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闻:蜀中真男儿,血洒阳平关,一个让敌军主将都由衷钦佩的人

曹友闻,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十二世孙。

祖宗英雄一世,子孙自然不会丢脸。蒙军南下川蜀,曹友闻将一腔热血抛洒阳平关。生时做人杰,死后为鬼雄。

大将曹友闻 /图源来自网络

1、窝阔台时期蒙古三大征

公元1235年,即位不久的蒙古帝国大汗窝阔台下达了继续征服世界的三大命令。

在窝阔台的命令下,术赤长子拔都和老将速不台带领蒙古各部族的长子长孙,远征东欧。去进行蒙古帝国历史上让世界为之震颤的“长子西征”。

而后,窝阔台再命令蒙将唐古东征高丽(今朝鲜半岛);

最后,窝阔台发动了对南宋的全面战争。窝阔台次子阔端、大将塔海南征川蜀(四川),三儿子阔出,汉将张柔南征荆襄(湖北);大将口温不花,察罕南征江淮(安徽,江苏)。

随着一道道作战命令的下达,蒙古铁骑在主帅的带领下开始奔赴世界各地,去进行疯狂的征服战争。

蒙古大军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曹友闻的故事就发生在蒙军南征川蜀的路上。

公元1235年秋天,窝阔台的王子阔端带领着大军进驻秦州(甘肃天水),正准备进一步占领巩州(甘肃陇西)但此时的巩州却是被金国的遗臣汪世显把守着。

2、汪世显降蒙

尽管在公元1234年初,蒙古和南宋联合灭亡了金国。但是金国灭亡之后,在以前的宋金边境,仍然有许多为金国尽忠的州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依城据险,抵抗着蒙军的攻击。其中有不少还是汉人。在女真政权垮台之后,这里面的很多汉人在心理上都愿意投入南宋。毕竟民族的认同感还有些许存在。

就在蒙军进驻秦州(甘肃天水),准备杀奔巩州(甘肃陇西)时,原金国巩州守将汪世显请求率陇西郡县“内附”南宋

按当时的情况来看,若是陇西之地能为南宋所有,南宋帝国的西北实力无疑将大大加强,南宋与蒙古之间也多了一个战略缓冲地带。

陇西与四川交界 /图源来自网络

但是对于像汪世显这种“归正人”,终南宋一朝,朝廷都对其有着与生俱来的不信任。所以,对于汪世显的投诚问题,当时南宋皇帝宋理宗的批复是不准。

南宋朝廷的这个态度,直接让汪世显带着他的儿子们举城投降了蒙古。

由于汪世显的投诚,蒙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陇西之地,更平白无故多了数万兵马。

3、解围青野原

收编汪世显之后,按照蒙军主将阔端接下来的军事计划,蒙军下一步就要攻占由陇入川的重要关隘沔州(陕西略阳),再接下来就是突入四川境内,再接下来便是饮马长江上游。

南宋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在得知汪世显投降蒙古的消息之后,意识到问题大了。为了抵御蒙军南下,赵彦呐迅速将重兵屯于沔州,自己亲自坐镇沔州附近的青野原

由于汪世显经营陇西多年,对南宋边境的地理环境和军事部署熟的不能再熟。在汪世显的引领下,蒙军数日之间便攻陷了沔州城。而还没来得及跑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被阔端包围在了沔州城外的青野原。

就在南宋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即将被活捉之时,南宋蜀中大将曹友闻突然率军杀至青野原。

曹友闻剧照 /图源来自网络

在青野原,曹友闻与蒙军血战半日,最终将蒙军击溃,解了赵彦呐之围。得胜之后,曹友闻又引军据关而守,四处出击,将入蜀蒙军再次击败。

接连遭遇失败的蒙军由于不敢轻敌冒进,只能引军撤回陇西,川蜀之地的战争风波在曹友闻的拼死血战下暂时得到平息。

4、阴平小道和蜀道

公元1236年秋,蒙军在退回陇西一年之后,再次卷土重来。由于蒙军之前南下四川在沔州遭到南宋大将曹友闻的重兵抵抗。这次,他们想要换条路走。

而这时,长期活跃于川陇边境的汪世显,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又开始对蒙军由陇入川的军事行动建言献策。

久处川陇边境的汪世显知道,自古以来,由陇入川无非只有两条路。

左边为阴平小道,右边是蜀道 /图源来自网络

一条自文州(甘肃陇南文县)出发,翻越摩天岭,至唐家河(四川广元青川县),越阴平山,经阴平小道,下平武(四川绵阳平武县)经江油(绵阳江油市),绵竹(四川德阳市),直趋成都

此路最大的特点就是绕过了由关陇入蜀的天险剑阁(广元剑阁县)。

遥想一千多年前,邓艾就是率领五千兵马走阴平小道,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的南下江油,威逼成都,迫降蜀汉政权。所以,汪世显建议阔端这次也可以试一下。

而另一条路则是由巩州(甘肃陇西),入斜谷(陕西眉县),穿越秦岭,南下沔州(陕西略阳)、兴元府(汉中)、阳平关(汉中宁强县)、利州(四川广元市),经剑阁阆中(四川南充市阆中)西去成都。而这,便是由陇入川的蜀道。

由于有汪世显的指点,阔端让蒙将穆直阴平小道奇袭成都,而阔端自己亲率大军和汪世显南下蜀道,相约不日会师成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迩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但是蜀道再难,也难不住有汪世显这样资深的带路党。

5、设伏阳平关

有汪世显在前面开路,蒙军南下沔州、汉中的路走的颇为顺利。而此时,得知蒙军再次大举入川的消息,一年前在沔州大败蒙军的曹友闻在阳平关设伏以待。

数日之后,蒙军前锋汪世显率军抵达阳平关前,汪世显发现阳平关关门大开。

然而这种关门大开的情况,在汪世显看来,就是守将曹友闻给他们摆的一道空城计。汪世显建议阔端不要配合。

而阔端想也没想,就相信了汪世显,蒙军的前锋在到达阳平关后,一口气都没歇,就直接杀入关去。

看着蒙军前锋向阳平关内杀来,躲在关内的曹友闻笑了。

等到蒙军全部进入关内之后,在曹友闻的命令下,宋军从蒙军背后的关口突然杀出,直接封堵了蒙军退出关外的道路。之后,阳平关内的高地上,又有数千宋军从高处现身,个个手持强弓劲弩,一时间阳平关内箭如雨下。

战争剧照 /图源来自于网络

在曹友闻关门打狗的伏击下,无数蒙军前锋在阳平关内被射杀。这让留在阳平关外督战的阔端和汪世显再次大败而归。

虽说宋军此次首战告捷,但在曹友闻看来,真正的血战还在后面。蒙军的前锋虽然被歼灭,但还有数万后军在赶来的路上。这次设伏以待,打了蒙军一个全军覆没,完全是由于蒙军轻敌所致。而自己目前这点兵马,无论如何也不足以对抗蒙古后面数万大军的报复性进攻。

于是,曹友闻写信给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希望他发兵救援。

赵彦呐很快回信,在信中,赵彦呐让曹友闻安心抗敌,并承诺援军很快就到。

得到赵彦呐的回复,曹友闻一边在阳平关前部署守关事宜,一边翘首企盼着赵彦呐的援军早日到来。

6、血战阳平关

然而,好几天过去了,赵彦呐的援军没来,蒙古的复仇大军却陈兵关前,气势汹汹的来报前几天的万箭之仇。

双方见面,直接开打。

战争图片 /图源来自网络

血战半个月后,阳平关下蒙军尸骸如山,血流二十余里,而随同曹友闻守关的数千兵马也已经被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曹友闻本人也身受重伤。

但此时仍不见赵彦呐援军的一兵一卒。

眼看着蒙古军就要破关而入,曹友闻的族弟曹友万在激战中对曹友闻说道:“日前我们以数千兵马,阻敌数万。而今能战之士,已不足百人。我等何不退守关内,择山而守,以待援军,再图后举。”

此时满脸是血的曹友闻言道:“为将之责,乃保土守关。想我投身军旅数十载,尚无弃一城,一关矣。阳平关控扼蜀口,此关若在,川蜀便在;此关若失,则川蜀危矣。今若弃阳平关不守,我等皆千古罪人!”

曹友万在焦急中反驳道:“以我等之现状,此关可还能否坚守一日?以我等之境况,可还有一兵一卒的外援?”

对于曹友万的反驳,曹友闻默然言道:“一日为将,则尽为将者一日之本分也。为将者,当以血染疆场,马革裹尸为第一殊荣。”

曹友万听完,不再与曹友闻辩驳。只顾将曹友闻的战马牵来,催促着曹友闻上马突围。

曹友闻看着眼前跟随自己多年的战马和兄弟,表情凝重而压抑。片刻之后,曹友闻接过缰绳,突然从腰间抽出利刃,一刀将战马的颈部刺穿,以示自己绝不逃跑。随后又投入和蒙军的战斗中。

两日之后,破关而入的汪世显和阔端发现了力竭而亡的曹友闻。只见此时的曹友闻怒目圆睁,宛如战神。

面对着曹友闻那已经没有心跳的伟岸身躯,汪世显也不由得为之动容,良久之后,汪世显发自肺腑地感叹了一声:“真男儿!”

曹友闻战死,接下来的战局正如曹友闻所说,阳平关若在,则川蜀便在;阳平关若失,则川蜀危矣。

阳平关失守之后,两路蒙军一路沿阴平小道,一路走蜀道相继进入川蜀腹地。四川制置使赵彦呐畏敌如虎,一路溃逃。随之而来的则是川西各地相继沦陷。

一个月之后,两支南下蒙军会师于成都城下。在合兵攻破成都之后,阔端下令“火杀”数日,成都府内十之七八的居民惨遭罹难。

成都既破,蒙军元帅阔端留下对川蜀地形熟悉的汪世显驻守成都,其本人率军北返凉州(甘肃武威)休整。

阔端北返凉州之后,留在成都的汪世显,在川西之地杀人放火,抢劫掳掠。川蜀这个曾经的天府之国,这个南宋曾经的大后方,开始在血与火的悲歌里一点点沦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阳平   陇西   阴平   前锋   蒙古   关内   蜀道   主将   甘肃   敌军   成都   南宋   钦佩   男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