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强一辈子的母亲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天我想写一写我的母亲,头发早已斑白,有些佝偻的身子,走路也越来越蹒跚。每次我看到这一幕,心里的某个地方就会莫名的跟着痛起来。这也越发坚定了我的想法,十多年没怎么动过笔的我这一次为母亲拿起笔来,要为母亲写点什么。

母亲生了我们五个孩子,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个弟弟,我排老三。

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一辈子没服过软,家里的大事小事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解决,直到今天,而父亲基本不管这些。写到这里关于母亲那长长的回忆就会不断涌上心头。

父亲当了五年兵回来后没多久就和母亲结了婚,也是在同一年武装部的领导来到了我们家里做思想工作,这一来却是在这里待了三个月之久。

当时家里谁都没想到这是要动员父亲和母亲去支援西藏,但家里强烈反对,西藏当时很乱,条件很差,怕是去了以后再也回不来了,我太爷爷就是去支援内蒙到现在也没回来,也没再与家里联系。

父亲虽然当的是坦克兵,可是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样样不差,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吧,那位来做动员的同志也是不遗余力的劝说。父亲是坚决要去的,母亲本来打算去的,奈何家人们苦苦相劝,最后母亲被说服,父亲也没能去成,因为部队要求必须带家属。后来父亲在县文化馆上班,不愿再理家中的事,母亲也因此事感觉愧对父亲,事事顺着父亲,便有了后来的养鸡,画画,种植药材的事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家里便有了13口人,父母,祖父母,太祖母,大伯家6口还有我的两个姑姑,这还是大姑已出嫁。都说家里人多了好,可是人多了吃饭也就成了问题,每次做饭面缸里的口粮都会下去一截,经常是吃了上顿就要考虑下顿。在母亲嫁过来以后祖父就没再管这事,大伯更是只管教书,其他不闻不问。因为母亲每天要做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是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还是太祖母说话了,“家里人多了,吃饭是个大问题,不能总让老二媳妇为难,你们不说话那干脆就分家吧。”太祖母说到。祖父立马急了,就是不同意分家,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母亲没办法,又不愿让全家饿着,就回娘家带了几次粮,外祖母心疼,每次都多给好多。太祖母看着不忍,谁家的粮食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于是就趁祖父去开会的时间带着母亲硬是把锅给分开了。祖父回来后大发雷霆,但也无济于事了。他把这事算到了母亲身上,以后也没给过母亲一个好脸色。

父亲县文化馆上班,这在当时却是一个闲职,工资很低,勉强够家里的开销,这样一来,家里的担子就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在有了大哥之后,母亲就更难了,母亲下地挣工分,祖母给帮忙带着。 就是这样,一年到头也才分了30来斤麦子和其他一些杂粮。

所以平日里吃的就是红薯面和豆面,能吃上白面馒头,吃一顿饺子,吃一碗白面面条,那就是当时最幸福的事了。大家最喜欢春天的到来,因为一串串榆钱,一串串槐花和地里的野菜都能成为饭桌上的吃食,让人们吃两顿饱饭。还有的人连榆树皮也拿回去煮了吃,听老人说榆树皮没什么味道,吃起来滑滑的黏黏的,能充饥。秋收也是大家踊跃参加的,在地里扒红薯的时候,偷偷藏一些在土里,掰玉米时也藏一些,到秋收以后大家伙再偷偷刨出来给分了。这不是个例,大部分人为了生活,不得已而为之。

可能当时的干部都很正派,绝不拿国家的一分一毫,所有事情都上纲上线。就因为这样大家瞒着我家,怕被发现举报批斗。母亲就瞒着家里人去找他们,经过再三保证后才分给了一些,虽然这事不光彩,但在那个时时挨饿的年代,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两年后姐姐出生了,母亲实在是忙不过来,不得已让父亲辞了工作,回家务农,母亲每每想起此事都后悔不已。

父亲回来后没一年,农村就开始全面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把土地分给农民,包产到户,这一举措,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从此,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忍饥挨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我家分到了三亩田地,未开垦的荒地也有十来亩。有了自己的田地,人们就像是获得了新生一样,干劲十足,再也没有大公社时候的懒散。母亲和父亲也是更忙了,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了,除了吃饭,便一直忙到天黑才回来,而哥哥姐姐就留给了祖母照看。肯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家上缴了公粮后还富裕很多粮食,家里人人喜不自胜,虽然过得还不富裕,吃饱穿暖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也是在同一年,我们生产队与邻村上边对因为土地问题打了一架,不少人都被拘留。我大伯因写材料也被牵连拘留,出来后便一病不起,医生说是肝硬化,是被吓的,大伯不久就去世了,年龄不到40岁。没半年,大伯母带着我的四个堂姐改嫁了他人,祖父怎么挽留都没用。后来祖父去找她们,大伯母死活不让她们见面,

后来我二哥出生,这是1983年初冬。母亲和父亲更加的忙碌了,没人给母亲带孩子,母亲也更难了,家里地里的活都得干,父亲干活笨手笨脚的,做什么事慢不说还做不好。太祖母、祖母哪一年去世的没人提起过,我想也就是那几年的事吧。


后来父亲的战友搞养殖效益挺好,他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肉蛋的需求越来越多,搞养殖是个好的出路。父亲也觉得可行,母亲劝了几次见父亲态度坚决,最后妥协,把家中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买了鸡苗,家中的粮食就是饲料,又割了一些草配着。前期还不错,虽然投了不少,可也见了回报,每天父母拾鸡蛋都乐的合不拢嘴,隔三差五拿到集市上去卖,家里也开始每天都有鸡蛋吃了。母亲说我从小就是吃鸡蛋长大的,孩子里面没有比我再胖的了。好景不长,一场鸡瘟打乱了家中的平静,父亲去县畜牧站拿了各种药给鸡治病,最后只有三成的鸡挺了过来,父亲被这件事给了父亲不小的打击,也不再提孵鸡苗的事了。生病的鸡母亲不舍的扔掉,最后被母亲杀了炖在了锅里,母亲怕鸡瘟传染给家人,半个多小时能炖好的鸡愣是多炖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见吃了没什么问题,就给亲戚邻居们送了一些并说了注意事项。

这一晃几年过去了,1986年,怀胎十月的母亲生下了我,排行老三。母亲往后生活中的不易和坚强都会有我来见证。#我要上 头条#​#市井生活人间烟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榆树   鸡瘟   母亲   都会   大伯   祖母   祖父   要强   家中   家里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