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隆中与南阳卧龙岗,谁更适合诸葛亮躬耕?

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一些宛城说网友时常以东汉南阳是“南都帝乡”、经济文化科学发达、出了所谓“五圣”自居。同时口吐“芬芳”,说隆中是深山老林,“野兽出没、鸟不拉屎”,来证明卧龙岗是躬耕地、否定隆中。今天就来说道说道,襄阳城郊的隆中和堆满鸟屎的卧龙岗,到底哪里更适合诸葛亮躬耕?

一、政治军事环境:战乱频发vs乱世绿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作为天下第一大郡的南阳也迎来多次战祸,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黄巾之乱。一是诸侯混战。

张角仓促起事后,黄巾军逐渐形成了三支主力, 分布在三个地区: 张角三兄弟们率领起义军主力活跃于冀州地区, 形成北方地区的起义中心; 张曼成自称“ 神上使”, 率领黄巾军活跃于南阳地区, 形成南方地区的起义中心; 波才、 彭脱等人率领黄巾军转战于颍川( 郡治在今河南禹县)、 汝南( 郡治在今河南汝南东北)、 陈国( 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阳) 一带, 成为东方地区的革命主力。三个中心,现今的河南有其二。各路黄巾军互相配合, 他们所到之处, 焚烧官府, 捕杀官吏, 夺回被地主豪强霸占的土地, 释放被囚的群众, 开仓赈济饥民。

中平元年(184年)三月,张曼成①率领数万黄巾军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在宛城屯兵一百多天,后被继任的南阳太守秦颉击杀。张曼成死后,南阳黄巾军以赵弘②为帅,二次占领宛城,当时南阳黄巾军已经有十多万人。此时,从豫州战场增援的朱儁,联合荆州刺史徐璆以及秦颉合兵围攻赵弘,僵持两个月。朱儁急攻,斩杀赵弘,南阳黄巾又以韩忠③为帅,朱儁采取缓兵之策,趁胜北追,韩忠投降,但因秦颉对韩忠有私仇,擅自将韩忠诛杀,导致黄巾又再次叛变,推举孙夏为统帅。朱儁再次讨伐,将孙夏④击杀于西鄂精山,斩杀万余人,余下的南阳黄巾军才溃散。也就是说,中平元年一年,宛城及四周就经历了至少20万人四次绞杀。此时距诸葛玄“往依荆州”(195)11年、诸葛亮开始躬耕(197)13年。

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宛城作为黄巾起义的一个中心地区,经历激战,遭受严重的破坏。

黄巾之乱失败后,南阳成为军阀争夺的要地。诸侯混战因为双方网上论战多有涉及,只简单列举诸葛亮躬耕前后的几次如下:1、孙坚杀张咨夺宛。2、张济攻穰之战。3、197年张绣与曹操宛城之战。4、湖阳、舞阴之战。

在战争的绝对破坏力之下,所谓的天下第一大郡、南都发达之地都只能是一股烟云,尤其是黄巾军对南阳的破坏尤盛。其必然后果: 第一,官僚、士族尤其是皇亲国戚的被杀和逃亡。这些人是黄巾军开刀的首要对象。第二,社会经济文化的败落。第三,黎民百姓的流离。试问:这种朝不保夕的地方,有谁愿意到此躬耕求学?

而反观现今的襄阳地区(包括东汉南郡和南阳郡属地),黄巾军并未涉足(见图一)。

图一

刘表单骑入荆州后,前期平定宗贼,“州界群寇既尽”“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后期骑墙观望、安然自保,虽被说成庸碌,但也使包括襄阳在内的荆州之地,有了20多年的和平时期,成为乱世中少见的可以安生之地,并成为众多生民避乱聚集地。《三国志•卫觊传》记载:“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十万余家。”

只要理智正常之人,是选南阳还是选襄阳,答案不言自明。

二、自然地理环境:清幽隆中vs近郊土岗

关于隆中的地理位置,以学风严谨、注重实地考察而著称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了具体而准确的记录。他在《水经注》中说“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即汉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键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水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沔水又东径襄阳县北。请网友们对照地图,可有一丝一毫错误?说郦道元没到过襄阳,《水经注》记载就不可靠的,是不是很打脸??!!

图二

隆中地域为丘陵地形,诸葛亮躬耕地、故居位于隆中山,往西对面为乐山,向东为大旗山。虽四面环山、林木茂密,但向北、向南出几里均为地形平坦之地,可资耕种。离汉江边襄阳至谷城、河口通道只有几里之遥,离荆州之州治襄阳城也只有13公里。绝非无脑宛喷所说的深山老林。一般百姓深山老林尚且能躬耕自食,何况近城丘陵?

再看宛城卧龙岗周边,有一定田地、人口,对躬耕求食可能有利。但考究诸葛亮此时静心读书治学、以待明主的人生谋划,清静之地,纷扰之域,哪里更合适?

三、社会文化环境:谈笑有鸿儒vs师友无踪

荆州地界特别是州治襄阳周边,因为无战事可以安然而居,成为东汉末众多士人、知识分子归依聚集之地。《后汉书•刘表传》记载:“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英雄记》曰: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闓、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由此,东汉末形成了以聚集襄阳的士人知识分子为骨干的荆州学派。包括来自北方、中原的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石广元等诸葛亮的师友。这一点,与习凿齿《汉晋春秋》、《襄阳记》的记载是相互印证的,证明了其基本真实可信!

无疑,这种文化环境,对诸葛亮治学、求教、交流,了解天下大势,掌握经世治国之道,是十分有利和便利的。而如第一条政治军事环境所述,经历黄巾之乱和诸侯混战的南阳宛城周边,豪门、士人出逃,社会、经济破败,文化凋敝,是可以想见的。命且不保,何以为文,何以治学?所谓孕育了范蠡、张衡的文化传统和氛围,在战争破坏力面前,早已灰飞烟灭!这就是为什么,南阳文化和名人名士,在无论《后汉书》,还是《三国志》等史书中鲜有片言只语记载的原因。君可见,诸葛亮在宛城有一个老师和同学吗?

但说宛喷们没意识到一点是冤枉了,所以,南阳宛城周边就冒出来紫山庞统故居来。问其所出,答曰相传、据说?他们自己不会尴尬,你要认真你就尴尬!(见图三)


图三

四、家庭亲缘环境:姻结大族vs一个亲友也没有

关于诸葛亮的社会身份和家庭经济状况,南阳说陷入了尴尬:一方面,宛友叫嚷诸葛亮真的是住草棚,真的是要靠自己种地为生,养活媳妇、孩子、弟弟。一方面,一些包括@南阳方正在内的南阳说干将、大V又举出本地史料,说明诸葛亮至少拥有二处田庄、良田千顷,俨然土豪巨富,还可以担保借出巨款。演绎出土豪地主没钱盖房住草棚的笑话!一张东汉末诸葛亮的借条,历经几百年、近千年还能视之如新,创造中国造纸术奇观,扬我中华四大发明之神威!

然而,吊诡和打脸的是,元以前史书中,无诸葛亮在南阳活动一个字的记载,更遑论其亲属。却在黄龙庙找到黄承彦故居、黄月英娘家,又是相传、据说,宛人相传、据说何其多,一如紫山庞统隐居地、哪咤、玉皇大帝、孙悟空故里!呵呵!(见图四)


图四

众所周知,琅琊诸葛氏,虽非太原王氏、汝南袁氏、颖川荀氏、清河崔氏这样当时一等一的豪门大族,也绝非一般寻常寒门,所以诸葛玄、诸葛亮和刘表、蔡家、蒯家、庞家、黄家等荆州襄阳本地权贵、大族来往、结亲,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即使诸葛亮父叔早亡,以诸葛亮家族世代官宦家世,以诸葛亮在荆州的亲属关系,解决吃穿住基本生存问题完全不成问题的,并能拜师游学;但也不是坐拥千顷的土豪巨富。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基本认识:诸葛亮躬耕陇亩的真像,是求学增才、静观时势、以待明主,起码不是要真靠几亩地混个自己和家人肚圆。纠缠隆中有多少田,能不能养活家人,不是蠢就是故意摸黑!

当然,宛喷们还可以说,诸葛亮乃千古第一聪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农田稼穑岂不小菜一碟,在农业生产力还较低下的汉代,养活家人、供给读书也是小菜一碟!我也只能再次呵呵了!诸葛亮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农业专家、种田高手,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襄阳   卧龙   南阳   水经注   后汉书   汝南   中平   荆州   乐山   土豪   大族   河南   东汉   环境   地区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