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没有一个昏君?其实,那是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昏君

人们经常说大清朝的绝大多数皇帝都非常勤政,几乎没有一个昏君(慈禧不算,因为她不是皇帝),可是却让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因而有人将其归结为天命。

其实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大家都搞错了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昏君?

康熙(剧照)

其实皇帝并不能以他的工作努力程度和他是不是经常微服私访以及他好不好色、有多少嫔妃,来判断他是昏君还是明君。我认为明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质:

1、视野高远,能看清天下大势,能判断当下得失。并能根据朝野状况制定正确的国家战略。

2、胸襟宽广,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天下的人才。

3、有魄力,有担当,敢破敢立,能够为国家祛除前朝弊政、创立新政,使国家焕发新的活力。

4、有灵活的政治手腕,能够整顿吏治,使天下清明。

这其中,前两点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是基础,看得高不高远不远决定了国家战略是否高明,而对人才的使用决定了执行国家战略是否彻底是否走样。第三点,则是明君与雄明君主的区别,前三点都有则是雄明君主,缺失第三点可以称得上明君,却无法当雄明之主!

而昏君,只要不具备第一点,就算昏君。不明大势,无法制定适合自己国家的战略,就找不到施政的方向。施政的方向如果错了,那你越努力,国家的状况就会越糟糕!

雍正(剧照)

从这个标准来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和雍正都算得上明君,乾隆都算不上明君。因为乾隆对天下大势不明,甚至在见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的情况下,仍然对西方世界发生的大变革懵懂无感。不但如此,在乾隆一朝,对汉人的重用也已经远远比不上康熙雍正两朝了。更有甚者,收紧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从此使国人与世界隔绝。而继其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慈禧,更没有一个拿出改革弊政的行政纲领,可见他们的眼光、见识只配的上“昏主”(慈禧为太后当政,所以统称昏主)之名。

光绪皇帝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可惜生不逢时,彼时的大清已经积重难返,致使“戊戌变法”终成泡影!

所以大清王朝有一半皇帝虽然勤政,却实属昏庸,尤其乾隆之后几乎代代昏庸,终于给中国带来了千年不遇的百年国耻!

英国人打开了大清的国门,我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美国人同样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却从此开始了明治维新。道光皇帝与明治天皇谁是昏君,谁是明君,一目了然!虽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给我国带来了灾难,可是这是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二者的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昏君   明治维新   雍正   乾隆   半封建   日本   大势   清朝   皇帝   战略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