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

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另类,它清香甘醇、滋味鲜爽,也没有其他绿茶的苦涩味,比较适合口味淡但是又喜欢喝绿茶的人,特别是对人的身体大有好处,那从这方面来谈的话,要说对人身体特别有好处的,陕西也有一种茶,紫阳富硒。紫阳富硒也是绿茶,和安吉白茶一样,大部分人都适合喝,不过紫阳富硒对人体不仅仅是有好处,因为富含硒元素,就不是简单的有营养了,而是具备防癌抗氧化的独特功效!光听名字就知道,富硒,那肯定是这个茶里的硒元素很多嘛,对吧,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具备防癌抗癌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比如,大伙平时肯定会遇到公司聚餐,或者是朋友聚会,吃的都是大鱼大肉,所以这个时候就得喝点绿茶解解腻,或者是大家在举杯共饮的时候,肯定有那么几个人要开车啊、或者过敏等原因,是喝不了酒的,这个时候紫阳富硒茶刚好能派上用场,以紫阳富硒代替酒跟大家碰杯,以茶代酒,既对身体有好处,也比较体面、还会显得仪式感满满。

那么既然说到以茶代酒了,大家对这个成语应该不陌生吧?肯定不陌生, 咱们几乎是在各种酒局饭局上都能听到这个成语,那大家知不知道“以茶代酒”这个历史典故出自哪里呢?其实是出自《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主人公是三国时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孙皓,孙皓就是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的孙子。他是接他叔叔的班当上的皇帝,刚开始几年还凑合,但很快就不行了,亡国之君的各种表现开始在他身上体现。这家伙有两个最大的爱好,一是杀人,大臣们稍不顺他的心,或说话不小心,就可能遭来杀身之祸。二是喝酒,你说你爱喝、能喝,没事了你自己喝去呗,他不,他要把大臣们叫来一起喝,不管你今天有事没事,身体好不好,今天朕高兴,叫你来喝酒,你就必须来,来了就必须好好喝,经常是从早上就开始了,不喝到天黑不算完,还规定,必须是一口喝干净,然后向他亮亮杯底。孙皓这种玩法,酒量大的行啊,可一些酒量不行的可就惨了,孙皓有办法,你喝不下去是吧,朕叫人帮你,怎么帮呢?办法很简单,叫来俩侍从,一人端酒,一人托下巴,硬灌。被灌的人狼狈不堪,他呢,哈哈大笑,这就是他的一乐。

有个大臣叫韦曜,这个韦曜可不是一般人,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做过孙皓他爹孙和的老师,还在东吴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职务,其中一个职务叫“太史令”,唉,这个官职熟悉吧,还有谁当过这个官来着?对了,写《史记》的司马迁。“太史令”这个官职也管别的事,但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记载史事,编写史书,那是什么都记,从国家大事到君主或皇帝的饮食起居,言谈举止。今天朝廷发布什么命令了,记下;今天哪里发生什么事了,记下;今天皇上说什么了,记下,今天皇上哪个媳妇生儿子了,记下。过一段时间一整理,好了,这一段的历史就被记载下来了。

其实这个官职从夏朝末期那会就有了,可惜有的太晚了,为啥?因为夏朝没这个意识,大禹和他的子孙没想起这个事,没设这个职位,所以夏朝的历史没记载下来,所以西方历史学者认为尧舜禹都是远古传说,夏朝也没被承认。“太史令”这个官职还有个特点,“世袭”,你家谁当了太史令,那你兄弟、儿子、孙子都得学这个,一代一代接茬干,司马迁就和他老爸一样,都是太史令。

这孙皓对韦曜是很照顾的,也许是因为韦曜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也许是因为韦曜做过他爹的老师,按辈分那是他师爷,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韦曜是“太史令”,啥意思?您老人家别啥都记呀,我的好事您记下来,最好再添枝加叶、涂脂抹粉、歌功颂德,多说点好听的,我的一些不太光彩的一些事呢,您老人家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他知道韦曜酒量不行,所以在喝酒这件事上对韦曜那是非常的体贴,他亲自交代御厨给韦曜准备一壶茶,再交代侍从上酒时,给别人上酒,而给韦曜上的是茶。可以吧,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了。于是,韦曜只要参加宴会,每次都是“以茶代酒”,君臣两个心照不宣。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那倒也成就了一段君贤臣忠的美谈,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因为孙皓有事求到韦曜了。刚才说了,孙皓是接他叔叔的班当的皇帝,他爹叫孙和,是当过太子的,但后来被废了,没当过皇帝,孙皓即位当皇帝后,追谥他爹为“文皇帝”。“太史令”呢,啥都得记,皇上爹的事那当然得记,怎么记,出问题了,孙皓说,得给我爹作“纪”,纪就是纪念的纪,因为我爹是“文皇帝”,韦曜说,那不行,“文皇帝”是你追加的,实际上没做过皇帝,只能作“传”。

这里讲一个小知识,古代以人物为线写史书,写君主、皇帝的叫“纪”,例如写秦始皇的,叫《秦始皇本纪》。写其他人的叫“传”,例如写秦始皇的大臣李斯,题目就叫《李斯列传》,这种体裁叫做“纪传体”。“传”就是“传”,“纪”就是“纪”,不能混淆的,还有,你自己写自己,就叫“自传”,不能叫“自纪”。

这孙皓三番五次找韦曜商量这事,心说,我对您老人家够可以的了,官没小做,钱没少拿,还“以茶代酒”,够意思了吧,就这么点事,不就是一字之差吗?你老给办了得了。韦曜呢,嘿,一根筋,坚持原则,就是不给办。孙皓威逼利诱,红萝卜加大棒都不管用,最后恼羞成怒,找了个借口,把韦曜抓了起来,投入大狱,不久,又派人把韦曜杀害。韦曜死后七年,东吴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四年后,死于洛阳。孙皓和他的难兄难弟,蜀国的亡国之君刘禅一样,都不是什么好皇帝,刘禅留下了个成语“乐不思蜀”,孙皓留下了“以茶代酒”的典故,也算是这哥俩对后世的贡献吧。

清代学者张潮的《幽梦影》中这样说:“茶可以代酒,酒不可以代茶”。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以茶代酒”。酒桌上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倒酒时尽可能倒满,然后小心翼翼端起酒杯,不能洒了,俩人或几个人一碰杯,然后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底朝下,一点都不往下滴酒的最给面子,还有个说辞,叫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不知道是不是也从孙皓那传下来的?不过有些人呐,是一点酒都喝不了啊,即不喜欢喝酒,也不会喝酒,就只能像韦曜一样“以茶代酒”了。

在“喝”这一点上呐,喝茶人与喝酒人截然不同,首先喝茶不会把茶杯倒满,最好是倒七分满,这叫做“茶倒七分满,三分是情谊”,从实际意义来说,茶是烫的,倒太满了,烫手,不好端杯。喝的时候呢,也不能一饮而尽,也是因为烫,别不小心烫着嘴和喉咙,所以要慢慢喝,细细品,不要喝完再续,而是剩下三、四分之一的时候就续杯,这叫“茶留杯底是福根”,也是为了尽量保持茶的温度和浓度相对一致。

扯的有些远了,接着说这个紫阳富硒,那就得从陕西说了。陕西呐,分三个部分:陕北、陕南、关中,西安属于关中地区,延安,也就是咱们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就在陕北了,这个大家肯定都知道,而紫阳富硒茶,产地就在陕南,位于陕西安康市紫阳县,其实也就跟西安隔一道秦岭。紫阳山美水美,自然风景和生态环境都特别棒,像娃娃鱼啊、朱鹮还有大熊猫这些珍惜保护动物都在陕南地区安家落户。当然,除了能饱眼福的,还有饱口福的,那就是紫阳特产金钱橘和紫阳蒸盆子。橘子大家都知道,又甜汁水又多的橘子嘛,那蒸盆子大家了解吗?

紫阳蒸盆子可是紫阳县的传统大菜,做法非常考究,光食材就有土鸡、猪蹄、黄花、木耳、香菇等等十多种,用到的佐料也得差不多十种,所有东西依次放进盆里,再把盆放进大锅里头蒸,时间最少4个小时。在安康市瀛湖边上的一个小店,点一锅蒸盆子,泡一杯富硒茶,一边吃着美味,一边看着窗外的湖景,那个惬意、舒服。

要说这紫阳茶可是有历史了,东晋时期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巴志》就有记载,西周时期古巴国的茶叶会上贡给周朝周天子,那其实经过专家的求证,当时的紫阳县就属于古巴国,所以紫阳县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茶了。

根据史料记载,紫阳茶在唐代时期作为正式的贡茶每年也会上贡给朝廷,那到了清代,紫阳茶更是一跃成为全国的十大名茶,这一点,在雍正年间的《陕西通志茶马志》里有记载。2017年,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讲述清代秦商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电视上播出,剧里孙俪扮演的周莹,沉稳果断、心思细腻,最终不但成了陕西女首富,还做了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大家想想,周莹是陕西人对吧,用咱们现代的话说肯定要给咱陕西带货了,所以她当时向清代朝廷推荐陕茶就理所应当了。

这里有朋友会问,电视剧里说的是陕西泾阳的茯砖茶吧,跟紫阳茶关系可不大。其实是这样的,泾阳茯砖茶的选料一般讲究粗枝大叶,茶味浓厚,在明清那时候,茯砖茶都是给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喝的,而住在深宫高墙里的清朝皇室,喜欢的都是细腻精巧的东西,从这点来说,泾阳茯砖茶不太对人家慈禧老佛爷的口味,倒是紫阳茶可能会被喜欢,这点从紫阳茶在清朝被选为十大名茶就可以看出。

说完历史,再聊聊紫阳茶的现状。紫阳茶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历经千年,尽管它不像建国以后评选的全国十大名茶那样有名,但是凭借自身优秀的品质,依旧在懂茶爱茶的人心里占有一席之位。最重要的,根据现代地质研究发现,紫阳县可是全国最重要的两个富硒产区之一,另一个是湖北恩施。说紫阳县的地下啊,有丰富的硒元素,因此,紫阳当地,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硒含量都非常高,正因为这个呢,紫阳也被叫作中国硒谷。

一说到硒这个微量元素,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清楚,不过要是经常读书看报的,肯定会知道,硒,可是抗癌神器。硒在人体内主要参与形成一些活性酶,这些酶除了有抗氧化功能,还能促进肠道修复,维持肠道健康;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硒能够有效激活我们人体内的P53基因,这个P53基因就是抑制癌细胞的基因,所以P53基因一直以来在科学界有着“基因组守护天使”的美名,言而总之,硒的主要作用就是防癌抗衰老,这些也都是经过当代科学家实验印证过的。现在无论国家还是当地政府,都大力推广紫阳县富硒产业的发展,所以历史上有名的紫阳茶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成了现在说的高品质、高营养的紫阳富硒茶喽。

长路漫漫,唯茶作伴,我们下个故事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陕南   泾阳   紫阳   东吴   紫阳县   砖茶   夏朝   盆子   陕西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