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鲂断发赚曹休!东吴诈降为何能屡获成功?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44


随着黄初七年(226年)东吴对石阳和襄阳的进攻分别宣告失败,孙权的称帝大业只能被迫继续推迟。然而与此同时,他又将遭遇一大打击。

由于东吴当时将主要进攻方向放在荆州,坐镇淮南的扬州都督曹休抓住了机会,决定发动一次进攻。

当然,经过之前的先胜后败,曹休也意识到自己没有在江南击败东吴的实力,因此只能寻找东吴在江北据点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打击,以破坏东吴的沿江防线。

东吴虽然在时机合适的时候也会发起北伐,但国防策略始终是限江自保,保证在进攻不利收缩防守的时候,曹魏无力突破长江防线。

然而,这条防线在建成后出现过一个缺口。几年前曹丕第一次大举南征之时,吴将晋宗趁势叛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

蕲春郡是东吴专门分割庐江郡和江夏郡设置的一个新郡,作为连接荆州和扬州的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江边的寻阳,又起到沟通长江南北的作用,当初庐江太守刘勋被孙策偷袭老巢的时候,就是在寻阳渡江北上的。因此寻阳是东吴长江防线上的一处关键点。

之前魏吴双方曾在此地进行过争夺,后来吕蒙击败蕲春典农都尉谢奇,将曹魏的势力彻底赶出了蕲春。

蕲春郡寻阳在东吴长江防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因为一个叛将让防线出现了漏洞,而且此人还扬言要进攻武昌附近的安乐矶以救回他留在东吴的人质,这令孙权愤恨不已。于是在曹丕退兵后没多久,孙权就暗中命贺齐突袭蕲春,将晋宗生擒,至此东吴的长江防线再次恢复了完整。

如今东吴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江防,自西向东分别有夷陵、江陵、夏口、武昌、寻阳、皖口、濡须坞、牛渚矶、京口等沿岸要塞,可谓是固若金汤。

面对如此稳固的防线,曹休经过研究后还是找到了相对薄弱的环节,那就是皖城。

从地理角度来看,皖城一带位于江北,且与江边有一段距离,如果快速进攻的话,东吴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支援。而且拿下皖城后无论是向东进攻皖口,还是向西进攻蕲春郡的寻阳,都能给东吴带来不小的压力。

而从军事部署角度看,此地在魏吴双方之间反复易手,不是主要东吴防御方向。当初吕蒙夺回皖城后并未在此驻扎,而是前往寻阳,这说明东吴对这里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进攻皖城胜算很大。

在这样的考虑下,曹休趁孙权将主要兵力投入到荆州的机会,对皖城发起了猛攻,结果一战告捷,斩杀吴将审德。随后曹休继续进兵,又击破了东吴在寻阳的驻军。

这一战对东吴震动很大,因为皖城丢失后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之前孙权攻打江夏文聘时,因为大将韩当刚刚病逝,因此便让他的儿子韩综在家丁忧而没有随军出征。可这个韩综倒好,父亲尸骨未寒,他就开始多行淫乱不轨之事。

孙权听说此事后,考虑到韩当多年的战功,因此没有处理韩综。不过韩综做了坏事心里有鬼,担心孙权秋后算账,因此竟动了叛逃到曹魏的心思。如今曹休连战连胜,声势壮大,就投他了!

不过如果韩综仅仅只身前往的话,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将领,他很难受到重视,韩综明白若想活出统战价值,必须把自家部曲也带过去。

考虑到手下人不可能抛家舍业跟自己去做叛徒,韩综又想出一条毒计——他命亲信大肆劫掠却不加处罚,其他将校见状也有学有样,结果不知不觉都被韩综拉上了贼船。

见时机成熟,韩综哄骗手下说吴王要治罪了,大伙一看要坏事,只能跟着韩综一条道走到黑。

为了让这些人死心塌地跟着自己,韩综竟毫无下限,将自己的女性亲属全部赐给部下,随后抬着父亲的灵柩就出发投敌了。不知道韩当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从路线来看,韩综一行人从武昌出发投奔曹休,必然要经过寻阳,由此可见,曹休的军事行动或许也有接应韩综的目的。

韩综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此人再次出场已经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我们继续说曹休攻破皖城和寻阳的影响。

除了韩综之外,还有翟丹和彭绮二人意图降魏。翟丹事迹不详,但彭绮却值得一提。

彭绮本是鄱阳郡的豪强,早在黄初五年(225年)冬天就发起了叛乱,前后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彭绮听说曹休率军南下便更加活跃起来,意欲和魏军遥相呼应。

当时曹魏内部也曾就此事进行过讨论,虽然大多数人觉得应该进行支援,但孙资认为当初曹操支持尤突在鄱阳郡起事,可最后也没掀起什么风浪,所以彭绮一样成不了大事。

曹休应该对孙资的意见是认可的,在他和东吴的数次交锋中,能占便宜的都是在江北,渡江以后形势就变了,因此与其进行冒险还不如攻打寻阳,然后守在长江北岸接应韩综。至于彭琦,他所在的鄱阳郡距离江边还隔着豫章郡呢,实在是有点远了,因此只能让他自生自灭了。

最后果如孙资所料,彭琦这次叛乱很快就被胡综和周鲂等人平定了。

曹休选择接应韩综,放弃彭琦


这次失利让蕲春和庐江两郡区域内的长江防线遭到了破坏,如果能够发起一次成功的反击,不光能重建长江防线,还可以得到孙权梦寐以求的军事胜利,为称帝做铺垫,实在是一举两得之事。

于是东吴酝酿了一个宏大的作战计划,孙权不仅要收复失地,还要一举重创曹休的淮南军团。

最初孙权的设想是让周鲂继续联络其他鄱阳郡豪强,让他们去向曹休诈降,不过周鲂认为这些人不可信,很可能会泄密,到时候就前功尽弃了,这件事还得他亲自办才稳妥。

其实周鲂还有另一个担忧,那就是这些豪强不足以引诱曹休。

之前曹休在韩综和彭琦中间选择了韩综,除了渡江风险过大以外,此二人的身份区别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韩综统率数千韩家部曲,颇具实力,而彭琦虽然声势浩大,其实就是个裹挟民众造反的土豪,让人很难看好他。

为了让曹休上钩,周鲂打算抛出一个大大的诱饵。身为鄱阳太守,如果自己要投魏的话,影响力就不是彭琦能比的了,这样一来曹休恐怕不会不动心。

有了韩综和翟丹的先例,诈降一事的可信度是不成问题的。于是周鲂就成了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取得曹休的信任,周鲂写了七封密信,其中表达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的投诚虽然确实是发自内心,但主要原因则是恐惧。周鲂声称前任王靖因为彭琦之乱一事遭到猜忌,想要叛逃,无奈事情败露全家遭到株连。如今鄱阳百姓仍在蠢蠢欲动,他担心自己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周鲂如此说,显然比一味表忠心更容易得到信任,毕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比个人及家族的安危更重要的了。

第二、周鲂透露了一些关于东吴军事部署的机密,表明东吴主力正在四面出击,长江沿线出现前所未有的空虚,正是曹休的好机会。如果自己在鄱阳郡振臂一呼里应外合,必然大功告成。

从后面石亭之战的发展情况来看,周鲂所说绝大部分是虚假情报,因为在曹休南下后,东吴很快集结了一支规模相当的大军,这足以证明他们早有准备。

但问题是曹休不清楚这些,之前对皖城和寻阳的进攻轻易得手说明东吴在这一带防御确实松懈。这样印证之下,周鲂的情报并无值得怀疑之处。

第三、如果还是不敢信任的话,可以将送信的两个使者质董岑和邵南留下一个做人质。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回来,不过回来后他们肯定会被认定为叛逃未遂,而周鲂作为主人也免不了连带责任,这样路就被堵死了,除了投靠曹休别无选择。

这里周鲂利用了兵法中“死间”的策略,无论董岑和邵南是被当做人质还是放回来皆无生还的可能,因为如果东吴不如信中所说处死他们,很可能就无法骗过曹休了。

为了进一步取得曹休的信任,周鲂彻底下了血本。为了把戏做足,就在他和曹休暗中往来的时候,孙权假意派郎官奉旨前来诘问,于是周鲂将头发割下以谢罪,曹休听闻此事后确认周鲂必然是遇到了大麻烦,因此不再怀疑。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有些难以理解,割头发算什么?又不是割头。但是在古代伦理社会中割发就没那么简单了。

《孝经》记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头发被赋予何等重要的意义。

在秦汉时代,割发被称为髡刑,是专门用来惩罚罪犯的,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伤,但这对于犯人造成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对于士人来说,这样的羞辱或许不亚于要了他们的性命。

周鲂正是士族出身,虽然阳羡周氏是从周鲂这一代才正式崛起的,但从他的履历来看,能够小小年纪就举孝廉,其家族肯定是有一些背景的,至少也是小豪族。

根据《水经注》记载,东汉顺帝永建年间一个叫周嘉的阳羡人曾建议分割会稽郡,将他的故乡阳羡所在的浙江以西地区新设为吴郡。

能够有这样的影响力,周嘉在当地肯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说明阳羡周氏在东汉时期已经初具规模了。

出身于这样的家族却遭受割发之辱,曹休从客观的立场上,想必会很自然地认为周鲂对东吴政权怀恨在心。

虽然战后孙权为了感谢周鲂的付出对他大肆奖赏,但在社会舆论上就不一样了,即使周鲂立下盖世奇功,一样免不了遭到批评。

比如东晋徐众在其所著的《三国评》中就认为周鲂作为一郡太守,主要职责是保境安民,何况孙权最初也没让他这样做,一切计划都是他自己提出的。为了立功不惜割发受辱,这不是君子所为。

周鲂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才得到了相应的收获,东吴诈降能够不止一次成功自然是有道理的。

此时的曹休心中激动不已,不久以前司马懿平定孟达之乱,而张郃也击破马谡,挫败了蜀汉第一次北伐,见同僚纷纷建功立业,大好机会又出现在自己面前,他怎么能耐得住寂寞呢?

太和二年(228年)夏,曹休起兵十万南下,而路线依然和上次一样经过皖城前往寻阳,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抵达长江北岸接应鄱阳郡的周鲂,而进攻濡须一线则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如今曹休已经上钩,而且还是一只超级大鱼,孙权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这次机会。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孙权召回了一直镇守荆州西境的陆逊,打这种大兵团会战,没有人比他更可靠。

八月份,孙权来到皖口,将九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陆逊,并亲自为他驾车以壮其声势。

当然,孙权也并非没有后手,这九万人被分为三部分各三万人,除了陆逊这个大都督之外,还有左右都督全琮和朱桓各统率三万人。

这两位都是江东大族中最先和孙家合作的一批人,一年后孙权称帝时将两个女儿分别下嫁给全琮和朱桓的从弟朱据,可见这两家是较能得到孙权信任的。

虽然陆逊是假黄钺,而全琮和朱桓也不至于像夷陵之战期间手下将领那样对他的部署进行质疑,但陆逊多少也得有所顾忌。

其实这是孙权一贯的风格,他是不可能让某个人在军中一家独大的,多少也得安排些人去稍微制衡一下,于是就成了这种虽然以陆逊为主,但实际上是三人统兵的局面。

而曹魏方面情况也类似。此战魏军三路进兵,除了曹休这一路以外,还有贾逵的豫州军攻东关(濡须坞)以及司马懿的荆州军攻江陵,当然曹休是绝对的主力。

这一作战计划看似威胁极大,然而最初方案却和现在有着很大不同,早先司马懿在魏明帝向其问策时,提出应该在东线吸引住孙权主力,然后出其不意用水军突袭夏口,必然大获全胜。

司马懿的计划


这得到了魏明帝的认可,于是司马懿就开始在荆州打造水军。

不过司马懿的战略构想却注定无法实现,因为在他的计划中,要以他的荆州军为主,而东线只是辅助。这样的曹休当然不可能同意,因为在曹休看来,担任辅助的应该是司马懿才对。

以当时的局面,司马懿肯定是争不过曹休的的,因此战局的发展也只能按曹休的意思来了。

此时的曹休志得意满,近几年他连战连胜,甚至在曹丕那失败的南征中,他也是表现相对最好的一个。如果这次能够顺利接应周鲂,他的声望将达到顶峰。

可就在这时,曹休却收到了一个坏休息,原来周鲂竟然是诈降。

这让曹休陷入了两难之中,班师返回自然万无一失,可若是如此,大军徒劳无功,虚耗钱粮,自己岂不成了笑柄?可若是继续深入交战,敌将陆逊又没那么好对付。

反复抉择之下,曹休还是决心继续进兵,他以中诈降之计为耻,又自恃兵多粮足,因此打算赌一把。

其实到这一步曹休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虽说战场上可以随机应变,但那仅限于战术上的调整,至于战略上的部署则应该在开战前就确定好。

此战曹休最初的目的是接应周鲂,而不是和东吴进行一场大战,两种情况下所做的准备是不同的,庙算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今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原先的安排已经不再合适了。曹休却不管那么多,自己面子最重要,先打了再说,可他这临阵磨枪的赌博心态如何是早有准备的陆逊的对手呢?

此时曹魏内部已经有人看到了危险,当时满宠上疏提出曹休若入无强口前往皖城,将面临背湖(巢湖)临江(长江)的境地,进入兵法所言进易退难的“挂形”。面对这样的地形,对方又有防备,明显是不能进攻的。


不过说这些太晚了,当时曹休已经进至皖城。而与此同时朱然出兵安陆,摆出进攻江夏的姿态,这又令蒋济感到大有问题,于是提议应该增援曹休。

安陆在石阳以北,越过石阳这座要塞深入敌境,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只有一个解释,东吴是在制造进攻荆州的假象。这支部队根本不会和魏军交战,只要达成目的很快就会撤回。

那么东吴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呢?显然就是曹休了。

满宠和蒋济都提出类似的建议,这不得不引起曹睿的重视,于是他立刻下令让贾逵放弃进攻濡须坞,转而去增援曹休。而司马懿的荆州军则原地待命。

这个安排司马懿肯定是喜闻乐见的,这场仗和他的预想相差甚远,作为一个配角打赢了没有功劳,打败了还可能背锅,现在上面要求原地驻扎正合其意。

于是司马懿这支苦心打造的水军就从秋天耗到了冬天,最后因冬天水浅取消了出兵计划,而那时石亭之战早就结束了。

贾逵收到命令后同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目前东吴的目标已经确定是曹休了,那么濡须坞的守备力量必然被削弱,以加强到皖城一线。

曹休和贾逵素有矛盾,但如今曹休陷入天罗地网之中,若不增援就要出大事了,他已经顾不得私怨了。

于是贾逵立刻让大军转向,马不停蹄地前往皖城,只不过他还是慢了一步,大军还未到夹石口时,贾逵就从一个东吴俘虏口中得知曹休已经战败了。

相对于临时改变计划的曹休,陆逊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对此战有着明确的规划,即只求稳赢不求大胜,一旦达到作战目的绝不恋战。

这种极为理智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兵法中的“穷寇勿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能够在胜利之后保持清醒不头脑发热,此事绝对是知易行难,多少名将在这上面吃了亏从而先胜后败。而我们普通人又有几个能在投资和博弈中做到及时止盈呢?

不过这引起了朱桓的不满,他认为曹休名不副实此战必败,而对方战败撤军的时候必定经过挂车和夹石,这两处道路险要,如果用一万军队去断其归路,就能全歼敌军,进而攻取淮南并威逼中原。

孙权对这个计划是比较感兴趣的,于是马上去和陆逊商议,结果陆逊不出意外表示反对。

这并不是说陆逊胸无大志,以他在夷陵之战的表现,只要机会合适他是愿意将战果最大化的,不过这次情况有些不同。

首先,此战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吃掉曹休这十万人,而是为孙权称帝造势,陆逊清楚孙权的主要诉求,因此不愿节外生枝。

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东吴其实没能力全歼曹休。朱桓这一计划是有些冒险的,他献计的时候,曹休已经抵达皖城,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去断后路意义并不大,因为断后路的前提是曹休战败,而按照朱桓的要求,这支奇兵要有一万人,这就导致分散了兵力,让本就人数较少的吴军在兵力上更占劣势,同时也降低了取胜的概率。

如果前线战败,断后路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桓的方案


夷陵之战时陆逊派韩当和朱然攻打涿乡断刘备后路时,前线已经胜券在握了,而且当时吴军完全掌握了制江权,可以很轻松地深入敌后。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从皖城北上到夹石口,大部分路程都需要走陆路,东吴强大的水军没有发挥的余地。

另外贾逵所部动向不明,孤军深入敌后的话很可能会遭到这部分敌军的打击,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从皖城北上还有其他路线,也就是无强口,这也最主要的交通线,之前曹休南下就是走的这条路。

但既然如此,曹休撤军就有了多种选择,这样一来单单阻断夹石口就没有意义了。那朱桓为何对无强口只字未提呢?关于这点,我们先卖个关子,后面再详细说明。

两条路线


总之,出于以上这些原因,陆逊清楚这次并不具备打歼灭战的条件,集中兵力于前线击溃敌人是最具可行性的,而石亭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这场战役虽然被称为石亭之战,但是双方第一次接触却并不在石亭,具体位置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据推测应该在皖城附近。

当时皖城一带还是曹魏的地盘,曹休算是主场作战,他打算布下埋伏以逸待劳。但这对陆逊来说就太小儿科了,当地全是平原地形,很难隐藏伏兵。陆逊见状立即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他亲自率领中军三万人,令朱桓、全琮分别率领左右翼各三万人,三路齐发向魏军发起猛攻。

按照曹休的预想,肯定是在他与陆逊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伏兵杀出一举击溃吴军。但陆逊偏偏不让他如意,一上来就直接与曹休的伏兵接战,这样就打乱了曹休的计划,使他陷入了被动。

随着战局的发展,东吴逐渐开始占上风。此时曹休彻底认清了现实,这次是不太可能占到什么便宜了,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于是他下令大军脱离战斗,退往石亭(今安徽怀宁县和桐城市之间)宿营。

此地距离皖城数十里,至于魏军为何不退入皖城防守待援,则是因为皖城是魏吴反复争夺之地,双方在此都没有驻扎大军长期占领的打算,因此皖城囤积的粮草必然不多,难以供应十万大军使用太长时间,一旦粮道被断局面就危险了。

此外曹休也不得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贾逵会不会公报私仇见死不救他可拿不准,因此还是尽快北撤更稳妥,可惜陆逊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由于白天作战不利,魏军将士不仅归心似箭,精神也高度紧张。终于,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军营里发生了夜惊。

这次夜惊很可能就是东吴的夜袭所导致的,吴军趁势掩杀,一直追到夹石,最后大获全胜。

这场战役魏军损失一万多人,牛、马、骡、驴等车一万多辆,所有辎重几乎全部被东吴缴获。其实在正面战场上魏军倒没吃大亏,主要损失都是在追杀过程中发生的。

曹休狼狈撤退,果然如朱桓所料走夹石山路,那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无强口的大路呢?

原来,东吴这边已经派了一支部队先将其占领了。而且这支部队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连夹石都拿下了,这下曹休无路可走,成了瓮中之鳖。

这就是朱桓当初献策时候根本就没提到无强口的原因,因为东吴已经提前针对这条路做好部署了。

逼曹休走更为险要的夹石口,必然会拖慢他的行军速度,方便陆逊进行追杀。

那么问题又来了,陆逊是不愿意分兵的,堵截无强口的这支部队是从哪来的呢?

当初贾逵认为东吴会减弱濡须坞的守备力量以加强到皖城一线,他的判断非常准确。因此,堵截无强口和夹石口的这支吴军,很可能就是从濡须坞调过来的,而不是来自陆逊手下的九万人。从方位来看,也只有如此,这支军队才能做到先据无强口后断夹石口。

由于贾逵的援军赶到,曹休终于逃出生天,陆逊已经完美实现了作战目标,继续交战没有意义,于是两军非常默契地各自罢兵,这场石亭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石亭之战是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对决,曹休是百战名将,在此之前连败东吴,可以说是东吴克星,但陆逊出马后则高下立判。

白天的战斗在陆逊指挥下,东吴以少胜多,正面击退了魏军,而之后的夜袭战更是导致了魏军的夜惊乃至崩溃,他的军事指挥艺术深得孙子兵法中奇正之术的精要。

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吴擅长防守擅长水战,而不擅长进攻和陆战,但石亭之战足以证明,吴军在陆战以及进攻作战方面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不过这也得看是谁来指挥,陆逊是周瑜之后唯一有这个能力的人,而若是孙权亲自指挥恐怕就是灾难了,之前已经有了多次先例。从这点来看,孙权主动放权倒也体现出他的明智。

发生在太和二年(228年)秋天的石亭之战,虽然知名度并不太高,但规模极为宏大,双方投入总兵力多达二十万人以上,远远超过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同一时期诸葛亮发动的北伐之战虽然名气大,但规模却远不能与石亭之战相比。

而且此战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战后大司马曹休郁郁而终,令宗室势力大为削弱,这直接改变了曹魏的政治格局。同时,这也为孙权的称帝大业彻底扫平了道路。

《经典中国通史》(16册) ¥16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东吴   蕲春   鄱阳   庐江   太守   武昌   淮南   荆州   目的   作战   长江   大军   防线   机会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