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吐鲁番火焰山见闻


到了吐鲁番,必看火焰山。

火焰山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不能不归功于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吴承恩。在这位老先生笔下,火焰山“八百里火焰”挡住唐僧师徒西行之路,就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一筹莫展。于是便有了“三盗芭蕉扇”的曲折离奇的故事。读过《西游记》的人,谁不想亲眼去看看那奇观?

火焰山成为人们观游之所,大约自唐代开始。一千多年来,游人们留下许多描绘它的诗文。边塞诗人岑参一个人就写了四五首,其中《经火山》说:“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明代因出使西域至撒马尔罕等17国而著名的吏部员外郎陈诚,在《火焰山》一诗中道:“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描绘极为形象生动。地质考古工作者发现,火焰山在历史上确实曾经烈焰熊熊燃烧过。这是由于山体地层中含有煤层,厚达10余米,受物理条件影响而产生自燃。


古诗道:“胡天八月即飞雪”,可这话不适用于吐鲁番,更不适用于火焰山。我们到那里尽管正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但依然感到酷热逼人。汽车驶出吐鲁番市区,沿着火焰山向东疾驶,热浪滚滚而来,人人喊热,个个减衣。望窗外,褐色的褶皱山脉连绵起伏,真个像“山上山下烈火熊熊,一片火海”呢!不过《西游记》说此山“八百里”,未免过于夸张了。其实,火焰山自东而西,长不到百公里,宽仅九公里,相对高度仅数百米,在天山面前,连个小弟弟都称不上。但这里的气温之高的确令人咋舌:夏季地表气温可达80多摄氏度,山上的沙子足以烤熟鸡蛋!所以说,吴承恩的夸张也是有现实基础的,正如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一样,属于“合理想象”。

在维吾尔语中,火焰山被称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并不比“三盗芭蕉扇”逊色的故事:古时,天上有一条恶龙,常飞到这里来吃掉人们供奉的一双童男童女。人们若不供奉,它就毁掉田舍,残害人畜。一位名叫哈拉和卓的青年向君主托克布喀拉汗请命,只身去降伏恶龙,为民除害。他手执宝剑,勇敢地与恶龙激战三天三夜,终于在七角井腰斩了恶龙。恶龙垂死挣扎,血染全身。哈拉和卓又连砍十剑,将其劈成十截。恶龙死后就变成了这座“红山”,而刀砍处成为山中的十道峡谷……放眼望去,青青的“剑痕’至今犹存呢!那“剑痕”,便是峡谷中蔽日的林木,郁郁葱葱,与如火如荼的“红山”相映,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所产生的美感,恐怕只有在这儿才能领略到吧。


沿着火焰山麓继续行进,在快要抵达伯孜克里克千佛洞时,一组塑像闪现在眼前。原来是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塑像动感极强,把唐僧师徒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外表和内在气质都突现出来了。

人们纷纷在此摄影留念,我也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我相信,这张照片将会把我在火焰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永久地保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克里克   吐鲁番   西游记   唐僧   芭蕉扇   火焰山   气焰   青烟   塑像   师徒   反差   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