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鞭子、锁链、烙铁恐怖多了,为何轧棉机成为黑奴最痛恨的发明?

十六世纪,欧洲殖民者就展开了大规模的黑奴贸易活动,大批大批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

在之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美洲黑人数量激增至1000多万。

随着大批黑奴如牲畜一样被拉到美洲,美国原本最匮乏的劳动力也得到空前提高。

在那段黑色岁月,一代又一代的黑人在白人高高扬起的鞭子和怒骂下,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劳动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不是活活累死就是被处死,几百年的艰苦岁月充满了痛苦和恐惧。

1793年,伊莱·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使得棉花产业成为美国南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却也成为黑奴更深重苦难的开始。

为什么这项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发明,却成为黑奴比起鞭子、镣铐更痛恨的东西?

棉纺织业的兴起

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虽然挣脱了英国殖民锁链,获得政治独立,却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呈现一派兴旺发展的景象,距离经济繁荣还差一大截。

新生的美国虽然拥有广袤无垠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少一样最关键的东西——劳动力。

全国不到四百万的人口,要如何自己动手开发建设一个新生国家?

于是建国初的四五十年,美国依旧在社会经济上对英国有着极深的依赖性。

精明的英国一边源源不断向美国大量倾销工业品,一边封锁着美国通往欧洲的贸易之路,原本还能向欧洲市场提供一些原料和成品的美国制造业没了进出口的途径,美国工农业陷入前所未有的惨淡,令美国上下沮丧不已。

经过长期艰难的摸索后,美国人发现,想致富,关键出路还是得大力开发英国市场。

倒也不是偏在一棵树上吊死,共同的语言、良好的港口设施等都是美国把英国作为优先考虑对象的主要因素。

但绝不能像过去那样被英国人卡脖子了,反之,美国决定找到一种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经济作物,作为产业大力发展。

这种经济作物必须满足两种条件:

得是英国迫切需要,且未来的需求量只增不降的;

必须是美国比其他地区都更容易向英国提供的。

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兴起,棉纺织业成为革命浪潮中的新兴工业,促使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迅速增长。

但英国本土并不生产棉花,其他地区的棉花也远满足不了英国的需求量,美国人从英国对棉花的渴求中看到了希望。

棉花在美洲也不是什么罕见东西,历史悠久,但在过去种植烟草利润更大,因此没人积极种棉花,这个产业也没有得到发展。

直到英国市场对棉花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人才意识到这个农作物潜在的巨大商业利润。

但南方属实不好种棉花,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南方只能种植一种叫“高地棉”的棉花品种。

然而,就连这唯一能种的品种,也是麻烦重重,高地棉的纤维短,棉絮紧紧包裹着棉籽,欧洲的轧棉机都没办法使之分离。

机器不管用,只好用人工手段。

谁来剥?自然是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

但尽管靠人工,棉花的生产过程依旧成本高昂,一个黑人奴隶,让他全天分秒不停地在那用手剥棉花,一整天下来的成果,可能连一磅棉花的份量都达不到。

可谓是能种的,剥不了籽,方便剥籽的,本土又种不了,导致南方的种植园主却只能望着这一大商机扼腕不已。

1792年,南方生产了200万磅的棉花,但由于棉籽剥不出来,绝大部分都没卖出去。

这200万磅棉花包含着数不清的黑人日夜劳动的汗水心血,最终被弃如敝履,农场主自是无所谓,作为挥着鞭子发号施令的奴役他人者和最后获利者,顶多就是损失些钱罢了。

黑奴的苦难生活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来到美洲后,本地加勒比土著基本灭绝了,没有劳动力,土地无人耕种,于是欧洲殖民者就展开了大规模的黑奴贸易活动,大批大批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种甘蔗。

黑奴们主要在甘蔗种植园和矿山劳作,他们生产出的产品都作为原材料运往欧洲加工。

黑奴累死累活地种甘蔗、砍甘蔗,在蒸煮房里提炼出甘蔗汁,弄成黑糖装上船,到了欧洲后,再被加工成上流社会的夫人公爵们啜饮红茶和咖啡时手边放着的方糖,以及经济条件一般的平民用来改善奶制品和面包口感的白糖或蔗糖。

加勒比海群岛黑人比例很高,奴隶劳动撑起了殖民地时期加勒比海的经济发展,美国的劳动力也得到很大提提升。

美国独立后,北部各州先后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但南部的一些大种植园主依旧顽固地维护着奴隶制以及自己的奴隶主地位,失去了黑奴,种植园主的农业劳动无人从事。

大种植园一般分为好几个农场,主要农作物是稻子、烟草和甘蔗等,每个农场都有监工,而在种植园内劳动的黑奴们的境地极其悲惨。

随着南方的种植园主发现英国市场中的棉花商机,黑奴又成为棉花种植的主要劳动力。

据《美国黑人史》记载,1850年美国约有280万奴隶是在农场和种植园劳动,其中绝大部分约180万,又是在棉花种植园里工作,只有小部分奴隶从事烟草、稻谷和甘蔗的种植。

黑奴的生活里充斥着“死亡”与“伤害”,令他们闻风丧胆的,无疑就是监工的鞭子了。

19世纪的西印度群岛和美国农场,鞭子可谓是臭名远扬。

鞭子是用牛皮编成的,一鞭就能将黑奴抽得皮开肉绽,血液横流,伤口裂开的程度甚至能插入一根手指。

刻画黑奴血泪史的传记电影《为奴十二年》中,就有多处关于黑奴身上鞭痕的特写镜头,十分直白血腥,令人不适,而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却因这不加回避的血腥镜头得到强化。

种植园一般都私设有刑堂,农场主会对那些反抗或逃跑的奴隶处以刑罚,或活活烙死、或绞死,或木轮碾压致死,黑奴在这些铁血残酷的镇压手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农场主手握生杀大权,黑奴们随时都能被像只蚂蚁一样碾死。

在美国南部成为“棉花王国”之前,各州的奴隶主为了镇压不听话的黑奴,就已制定出了一套残忍至极的“奴隶法规”。

黑奴被严禁夜间外出,以及在白天未经准许擅自起码,如若发现,会被施以鞭打、割耳、烙面等惩罚。

黑奴若敢反抗殴打白人,会被割掉耳朵,如果逃跑、杀人、纵火,黑奴就会先被剁掉右手,再被绞死,或被砍头后分尸,还要曝尸于众。

而这些恐怖极刑背后的靠山是南部的法律,毕竟黑奴没有人权可言。

监狱、充军、皮鞭、手足镣铐、老虎凳、火刑绞刑、猎犬撕咬,都是农场主对付不听话黑奴的重要手段。

但却有一样东西的发明,却更令黑奴苦不堪言,这个东西不是任何刑罚工具,令剥削者腰包鼓囊,让黑奴憎恨不已。

比鞭子更可怕的发明

前面提到南方农场主深受棉花脱籽的苦恼,种再多的棉花,无法清除掉棉籽,就根本卖不出去。

而困扰南方种植园主许久的这个难题,却被一位叫伊莱·惠特尼的机械天才只花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成功解决了。

1793年,伊莱·惠特尼结束了在耶鲁大学的学习,回到了萨凡纳,在那里他发明了轧棉机。

这台机器以圆筒为主体,筒壁上附着密集钢齿,圆筒转动时,这些钢齿就会强行将紧紧包裹在棉籽上的棉絮强行撕扯下来,并且还巧妙运用了离心力的原理,把棉籽滤除,棉絮抛出。

轧棉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棉花脱籽的效率,使用轧棉机,只需要一个劳动力,一天采下的棉花比用手剥几个月都多,脱得还更干净。

惠特尼向种植园主展示了这一发明后,剥棉效率令他们十分惊奇,种植园主立即要求惠特尼供给他们机器。

南方气候水土十分适合种棉花,眼下脱籽问题又得到了解决,各州的种植园主迅速大力种植起了高地棉,棉花很快取代烟草,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农作物。

轧棉机刚刚发明的那一年,南方各州的棉花总产量只有500万磅,但十年之后,棉花产量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300万磅。

可以说,轧棉机的面世,促生了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的兴荣,截至1820年,美国南方各州的棉花出口量占了美国出口总量的一半。

而随着这一产业的迅速兴荣,黑奴更深重的苦难也开始了。

按理说,没有轧棉机时,采摘棉花后得用手亲自去剥除棉籽,一天累死累活也剥不了多少, 那么现在有了更便捷的发明,能取代人力,让这项活计变得更轻松,为什么对黑奴来说反倒成了一种苦难呢?

的确,有了轧棉机,不需要用手剥棉花了,但轧棉机没发明出来时,种植园主受困于脱籽问题,不会做赔本买卖,根本不会大规模去种植棉花,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棉花让黑奴去剥。

但现在最大的难题被解决了,种植园主们彻底没了顾忌,为了巨额利润,不计一切代价地疯狂扩张棉花种植园,将已有的种植园统统种上棉花,土地不够用那就去开辟更多荒地,接着疯狂种棉花。

现在都说需求创造岗位,随着棉花种植园在南方土地上规模迅速扩张,对黑奴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也大幅度提升,黑奴的工作量也被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南方还没有变成一个幅员辽阔的“棉花王国”之前,南方的奴隶制其实已经到了日渐式微的地步。

美国革命后,北方对南方的奴隶制群起而攻之,奴隶主虽然为了自己的利益,梗着脖子不肯放弃剥削黑奴,面对攻讦,多少还是心虚的。

不过万恶的资本家没多少良心可言,最让他们对奴隶制失望的,还是奴隶可以为他们创造的价值在渐渐减少。

不是黑奴不勤快了,数量变少了,而是过分种植烟草,消耗了太多土力,而英国的贸易封锁,又让他们种出的烟草面临无处可销的窘境,这一切都迫使奴隶主不得不放弃这项主要挣钱的经济作物。

但种其他的农作物,如稻米、蓝靛等,又不足以维持大规模的奴隶经济。

简而言之,就是快入不敷出了,虽然黑奴真的很廉价,但也实在养不起那么多了。

经济的萎靡 ,再加上北方时时还要发出“你们奴隶制是没有未来的!”的舆论攻击,终归令奴隶主们开始动摇了,他们也怀疑起了黑奴的经济价值和奴隶制的发展前途。

但轧棉机的出现,成了南方经济复苏的关键,也让奴隶主重新看到了黑奴的“价值”。

而且采摘棉花也没什么技术可言,靠的就是人海战术,只要劳动力到位了,就算再不熟练都没问题,只需要不停重复着弓腰采摘的机械动作。

而且棉花成熟时间长,能够占用奴隶一年中绝大部分的时间,让他们不间断地在棉田里劳动,不用担心有养闲人的可能。

如此一来,利欲熏心的种植园主自然不可能再放过任何一丝榨取劳动力的机会,一个也不放过,全部拉去种棉花,不榨干黑奴的最后一滴血都绝不善罢甘休。

轧棉机刚发明那年就给当地的棉花产业创造了很大利润,这让种植园主趋之若鹜,马上扩大棉田面积,所有黑奴都拉去种棉花,地不够就再开辟 ,黑奴不够用就再去买。

市场上热销的不止是棉花,还有被贩来买去的可怜黑奴。

棉花创造利润,农场主就去疯狂种,黑奴的需求量大增,奴隶贩子又怎会看不出有利可图?

奴隶走私贸易变得更猖獗起来,一艘又一艘贩奴船在大洋上梭行,后来奴隶贩卖在欧洲成了违法买卖,会有巡洋舰在海面巡逻,奴隶贩子就要从险中求富贵,绞尽脑汁躲避巡洋舰的追捕。

实在躲不过了,甚至会丧心病狂地将船上的黑奴全部丢入海中淹死,给前来抓人的海军上演一出“死无对证”。

所以说,轧棉机的发明,对黑奴的意义相当于什么呢?

轧棉机不仅让南方经济获得转机,同样也让奴隶制起死回生。

本来奴隶主自己都开始动摇了,奴隶制濒临瓦解了,在黑暗深谷里被奴役的黑奴终于看到了一扇大门, 一丝曙光从缝隙中照出,结果一台轧棉机又给彻底堵死了,继续在无尽的苦难深渊里苦苦挣扎,实在令人绝望。

肉体上的痛苦,都比不过苦海无边、延续世代百年的煎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轧棉机是比牛皮鞭、烙印、绞架都更可怕的东西。

伊莱·惠特尼因发明轧棉机而名垂青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发明轧棉机后,因为惠特尼制作机器速度跟不上种植园主的需求,加上轧棉机结构简单,容易被复制,因此种植园主投入使用的机器很多都是他们自己仿制的,且并没付给惠特尼钱。

当惠特尼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轧棉机的专利,市面已经有了很多仿制品,作为发明者却没得到收益的惠特尼一怒之下告上法庭。

奴隶主挥舞着沾满血迹的鞭子,赚得盆满钵满,唯有黑奴,身为支撑起西方世界的力量和肌肉的强大劳动力,却被压在苦难的大山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黑奴   鞭子   种植园   奴隶主   奴隶制   烙铁   锁链   英国   美国   劳动力   奴隶   棉花   恐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