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焱:玩具和游戏对儿童究竟有多重要?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真正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教师就必须要研究玩具,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理解儿童,基于儿童的成长需求来重视游戏,用好玩具,设计好的教学活动呢?为大家分享刘焱教授对儿童玩具及游戏的精彩观点和深入思考,一起来学习吧!

刘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幼教分会理事长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目的在于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防止和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研究玩具,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是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向幼儿园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推动幼儿园教师研究玩具、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提高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我们希望达成的重要目标。

01

游戏是幼儿的

主动学习

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也是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幼儿积极主动、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游戏之所以会成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因为游戏的环境满足幼儿主动学习需要的条件。

1

幼儿主动学习需要的条件

什么情况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研究表明,幼儿的主动学习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


材料丰富的环境:材料丰富的环境不仅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和挑战,而且,能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有选择才有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

安全的环境:安全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想象和创造。安全的环境来自于幼儿对于人际氛围性质的体验,来自于幼儿体验到的教师的态度。

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动手操作、直接经验、思考和及时反馈是适合幼儿思维特点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操作、探索、象征、试误、重复等方式方法与材料相互作用,获得来自材料的直接反馈。

与伙伴和成人相互作用:与材料、伙伴、成人等不同交往对象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幼儿获得及时的反馈与支持。

经验的整合建构: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经验,发展和形成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选择、兴趣、动手操作、直接经验、思考、接纳与反馈是支持幼儿主动学习条件的构成要素。

2

游戏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游戏之所以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因为游戏满足幼儿主动学习需要的条件:


游戏的环境是材料丰富的环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刺激和挑战,也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

幼儿在游戏中与材料相互作用,探索、想象、思考、行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及时的反馈,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经验;

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成人相互作用,体验接纳与肯定,学习分享与合作,理解规则的意义;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决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行动和冒险,游戏能够使其获得自主感、兴趣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这个年龄最高水平的坚持性。

02

玩具在幼儿学习

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玩具之于幼儿,不仅是童年生活的亲密伴侣,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和媒介。

1

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

对于幼儿来说,“玩”往往意味着“玩玩具”。幼儿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

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子玩,很少是空着手玩儿的,必须有许多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儿起来,才能满足玩儿的欲望。”游戏也往往被幼儿看作是“玩玩具”的活动。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们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眼前情境和刺激物的影响。他们往往看到什么玩具,就会玩什么游戏。

例如,一个3岁幼儿做出抱娃娃、哄娃娃睡觉的游戏行为,不是因为她预先想到要扮演妈妈,而是因为看到了玩具娃娃,才表现出妈妈抱娃娃、哄娃娃的角色行为。研究表明,角色游戏玩具(如娃娃、动物等)常引发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积木、积塑等则引发的是幼儿的建构游戏。

2

玩具是幼儿与人交往的媒介

玩具是幼儿与人交往的媒介。借助玩具,幼儿可以有效地开启、维持、推进同伴互动,获得同伴的信任和友谊。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好朋友就是一起玩、给我玩具玩的人。玩具也会引发同伴冲突,但同时也为幼儿学习解决冲突提供了机会。

玩具是成人关爱和教育幼儿的媒介。借助玩具,成人发起与幼儿的互动,传递和表达对幼儿的关爱、鼓励与安慰,支持和扩展幼儿的学习。

3

玩具是幼儿与周围物质世界互动的桥梁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在真实的成人世界有很多物品和工具是幼儿无法触及的。苏联心理学家艾里康宁指出,玩具的起源出自于社会的需要。为了让未来的社会成员具有掌握工具必需的一般能力(如视觉运动的协调、细小而准确的动作、灵活性等),成人为儿童创造了玩具,即有助于儿童练习“一般能力”的专门物体。成人教儿童使用这些玩具的方法,儿童借助于这种玩具来模仿那些他们还不能参加、但又很想参加的成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玩具是他们掌握社会感觉经验标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玩具具有形状、颜色、大小等感觉特性。由于玩具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实际生活物品的提炼、概括和加工的结果,因此玩具的感觉特征往往是比较典型的。


质量好的玩具,其色彩、形状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标准的。玩具在色彩、形状等方面的这种特性,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感觉经验标准体系。除了物品的形状、颜色的感觉特性以外,了解物品所模拟的社会生活生产用品的用途,掌握使用这些物品的方法,把这些物品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工具”来使用,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任务。玩具通过对人类社会实际物品的模拟,为幼儿学习和掌握“工具”提供了对象和机会。

4

玩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玩具的设计、生产、消费和使用,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一个社会的信仰、习俗、观念和审美心理,反映特定文化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望与希望,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价值取向。

正是由于玩具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文化的濡化和涵化功能,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保持一种文化敏感性,自觉地分析反思玩具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幼儿选择文化适宜的玩具,并利用玩具帮助幼儿理解和尊重人类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多元文化和反偏见的观念。

5

玩具是最适合幼儿学习的“课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玩具的教育功能,希望用玩具来刺激婴幼儿的感官和动作发展,开发婴幼儿的智力,促进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随着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玩具的生产和设计越来越注重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之符合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具体形象性和可操作性是玩具的基本特征。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手的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积极活动,操作学习是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幼儿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依赖于他们与事物的直接接触和体验。

玩具和游戏材料也是幼儿表达表现的工具。借助于玩具和游戏材料,尤其是通过假装和“以物代物”,幼儿表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再现他们经历的生活事件(包括不愉快的经验),表现和表达自己对于经历的生活事件的认识、体验和情绪情感,释放焦虑,处理紧张和冲动,理解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与关系,促进经验的建构、重组和改造。

正如谚语所说,“告诉我,未来我会忘记;给我看,或许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将会深深理解”。

03

教师要研究玩具、

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

玩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独特的凝聚物。社会文化历史经验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文化传递,成人是幼儿与物质世界交往的媒介。幼儿与物质世界之间的“非社会性关系”,是在成人与幼儿的社会性关系中获得发展的。

玩具要成为幼儿适宜的教科书,成人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少的。

1

教师的指导方法要“因材而异”

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影响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影响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各个活动区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性质不尽相同。幼儿教师要认真研究各个活动区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方法也要“因材而异”。

在美工、角色游戏、积木和积塑等活动区域,大量使用的是低结构材料和非专门化材料,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自由地表达表现,大胆想象和创造;专门化的玩具(例如在娃娃家里供幼儿操作的锅碗瓢盆,小医院里的医疗器具)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工具的模拟物,这些工具的模拟物,可以满足幼儿像成人那样行动、做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的愿望;益智玩具包含一定的问题和任务。

2

教师的指导方法要“因人而异”

玩具和游戏材料作为幼儿的“课本”,具有不同于与小学生所用的文字教材的特点。文字教材传达给学生的往往是确定的事实和信息。玩具和游戏材料则是一种“无字的书”,它更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学习者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象的空间。

幼儿自身的特点决定着他(她)与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互动。不同的幼儿对待同样的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方式方法不同,从相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中获得的经验也可能不同。玩具和游戏就成为教师了解和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或“读本”。

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和对玩具与游戏材料的使用,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探索和发现、想象和创造,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们的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他们内部的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以及情绪情感方面的困扰。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幼儿具有个体特点的使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方式方法和游戏活动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决策,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因人施教”,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创造性和社会性等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3

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玩具虽然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物化的、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但是成人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幼儿学习和理解玩具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技能。我们可以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支架式教学和中介学习的基本理念,利用玩具来促进幼儿学习,关注幼儿与玩具相互作用的过程,评价和诊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支持和帮助幼儿理解玩具中所蕴含的“概念”。

除了对于玩具本身所包含的概念的理解以外,幼儿还往往容易出现目的性、坚持性较差、行动的冲动性和缺乏计划性、缺乏自信心和工作意识等问题。因此,元认知、坚持性、意志力、自信心、胜任感、规则意识、分享和自我调控能力等都可以成为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基本“中介点”。

教师可以就这些基本“中介点”对幼儿进行有目的、适宜地帮助。教师对每个中介点的支架都需要教师在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就支架的时机、支架的过程以及支架方法等问题作出适宜的决策,并不断地进行反思。

总之,仅仅为幼儿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是不够的。教师应当像钻研文字教材那样去研究玩具,关注幼儿的游戏,研究他们的玩法,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指导和帮助。发现好玩具,发展好儿童,成就好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 亿童 内容有删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玩具   儿童   游戏   相互作用   成人   主动   幼儿   教师   材料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