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内忧外患之时,黄道周对杨昌嗣的反对是否客观上在“误国”?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米·左琴科《一本浅蓝色的书》)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汉·许慎《说文解字》)

————————————

崇祯王朝的人与事

魂归无处:悲情父子“玩寇贻患”

▶阅读提要◀

崇祯十四年三月初一,杨嗣昌死于荆州沙市徐家园,终年五十四岁。他只比崇祯八年十月死于袁州戍所的父亲杨鹤多活了六年。

另一个纯粹只是巧合的数字是:从崇祯二年年初走马陕西主持剿局,到崇祯四年下半年被逮下狱,杨鹤与农民军打交道的时间连头带尾是三年;而杨嗣昌自崇祯十二年以辅臣身份督师至崇祯十四年身死荆州,连头带尾的时间也是三年!

还有,父亲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儿子杨嗣昌则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间隔也是六年。

一对父子,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对拴在同一根绳上的难兄难弟。

————————————

好像是冥冥之中有所预感,崇祯十一年五月初三,崇祯皇帝在中极殿召见大臣,以殿试的方式给臣子们出了一道题目:

剿兵难撤,敌国生心,安内攘外如何两全?


崇祯之所以有此一问,当然是有原因的。

当时杨嗣昌一面积极实施自己的十面张网计划,一面为了争取两到三年的时间全力对付内乱,已经开始与满清方面试探和谈。

双方几次接触后,皇太极明确表示,你们要是再这么遮遮掩掩似谈非谈,我们就不陪你们玩儿了。

和议不成,“夏秋必有举动”!皇太极的原话就是这样。

杨嗣昌觉得该是皇上明确表态的时候了,否则不足以压制反对派的舆论不说,和谈之事也没法进行呀。

但一向刚愎自用的皇上偏偏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事到临头又来了这么一出,却是杨嗣昌没有想到的。

但皇上就是皇上,对他的决策,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杨嗣昌就是这么做的,因为知道皇上的思路,也因为身处兵部一线,杨嗣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用汉唐两朝以和议平息外患、结果国内太平的正面事例和北宋征契丹连战连败的反面事实,有反有正详加论证,不无策略地表达了自己主张先本后末、安内方可攘外的意见。

杨嗣昌借古喻今主张对清议和,结果自然是遭到一片反对之声。

虽然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支持,但崇祯对杨嗣昌却是更加信任有加高看一眼。

搞政治的到了一定位置,有好多话都不用说了,现在是这样,当年也是这样。那次殿试一个多月之后,崇祯提名杨嗣昌等人入阁为辅臣,其实就是一种不表态的表态。

臣子们当然也知道皇上到底所为何来,也不明说杨嗣昌有意与清廷议和不该重用,只拿他丧期在身不该夺情入阁说事儿。

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历史上真正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比虚构的小说情节还要紧张刺激。

这次就是这样。

————————————

————————————

崇祯十一年七月初五,皇上特意召开御前会议议论此事,参加者除了照例应出席的内阁五府六部以及有关部门官员,还特地召来了弹劾杨嗣昌入阁态度最为激烈的著名儒臣、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

按级别,他压根儿就不能参加这样高层的会议,因此他特地向皇上启奏:

“臣注籍未见朝,蒙宣召,不敢不进。”

皇上淡然答道:

“知道了。”

心里却在好笑,就你们会声东击西,看朕也给你来个突然袭击。没有过多的铺垫,待各部尚书汇报了各部工作后,他就让黄道周出班跪下。

考虑到黄道周乃专讲天理人欲的理学巨子,他也以此为开端,就黄道周连上三疏攻击杨嗣昌来了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凡圣贤千言万语,不过天理人欲两端耳。无所为而为之,谓之天理;有所为而为之,谓之人欲。多一分人欲,便损一分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你三疏不前不后,却在不点用之时,可谓无所为乎?”

黄道周答道:

“圣学渊微,非臣所及。若论天人,只是义利分别,为利者以功名爵禄私之于己,事事专为己之私,此是人欲;为义者以天下国家为心,事事在天下国家上做,便是天理。臣三疏皆是为天下国家纲常名教,不曾为一己之功名爵禄,所以自信其初无所为。”

第一回合,皇上和臣子的话里都暗藏机锋,皇上说臣子连上三疏动机不纯,是因为未被点用没了入阁机会,所以心生怨恨。

臣子则辩解皇上以己度人冤枉好人。

皇上再问,那你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点用之后才连上三疏?

黄道周解释说,自己早想上疏,只是前边已经有人上疏弹劾杨嗣昌了,为避嫌疑,因此等到现在。

黄道周欲盖弥彰,皇上也不说破,再问:

“如今就没有嫌疑了吗?”

黄道周又开始讲大道理:

“臣所奏关天下纲常,边方大计,如今不言若后时言之,又怕无及,所以不得不上。”

皇上却揪住不放,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

“近来言路大开,不拘何人言的当都是听的,原无避讳,为何先时不言,至简用之后方言?”

黄道周还是不肯或无法正面回答:

“今日不言,再无言之日……”

皇上开始上纲上线:

“清原是美德,但不可扬诩。我太祖祖训曰,俗儒是古非今,奸吏舞文弄法……”

事涉作为臣子的大节问题,黄道周又就什么是清、什么是诚辩解了一番,最后说到纲常名教礼义廉耻。

黄道周认为这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若无此根本,岂做得事业!”

话里话外的意思十分清楚,不忠不孝就是无廉无耻,这样的人压根儿就算不得什么人才;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是人才,这样的人才也不能重用,否则就是污秽天下!

————————————

————————————

黄道周的话听起来是在说孰忠孰奸纲常名教礼义廉耻,但矛头所向依然直指被皇上夺情入阁的杨嗣昌。

眼见皇上实在不是黄道周的辩论对手,杨嗣昌按捺不住插进来跪奏,意在替皇上解围,也是在提醒皇上不要忘了斗争大方向。

黄道周被激怒了:

“大臣闻言应当退避,使人得毕其言,未有大臣跪在上前争辩,不容人尽言者!”

皇上立即打断了他:

“你说了多时候,辅臣才奏。”

黄道周仍不罢休,说他生平耻言人过,今日在皇上面前与杨嗣昌口角,是为后世留纲常名教天理人心。

他剖白说:

“假如臣为一己之私,只用缄默自取富贵,何苦与他争辩?”

皇上的指责并没有因此有所缓和:

“你无端诋毁大臣,又以大题目来说他不得不辩,总是别有所为!”

黄道周坚决不承认别有所为,只是说不忍见有夺情之事。

皇上不想再辩,开始进行最后总结:

“前以尔偏执,稍示裁抑,后闻操守,随复赐环……不图这样偏矫恣肆,本当拿问,念你系言官,姑着起去侯旨!”

皇上已是龙颜大怒,换成别的官员早就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了,可黄道周就像吃了豹子胆,还要顶上一句:

“臣今日不尽言,则臣负陛下;陛下今日杀臣,则陛下负臣!”

公平地说,性格一向峻急的崇祯那天竟是罕见的好雅量,黄道周如此挑激,他也只是厉声呵斥:

“你都是一生学问,止学得这佞口!佞口!”

黄道周这时还要争辩,又就何为忠何为佞喋喋不休讲了一番。

眼看着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怕人,殿下值勤的锦衣卫忍不住摩拳擦掌,以为皇上马上就要下令把黄道周抓起来了,不料皇上只是命令跪在面前的黄道周起身退回到大臣行列里去。

大家这才都松了一口气。

那次争论的结果是,反对杨嗣昌入阁最激烈的黄道周降六级外调,弹劾杨嗣昌和议主张的工科都给事中何楷以及其他非议夺情的官员,都给予降职处分。

杨嗣昌顺理成章进入内阁。

但明清之间的和议尝试也就此不了了之,然后就有了满清的再次进犯。

————————————

————————————

不久,京师再次戒严,崇祯下令调正在内战前线的洪承畴、孙传庭率兵入卫。

杨嗣昌为此曾向皇帝苦苦哀求:

“贼未绝种,承畴、传庭宜留一人于彼镇压。”

崇祯却坚持己见毫不理会,一张由杨嗣昌编织而成的刚刚见效的十面之网,就这样又被崇祯亲自撕了个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与前两次清兵入关后又饱掠而去一样,此次也有一大批官员分别以守边失机、残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帅、纵敌出塞受到严惩。

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总兵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以及副将以下至州县官,一共三十六人,同日在京处死。

而且死者的兄弟奴仆都奉旨逐出,甚至几天不准收尸。

但是没有按理最该为这次事件负责的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

其实,自从清兵北撤,弹劾杨嗣昌的奏章就一直没有断过,杨嗣昌自己也坐卧不安,屡次上疏引罪。

崇祯也曾令其落职冠带视事,但很快又以叙功为名让其官复原职。

皇上越是眷顾不衰,杨嗣昌就越是想乘机脱身,便推出四川巡抚傅宗龙接替自己担任兵部尚书。

也就是这时,假装投降蛰伏于谷城的张献忠再次亮出反旗,李自成也遥相呼应再度出山,杨嗣昌自告奋勇请命督师,就此与其父杨鹤一样,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

————————————

黄道周可说是崇祯朝一个大大的忠臣,就是因为耿直敢言,不止一次被免官降职,甚至充军流放。

他最后死在变节降清的洪承畴手里,当时的身份是南明武英殿大学士,因抗清失败被俘。洪承畴想要劝降,他则在囚室外手书一联:

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联语既谐音又嵌字,“史可法忠、洪承畴反”,闹得洪承畴面红耳赤,断了劝降之念。

临刑之前,黄道周又咬破食指,血书八个大字“纲常千古 节义千秋”。面对嚣张狂傲的胜利者,失败了的黄道周还是慷慨陈词不惧生死,一如当初面对生杀予夺的崇祯皇帝。

✎待续ღ

————————————

【每周二、四、六发布 敬请关注】

更多阅读 点击链接

作者:蔡磊 郑泉宝

编辑:@云山

配图: 杯子

校对: 绿篱

————————————

免责声明

本文选自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经过作者蔡磊、郑泉宝授权网络发布。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信息,否则视为侵权,作者保留追责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黄道   崇祯   纲常   名教   巡抚   内忧外患   臣子   天理   皇上   大臣   人欲   客观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