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着急合作、技术领先于三星,长江存储完成了“弯道超车”

#打卡挑战局#

苹果着急合作、技术领先于三星,长江存储完成了“弯道超车”!

一个高端的数码产品,除了要有性能优异的处理器之外,同样少不了一颗极速NAND闪存芯片,而在这个市场韩企具备主导优势,三星和SK海力士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了50%以上,剩下的则被美、日企业垄断。

而存储芯片由于功能单一,因此突破起来也相对简单,中企一直都想尽办法追赶外企的脚步,但由于国内企业对国产芯片接受程度较低,也给实质性的技术突破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直到相关限制的实施,在华为的带头之下,国产芯片被大面积采用,大量优质的半导体企业呈井喷式涌现,而长江存储在全新芯片量产之后,成功实现了对三星的赶超,就连苹果都主动寻求合作。

长江存储的崛起

很多人把国产手机的崛起,归功于高通芯片和安卓系统上,实际上三星、SK海力士的NAND闪存也有着不小的功劳,虽然在利润上达不到处理器芯片的量级,但却是缺一不可的存在,直接决定着手机的运行效率,在权衡利弊之后,很多中企决定从这方面入手。

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等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都有着良好的技术底蕴,原本它们还有着十足的底气,以为能够轻易“拿捏”中国市场,但没曾想芯片限制成为了一道“枷锁”,限制了对中企的高端芯片出口后,它们才明白已经高度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消耗了。

而芯片规则则成为了中企的“转折点”,无法获取海外先进的芯片,但目前科技发展又不能不用,只能把所有精力放在了自主研发上,而长江存储就顺势而为,成功在NAND闪存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在8月份的2022年闪存峰会(FMS)上,正式发布了三维闪存产品X3-9070。

就在近日长江存储传来了好消息,X3-9070已经开始量产了,这个基于晶栈(Xtacking)3.0 技术的第四代TLC三维闪存产品,成为了首个突破到200+层3D NAND闪存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成功实现了对于美光、SK海力士以及三星的赶超。

而苹果一直致力于分散产能,把NAND闪存芯片订单集中在韩企身上,不利于后续的议价,因此在长江存储取得技术突破之后,一直有意展开更为深层次的合作,而iPhone SE3使用的就是长江存储的芯片,但受限于芯片限制,恐怕这样的合作很难重现了。

此前博主对iPhone 14进行拆机时,误以为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机型,采用的都是长江存储的芯片,不过最终证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在苹果要使用国产芯片时,老美相关负责人就直接给出警示:“这是在玩火!”显然双方想要合作短期之内是不可能的了

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被中断的合作,库克也只好进行了妥协,随后官方宣布:“将会把40%的订单交给三星!”一切以利益为先的苹果公司,自然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注定要错过高性价比的长江存储芯片,那国内手机厂商是否会采用呢?

国产芯片的未来

在长期被压抑的芯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目前的困境还不足以解决,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虽然实现了14nm的量产,可以为长江存储代工,但是目前在光刻机上还要依赖于ASML。

因此一旦芯片规则再度升级,很有可能在代工方面也会出现问题,但拥有着领先于全球的技术,也注定了长江存储能够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在全新技术上的首发,如果后续三星等企业无法突破,还是要求助的我们的。

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也深受安卓系统和高通芯片的影响,对于紧密相连的NAND闪存芯片,也是不敢进行轻易的替换的,就类似这次华为的全新发布的Mate 50手机,在采用了高通芯片之后,也只能使用SK的存储芯片进行配套。

长江存储的崛起是振奋人心的,但也不能因此过度沾沾自喜,在没有完成全产业链技术突破之前,任何单方面技术的突出,都有可能遭到相对应的限制,长江存储要做的就是保持技术的领先,等待国产供应链全面崛起。

有实力就意味着有市场,技术优势才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既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赶超,意味着后续的路也更宽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三星   长江   华为   苹果   弯道   技术   量产   中国市场   闪存   着急   芯片   企业   于三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