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谷如何抢占智能网联新赛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眼下,湖北正抢抓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奋力打造年产值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在新赛道上,湖北如何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跑出“中国车谷”的加速度?《焦点时刻》特别策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访谈》,第一篇《中国车谷如何抢占智能网联新赛道?》,湖北之声记者王昱专访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大虎。

记者:朱教授您认为近年湖北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做出哪些布局,取得了哪些核心技术呢?

朱大虎:目前提到智能网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汉有一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这个在全国只有几所,所以从整个产业布局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另外目前就我们所了解到的,在智能网联这方面,整个湖北甚至整个武汉产业的一些布局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比如在武汉经开区的一些车谷整车厂的崛起,包括新能源、自动驾驶,还有在武汉光谷一些配套产业的崛起,都算是比较亮眼的一些品牌。网上提到一个说法叫“双子星座”,两者结合以后,对于推动武汉的智能网联或者整个湖北的智能网联相对来说会比较耀眼。

对于智能网联核心关键技术,光谷这块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聚焦。有一些电池生产装备的企业,比如华工科技、监测电子,还有涉及到一些传感器的企业,比如高德红外,还有一些自动驾驶的企业等都在整个产业布局里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无形中推动了整个武汉甚至是湖北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

记者:您认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湖北有什么优势呢?

朱大虎:很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这种产业集群的效果开始凸显出来了。一是以经开区为首的东风旗下的整车或是零部件的一些企业,还有就是在光谷集聚了很多围绕着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一些企业,这个优势集群的效益就是两者结合以后对于推动我们整个武汉甚至是湖北的智能网联效果就慢慢凸显出来了,两者之间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而是一个互相匹配的关系,所以目前在产业集群这一块效果比较显著。当然不仅仅是武汉,整个产业链向北延伸到襄阳、十堰,或是向南到黄石、荆门,产业走廊相对来说会比较清晰,每个产业走廊上面配套对应的产业发展布局从省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另外,就是区域的一些资源优势,包括科教、汽车制造过程中钢铁的需求或者网络5G通讯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很大的资源优势。

记者:在竞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风口下,我们有什么样的战略雄心呢?

朱大虎:从中国车谷到世界车谷,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的雄心,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做的更好。上海有特斯拉,深圳有比亚迪,武汉大部分是以转型升级向新能源智能网联去发展。这个里面有几条路要走。第一,是如何将我们数字化制造进行产业化。第二,是产业化中融合数字化。再从数字化过渡到智能化,从数字车谷再一步的扩展到智能车谷,再从智能车谷最终实现世界车谷的宏远的目标,这个里面可能会需要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一代一代的汽车人努力的朝这个方向做的更好。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大虎

湖北之声记者 王昱

编辑 程艺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赛道   中国   智能   光谷   湖北   武汉   布局   教授   清晰   优势   记者   效果   产业   汽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