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巨匠潘玉良:13岁被卖到青楼,18岁成潘赞化小妾,22岁学画画

她有着悲惨的童年,先后失去了三位至亲,又被舅舅卖到青楼;

好在,潘赞化把她从青楼救出来,给了她全新的生活;

她开始学画画,之后成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

她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有不幸也有幸运,她是画坛巨匠:潘玉良。

一、潘玉良

1895年,潘玉良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给她取名陈秀清。

她的童年是非常悲惨的,1岁时,家中的支柱爸爸生病去世了。

2岁时,她的亲生姐姐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她。

当时正处于动荡时期,她和母亲靠着做零工和乞讨为生,常常有上顿没下顿,小小的年纪,她就经历了人间的疾苦。

可灾难又一次降到她的身上,8岁时,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为劳累过度,离开了人世。

稚嫩的陈秀清成了孤儿,失去了惟一的生存依靠,最后,她的亲舅舅收留了她。

但是,舅舅对她并不好,家里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要她来做,陈秀清也不敢有怨言,她不想被赶出去。

就这样,她任劳任怨在舅舅家里住了5年。

1908的一天,陈秀清和舅舅早早出了门,两人随便吃了一点后,来到了当地的一家青楼。

原来,她的舅舅为了还赌债,想把她卖给青楼。

陈秀清再一次体会到了社会的险恶,为了利益不折手段,就连自己的亲舅舅也不例外。

刚开始,老鸨看到陈秀清的长相后,不想要她。

她的舅舅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两石米的价格卖了陈秀清,成为了青楼的一名烧火丫鬟,并改名为张玉良。

拿了钱后,舅舅头也不回的走了,她看着舅舅渐渐远去的身影,心如死灰,她知道,从此刻开始,自己和舅舅的关系结束了。

到青楼后,张玉良被安排干杂活,由于年纪小,客人和青楼其他姑娘都喜欢欺负她,老鸨也对她拳脚相加。

张玉良不愿意再过这样屈辱的生活,一有机会她就往外逃,但每次都被抓回来,然后就是一顿毒打。

三年的时间,她逃跑过50多次,久而久之,身体上和心里的双重打击,让她慢慢接受了这样的命运。

在青楼的日子里,由于长期听姑娘们唱曲,她也懂得了一些音律。

有一次,张玉良情不自禁跟着唱了一小段,刚好被老鸨听到了。

老鸨觉得张玉良有这方面的天赋,就请了专门的老师来教他,打算培养她成为一名艺伎。

张玉良没有让老鸨失望,有了老师的点拨,她唱得越来越好,很快就小有名气。

之后,张玉良的身价也跟着上涨,开始专门给一些“贵客”服务。

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从这一刻开始,迎来了转机。

二、初遇贵人

1912年,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为了讨好他,当地的乡绅富豪设宴款待,并请了张玉良唱曲。

“潘赞化,1884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902年就去了日本留学,之后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还参加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张玉良在宴会上唱了一曲《卜算子》,潘赞化听完后,深受感动,多看了几眼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这一幕刚好被当地官员看到了,当晚就伙同老鸨,把张玉良送到了潘赞化的府上。

看到门外的张玉良,潘赞化本想给几个银元打发走,但又想到如果这样回去,她的处境会很难堪,就约着她第二天一同出去游玩。

第二天游玩过程中,两人聊了很多,渐渐的,潘赞化的博学和平易近人,让张玉良不由产生了爱慕之心。

而潘赞化听完张玉良的悲惨身世后,非常心疼,同时,善良的他也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她。

回家后,潘赞化把自己的卧室给了张玉良,而自己则在书房里又起了一个铺。

之后的日子,潘赞化对张玉良照顾有加,还经常教她各种文化知识,张玉良也很努力,碰到不懂的,就虚心的请教潘赞化。

就这样,张玉良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两个月。

一天,潘赞化对张玉良说:“我把你赎回来,送你回老家吧。”

张玉良听完就哭了,她祈求道:“大人留我做个佣人吧,我愿意终生服侍大人。”

潘赞化犹豫了一下,又说:“我比你大12岁,也有妻女,外面也已经有了很多谣言非议,不能委屈你。如果你真的愿意,那我就娶你做二房。”

张玉良泪水瞬间湿了眼眶,她没有丝毫犹豫,欣然同意了。

第二天,潘赞化就在报上登了结婚启事,并且请了陈独秀到场证婚。

婚后,张玉良正式改名潘玉良,她说:“这个潘,是潘赞化的“潘”。”

三、再遇恩师

没过几天,他们乘船到了上海,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在这里,潘赞化的工作越来越忙,两人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

好在,潘赞化早就给潘玉良请了家庭老师,每天上午给她上三小时课,潘玉良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进步之大,连老师都惊叹。

同时,她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画画,并在学习之余,开始研究线条和颜色。

有一天,她经过邻居家,看到了邻居作画的过程,让她更加坚定了学绘画的想法。

“这个邻居是书画界的高人:洪野先生,也是潘玉良的恩师。”

之后,潘玉良买了一套画谱,每天依葫芦画瓢,乐此不疲。

而洪野先生也发现了这个女孩,在看了她的素描后,觉得她的天赋很高,就收她做了徒弟。

另外,洪野先生还专门给潘赞化写了信,告知此事。

有了老师的教导后,潘玉良进步飞快,打下坚实的基础,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专业的学生。

1918年,在潘赞化的鼓励下,潘玉良报考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当时,参加考试的人非常多,她不慌不忙的挥动画笔,准确的把自己想表达的画了出来。

交卷后,她的画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但因为她艺伎的出身,最后落榜了。

洪先生听后非常生气,和陈独秀一起找到刘海粟校长据理力争,录取学生,不应该看出身,要认成绩。

刘海粟校长听得动了感情,不顾其他人的反对,破格录取了潘玉良,成为学校里的第一位女学生。

之后,潘玉良在学校里非常刻苦,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

在一次学校的师生画展上,潘玉良以自身为模特,创作的《裸女》轰动了全校,刘海粟校长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时间来到1921年,潘玉良学成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四、法国求学

在潘玉良看来,自己出国留学是不可能的事,她已嫁作人妇,另外资金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在获得这个机会后,她没有表现的很激动。

回家后,潘玉良说了自己的顾虑,可潘赞化非常支持她出国留学,坚持要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她和苏雪林、罗振英、杨润余一同去了法国。

到了法国的潘玉良,先是开始学习法语,然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国立里昂美专。

之后,她又进入巴黎国立美专继续深造,连大名鼎鼎的徐悲鸿也是她的同学。

虽然学业上有所成,但她的日子并不好过,她的生活费主要靠国内的潘赞化寄来。

但那时国内的政局不稳,潘赞化丢掉了海关监督的职位,不能给潘玉良寄钱了。

身无分文的潘玉良,只能饿着肚子,有上顿没下顿过着一天又一天。

直到1929年的春天,那时的她已经四个月没有收到生活费了,导致她在课堂上昏倒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的作品《裸女》在画展上获得了三等奖,并且拿到了5000奖金,这让她又勉强维持了几个月。

即使生活再艰苦,她也没有放弃学业,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8年后,潘玉良在国外留学的课程基本结束了,她有了回国的想法。

巧的是,她遇到了在欧洲游历的刘海粟,刘校长对潘玉良的进步非常惊讶,当即写了聘书,请她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

五、回国办画展

潘玉良没有丝毫犹豫,虽然在国外已经小有名气,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同意了。

在法国留学的8年,潘玉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现在,她终于可以回国了。

带着对丈夫的思念,轮船慢慢向着祖国的方向前进着,当轮船靠岸时,潘赞化一步跨进船舱,二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回国两个月后,潘玉良的首个画展在上海举办,200多幅画作震动了中国画坛。

很多媒体对此做了专题报道,给了她高度的赞誉,徐悲鸿还聘请她去中大执教。

1932年,潘玉良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这次,她展出了很多新作品。

之后,她又举办了两次画展,尤其是在明复图书馆的第四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少名人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她,其中就包括她的好友,徐悲鸿和陈独秀。

有一次,徐悲鸿因临时有事,无法参展。

他不想放弃这次机会,竟然在天黑的时候,翻墙进入馆内,提前一饱眼福。

此外,陈独秀因为革命被捕入狱,无法参加画展。

在狱中,他给潘玉良写了题词,并且托人交给了她,以弥补自己不能到场的遗憾。

可人红是非多,她的身份被不怀好意的人挖出,大肆宣传,同时,一些负面的评价也开始出现。

面对这些,她不以为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美术界义展义卖活动。

1936年,潘玉良举办了第五次画展,也正是这次画展,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画展上,一副叫做《人力壮士》的作品被人撕毁,那人还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句话极具侮辱性,给潘玉良的心重重一击。

另外,她在学校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她的身份,招来了很多人的攻击。

有一次,一个学生公然骂道:“学校里老师都死光了吗?竟然让一个妓女来上课。”

潘玉良感觉心力交瘁,有了出国的想法,但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潘赞化的原配夫人。

她是一个非常传统封建的女人,对潘玉良以前艺伎的身份,自然无法容忍,处处为难她。

潘玉良只能顺从,但时间久了,社会上和家庭上的双重压力,把她压得喘不过气。

六、再次出国

为了不让潘赞化为难,潘玉良再度坐上前往巴黎的邮轮,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过。

临行前,潘赞化专门来送潘玉良,两人都依依不舍,对未来充满了未知。

到了巴黎后,正值二战期间,她只能靠出售一些平庸的画作维持日常的生活,平时则在学校和郊外画画写生。

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她还给自己定了三不原则,不入外国国籍、不谈恋爱、不和画商合作。

1938年年初,潘玉良正在看画展,突然收到了南京陷落的消息,当时她的心仿佛空了一块。

当天晚上,她整晚没睡,完成了一尊雕塑草坯《中国女诗人》。

之后,潘玉良与潘赞化彻底失去了联系,她悲痛万分,常常以泪洗面。

好在,爱慕她的王守义经常陪着她,使她已经空荡的心多了一丝慰藉。

她化悲痛为力量,把所有经历用在了工作上,每年参加各种画展和活动。

她的辛苦没有白费,1948年,她与多名中国画家举行了联展,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

1950年,历时9个月,跨越4国的巡回画展开始,潘玉良在海外的声名达到高峰。

回到巴黎后,她被选为巴黎中国艺术学会会长,另外,时隔12年,她再次收到了潘赞化从中国寄来的信。

信中,潘赞化介绍了新中国的情况,并告诉她,中共重用艺术家。

看完后,潘玉良非常的激动,她立马给潘赞化写了回信,并向往着早点回到国家。

之后,她全力投入创作,花了大量精力准备画展,慢慢的,和潘赞化的信越来越少。

1958年,潘玉良美术作品展览会开幕,这次画展展出了她多年珍藏的作品,很多画作被巴黎市政府购藏。

她成功了,她的努力和汗水没有白费。

画展结束,她回到住处,再次收到了潘赞化的信。

她颤抖着打开信件,开始读起来,但越往后读,她的心越痛苦。

信中,潘赞化委婉拒绝了她回国的想法,并介绍了当前中国的情况,不宜回国。

潘玉良明白了潘赞化的用意,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泪流满面,无力地倒在了沙发上。

七、晚年生活

1959年,巴黎大学把多尔利奖颁给了潘玉良,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巴黎市市长还亲自颁奖,把银盾、奖章、奖状和一小星型佩章授给了她。

颁奖结束后,潘玉良写了两封信,分别寄给了刘海粟和潘赞化,她人生中遇到的两个贵人。

但是,她一直没有收到两人的回信,她心里很害怕,可她还一直抱有希望。

直到1964年,中法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国内传来了潘赞化的消息。

一位叫王萍的女士来到潘玉良的住处,告诉她,潘赞化已于1959年7月离开人世。

她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再一次熄灭了,她没想到当年的分别,会如此之久,会天人两隔。

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逝世,临终前,她嘱咐王守义,把一个项链和一块银壳怀表给潘赞化的孙子,而这两样东西,是结婚时潘赞化送给她的。

1981年,郁风和吴作人出访法国,了解到潘玉良还有很多遗作在这里,是王守义保存到法国巴黎博物馆的,共2000余件。

经过多方努力和交涉,1983年,这批艺术作品被运回祖国,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冷知事”说:

潘玉良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她有着非常悲惨的童年,幸运的是,她先后遇到了潘赞化、洪野、刘海粟等贵人。

潘赞化把她从青楼救出来,给了她安稳幸福的生活;

洪野发现了她的天赋,把她带入了绘画的领域;

刘海粟破格录取她,让她为之后的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她的成功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不懈,从青楼艺伎到画坛巨匠,她完成了自我救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刘海粟   青楼   徐悲鸿   画坛   老鸨   巨匠   巴黎   法国   画展   舅舅   中国   老师   潘玉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