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女童的豪华葬礼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都掀起了建设的热潮。饱经沧桑的古都西安也沐浴在这股春风中,焕发出了无穷的活力。随着建设脚步的加快,西安的城市面积很快就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开始向四周延伸。其中一支施工队来到了距离唐代长安城西墙内约一公里的梁家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在这里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

在开挖地基的时候,施工队发现了只有在陵墓中才有的五花土。这一现象让考古专家们大惑不解:在古代,人们都是将墓址选在郊区的,而此地在隋唐时已经是繁荣的城市了。城内怎么会有墓葬呢?带着重重疑问,考古专家展开了对这座古墓的发掘,没想到发掘的结果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座古墓的形制虽比不上帝王陵墓,但也具有相当的规模,是一座绝对意义上的大墓。尤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墓中琳琅满目的随葬品。在墓室中,考古专家找到了90多件冥器、17件瓷器和大量陶俑。此时,美轮美奂的金银器、玉器、玻璃器等物品也为数不少,琳琅满目的随葬品使这个墓宛如一个小小的繁华人间。其中,一条镶嵌着珍珠和鸡血石的金项链最引人注目,想来也是墓主人生前最喜爱的一件饰品。这条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左右各14个。每个球形链珠都有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项链的下端中央镶嵌着一块鸡血石,鸡血石的四周还镶嵌有24颗珍珠。整条项链鲜艳夺目,雍容华贵,堪称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从墓志铭中,考古专家了解到墓主是个名叫李静训的女孩,隋朝人,去世时只有9岁。一个9岁女孩为何会享受如此规模的墓葬呢?

查阅了历史资料后,专家得知,李静训有着极为显赫的家庭背景。她的曾祖父叫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祖父李崇曾追随隋文帝南征北战,并于公元583年在抗拒突厥的战役中为国捐躯。李静训的父亲李敏因其父亲李崇为国捐躯,得到了隋文帝杨坚的加倍宠爱,李敏从小在宫中长大,后被隋文帝的长女周皇太后亲自选为女婿,并封为光禄大夫。

家世显赫的李静训一出生,便得到了外祖母周皇太后的百般宠爱。然而,天意弄人,在公元608年,李静训刚满9岁的时候,她就突然患病离世了。周皇太后悲痛万分,便下旨予以厚葬。这便是一个隋代9岁女童能享有如此豪华墓葬的原因。

按照墓志铭中的记载,李静训死后被葬在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内,并在坟上修建了楼阁宝塔。据历史记载,“京兆”是当时隋代的首都大兴城。按照常理,坟地一般都位于城郊荒野,为何李静训的墓会选在繁华的隋代首都呢?

这是因为,万善道场是万善尼寺,是一座皇家尼寺。将李静训葬在万善尼寺既能慰藉周皇太后的思念之情,又符合礼制。周皇太后还下旨为李静训修建了楼阁宝塔,用以超度。那个长达50米的夯土台基就是楼阁的遗址,也是李静训豪华墓葬的真实写照。

一个年仅9岁的小女孩死后能享有如此规模的墓葬,拥有如此奢侈的陪葬品,这在今天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但在封建社会,她是皇亲国戚,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又深得统治者的疼爱,能享有这样的待遇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此豪华的墓葬正是封建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一个缩影。

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随葬品,相信今天的人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会不禁联想:在幽深的地下,究竟还沉睡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奢靡墓葬呢?看来答案的揭晓,只有等到这些古墓惊艳现世的那一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隋代   京兆   鸡血石   墓葬   皇太后   楼阁   女童   琳琅满目   显赫   葬礼   古墓   豪华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