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神秘小沙弥,在海边打坐,告诉我原来生灭法是真正的菩提

说一件不可思议的往事......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我非常的崇敬,前后去过好几次。

以前学佛比较痴迷的时候,经常去跑这些山头。

因为普陀山风景也很好,所以很喜欢去。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普陀山朝拜。那一天正好是观音诞。去那里的香客和信众特别特别的多。

我在普陀山朝拜了观世音菩萨,然后在人群中我慢慢的走慢慢的走,走到了潮音洞。

潮音洞是我最喜欢的普陀山景点,因为这个洞半浸在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洞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岸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似如飞龙声若雷鸣,站在这里,就感觉法音如潮,那潮浪潮声,一阵一阵,有规律的传来,激起内心中对佛菩萨的感恩。

这回我来到潮音洞,不想天气却开始阴沉,站在上面看到海面上非常的黑压压的一片。

实在有点吓人,我看到这些乌云,心里顿时一片灰暗,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涌上心来。

可是,我想,也许这也是菩萨的安排呢,于是我走到海边的一个悬崖处。

合十手掌向海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他保佑我以后顺利。

这时我眼睛一瞟看到,左前方不远处岩石上面有一位小沙弥,正在打坐。

我觉得挺奇怪,这位小沙弥坐在那个地方还挺危险的,他一个人面对着乌云的海面。非常的安静,我悄悄的走过去,站在他的旁边陪着他站了很久。

这时,他抬头看向我,问了我一句。你看这海面的乌云如何?

我答道:乌云有点吓人。

他说;它只不过是颜色不同,有什么吓人?

我说:颜色乌黑滚滚而来,海面顿时失去了光彩。

他说:你心里的光彩有没有失去呢?

我一惊,在心里找这个答案,一时半会回答不出来。

他说:乌云只不过是彩云的前身,瞬息之间,可能就会变成彩霞。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它的瞬间咋变,而恐惧惊扰,那它的乌黑暗压,便是真的了,假若我们的心,学会忽视它的变化,那它就是幻的了。

它是乌云还是彩云,对自心来说,毫无二致,所以我坐在这里看乌云海面,和欣赏彩云一样的感受。

彩云来了,漫天霞光,红彤彤的,映照着海面,是很美,可是这个美也是瞬间即逝的。不可以过于留恋。

而乌云来了,天际一片黑暗,海面黑压压的一片,是很沉,可是这个沉,也是即刻就会转变的,不必过于担忧。

接受乌云与彩霞的转换,其实是看到它们的生和灭,它们从前一个小时的彩云生起灭掉,变成乌云的生起,等会,乌云又准备灭掉,生起新的彩云。这就是生灭法。

我问:法师,你说的这个我懂了,你是要告诉我,对于眼前所见的生与灭,不必牵动自己的内心情绪变化,维持自己的内心笃定,对不对?

他说:对,你站过来,我感觉你应该是情绪有点不太好,所以和你说这些,你别介意。

我说:是啊,最近这两年,我学佛没有什么受益,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佛陀的智慧启用不了放到生活里。这让我很是苦恼,人也变得触景生情,刚才看到乌云一片,我就生出很多怅惘来。

他说:是的,人的心情容易起起落落,你看就好像这个潮音洞的潮水一般,一下过来一下退走,这是不是生和灭?

我说:是的,这就是生和灭,我的心情情绪和杂念也是如此。

他说:这个生和灭,是依靠什么来的呢?

我说:是因果吗?

他说:不是,因果是一种总结它们的状态。我是说这些生和灭的现象,依托在什么那里才得以显现?

我说:我不知道啊。

他说:依托在空性里啊。正因为有空性,才有生和灭的显现。生和灭是有为法,佛陀说梦幻泡影,就是我们照见的生和灭的影子。

假如我们知道有个东西在照它,是我们这里在显现它们的影子,我们就会恍然大悟,不再迷进去所照。

而是借这些生和灭,透析后面的空性。

你想想,还有什么是生和灭的生灭法。

我思考了一下说:比如我们人的生死,比如一个声音的响起和熄灭,比如灯开了灯灭了,比如花开花谢,比如.......

他说:几乎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几乎我们所思维的一切,都是,几乎我们所听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无不是。

那么,这些生灭法,如果你都不执着呢?会出现什么效果?

我说:那我不敢想象,如果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全都不执著,不就是大自在了吗?

他说:假如这一个如果......就大自在了的想法也不执著也没有了?

我一时无语,站在那里傻傻的,头脑一片空白。

他说:我告诉你这些 ,是要你知道,你需要从哪里入手,去找你的空性?

我说:我懂了,要从生灭法入手吗,去找我的空性。

他说:对了,从生灭法的幻里,去找真,去认那个真,去悟那个真。

你看你活在世界上,能眨眼睛闻气味,吃东西抓东西,思考事情,喜怒哀乐,这些不都是生灭法吗?你看看多么奇妙,这些都是哪里来的?佛性里来的啊。

你在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和我还能在这里见一面,我们这样的奇妙的缘分,又是哪里来的,也都是佛性里来的啊。

所以,你知道,大千世界的妙有,全部是来自哪里?来自佛性的真空啊。

我们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那就太霸气了,因为一撒手一眨眼,全都是佛性在显现妙用,无不是啊,所以文殊菩萨要善财童子去找药,善财童子无法下手,问他为什么,他说普天之下无不是药啊。

一切都是妙用,一切都是相对的药,正因为一切都有得的可能性,才叫做无可得,因为你怎么在这无穷变化可能性里,确切地得到一样东西?

既然无法确切的得到一样东西,也就无所谓确切的失去某一样东西了,无得无失了,是不是等于全部拥有,也等于全部都拥有不了?

我说:太妙了,太妙了,太妙了!!!!!!!

他说:我们是凡夫俗子,只是一味地迷在六根六尘里,把贪嗔痴慢疑当成魔王,把妄念当成敌人,以为修行,是要杀这个除那个,打死这一样压住哪一样,殊不知你无法拥有什么确切的敌人,障碍,

这些都是真空妙有的妙用显现,你一起意识,要干嘛,要干嘛的时候,就马上陷在意识思维的罗网里了。把放在眼前就在身上的佛性弃之不顾。

所以我告诉你这个道理,是要你珍惜自己的一丝一毫,珍惜自己的一分一秒,珍惜你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遇到的各种糟心困难,芝麻绿豆,柴米油盐,它们都是你前进的资粮。

不要对你遇到的际遇,起分别执着,你才能通过它们,看到菩提的真性,

当你一点一滴的每一个当下,都无二无别的认知它们,都不起分别执着地认知它们,都能做到若即若离可有可无,一丝不挂一丝不舍,出入无碍,那就是活在当下了。

所以烦恼即菩提,你懂了吗?

烦恼是怎么来的,是谁认它为烦恼的,又是谁在承受它?你去想想,为什么说烦恼就是菩提?

你一直以来忧虑的,是什么?

我被他一问,呆住在那里半天没有动弹。

我找不到任何话语来回答他。

小法师起身,对我合掌说道:我先走了,你留多几分钟,彩霞应该要来了。

他随即走上崖石,消失在人群里。我回头一看,天边慢慢的乌云正在消散,天光带着美丽的彩霞显现出来,海天一色在通红的境界中。

(本文为故事,请勿当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菩提   彩霞   乌云   沙弥   妙用   彩云   海面   确切   海边   佛性   烦恼   神秘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