳索, 从拘禁室3楼窗户成功逃到二楼,在保洁室里翻到一件保洁员的工装,拎着扫把在众目瞬瞬之下从监狱正门大大方方地走了出去。

可惜仅仅只逍遥了27天,他就被FBI再一次抓到。这一次幸运之神拒绝到访,他不得不在阿尔卡特拉兹岛联邦监狱里享受20年的刑期。

12年后,维克多因肺炎在监狱医务室里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人们在维克多的家里发现了多达57本护照,每一个护照上的名字和身份都不同。

他的同行们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为他召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追悼会,追悼会上人们用到的名字叫罗伯特·米勒。这个名字一度被认为是他的真名,但查无实据,更可信的说法是这也不过是他本人也说不清有多少个的假名中的一个。

他真正的名字,可能连他本人都忘了,人们只记得,曾经有个骗子之王,将巴黎的“镇宅之宝”成功地卖了,而且一卖就是两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埃菲尔铁塔   骗子   主顾   假钞   巴黎   法国   铁塔   商人   同行   全世界   机器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