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听 - 长高最怕“再等等”

【父母必听】孩子身材矮小,家长却以“再等等,以后总会长高”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孩子长高这件事。等来的结果往往是追悔莫及。想长高,勿等待。

自打做身高促进门诊以来,我们接触过不少“拖延症”家长,他们不是不希望孩子长高高,而是单纯地认为孩子现在矮只是“晚长”,再等等,以后总会长高的。

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告诉家长:受遗传因素影响,晚长是有可能的,通常晚长的孩子骨龄落后于正常孩子。但是部分孩子身高落后于同龄人是由疾病导致的,生长激素无法充分分泌,这样的孩子现在长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补得回来落下的那部分身高。

孩子晚长,需要定期检测,明确生长状况,并且及时检查,排除疾病因素,不要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导致成年终身高受损而追悔莫及。

还有一些家长盲目地认为,孩子长得矮是因为挑食,营养跟上了,就会长高了。于是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多吃一些,甚至给孩子吃补品。

其实营养只是影响儿童长高的部分因素,很多家长会因此忽视孩子的身高问题。

实际上,儿童3岁后身高增长主要依赖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就会导致生长迟缓。

而且部分补品,如人参、蜂王浆等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早熟。一般我们会建议家长切忌盲目给孩子补营养,应该是及时检查,找到原因,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才对。

更有少部分家长,在孩子已经确诊了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情况下,仍然犹豫不决,生怕注射生长激素对孩子会有副作用,殊不知,长不高就是最大的副作用。他们宁愿相信,孩子还小,再等等,也许以后还会长高的。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97%的矮小青少年家长不知道孩子个子矮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误认为是孩子晚长或遗传因素,只有1.6%的家长知道有患疾病可能。[1]

所有矮小人口中,4-15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目前,每年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到30万名。到院就诊后,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1]

如果不想孩子“矮人一截”,切记:不要盲目乐观,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要在一次次的拖延中,丢失了孩子最宝贵的长高机会。

共勉。


数据来源:[1] 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20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生长激素   追悔莫及   矮小   盲目   身高   家长   父母   因素   疾病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