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死后,他儿子宋振吕是怎样为他报仇的?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时孙中山给宋教仁的挽联。

在清末民初的那些年里,无数革命之士涌现,宋教仁就是其中之一。可能他并不如其他人那般名扬天下,但他的政治理想对后世却有着深远意义。他为民主和宪政思想而不惜献身的精神,令无数人敬佩不已。

只可惜,他为革命摇旗呐喊的一生 只有短暂的31年,他遇刺身亡时,儿子只有12岁,虽是年少却立誓要为父亲报仇。

志士有心,子弹无情

宋教仁出生于光绪年间,少时读私塾,进书院,本应走一条科举入仕之路,以他的学习成绩,在考中秀才之后,必定可以再上一层楼。可他却放弃了。

他不想在大清朝政府当官,他不愿与那些为官之人同流合污,在他看来,大清朝此时已经无力带领这个国家了。

于是他开始反抗,还企图在东三省建立反清力量,只不过一时没什么大进展,直道同盟会的建立,宋教仁才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

他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政府的法律工作中,对于宪政思想如何制定做出了全方位的分析,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经营与统筹,才让国民政府有了新气象。

可是,木秀于林,太过招风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宋教仁在大有作为的同时,自然也会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

1913年,宋教仁应袁世凯的邀请,前往北京参与讨论内阁组建相关事宜。内阁本就是宋教仁提议组建的,他自然乐见其成,随即欣然前往。

可没想到此时却有危险在等着他。

在火车站,宋教仁正欲上火车之际,还没等离开月台,便被一男子持枪射击,因为距离近,又连开三枪,宋教仁当场便倒地不起。

尽管在场的黄兴等人第一时间把宋教仁送去了医院,可还是未能挽回宋教仁的性命。

因为那子弹不止射中要害,还淬了毒,医生哪怕再高的医术也无力回天。

而宋教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秒还在说:“我不甘心”。是啊,是什么人与宋教仁有如此什的深仇大恨,要下如此毒手,这不是明摆着要人命来的么。

立誓此仇必报

宋教仁欲刺身亡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最为悲痛的,除了与宋教仁有着相同理想,共同奋斗的同僚们自然还有他的家人

宋教仁可谓是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宋母一直对于宗教人的事业表示支持,当宋教人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时候,宋母并没有固守着旧思想反对宋教仁。

而宋教仁的妻子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支持,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从未让宋教仁分心。

宋教仁的儿子宋振吕,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却被宋教仁教导的对革命事业也有不少的了解。

对于父亲的追求,宋振吕看在眼里,还曾立志想要在长大之后,也和父亲一样,做一个为革命奋斗的有志之士。

宋教仁平时虽然忙于革命工作,但从未忘了对宋振吕的教导。是他教会了宋振吕何为爱国,何为宪政思想。

可宋教仁的突然离世,让宋振吕觉得自己的天都要塌了。爸爸的形象一直在他心中十分高大,他一直以父亲为榜样。

可如今却出现了如此变故,杀害父亲的凶手却一直未有定论。这让他很不甘心。他振作起来并下定决心必然要找出凶手,为父报仇。

当时在政界对于宋教仁的死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不少人对凶手的身份都提出了自己的怀疑。

有人说袁世凯才是幕后的总策划人,毕竟宋教仁此番的北京之行,就是由袁世凯主导的。可也有人说,宋教仁是革命矛盾的牺牲者,他是被极端的革命分子刺杀的,并不是有任何人主导。

好在当时的那个持枪射击的人并没有隐藏自己的身份,加上当时有不少目击者,于是很快便将这个行刺者锁定为武士英。

但武士英只是个小人物,明眼人都知道,在武士英背后必然会有人指使,宋振吕也明白,但武士英已经被抓,于是他便等着看最终的结论。

可是他等来的只是武士英的死讯,然后就没了下文,这让他怎能甘心?

给仇人以绞刑告慰父亲

但宋教仁又不是普通人,他的案子自然不可能草草了事。有无数人在盯着看着,于是调查宋教仁案子的相关人员继续往上摸索又找到了一个潜藏在同盟会的同伙应桂馨。

在抓捕应桂馨的时候,在她的住处发现了许多电报,上面便有关于刺杀宋教仁的指示与安排。

可见,宋教仁之死的确是有人谋划,再顺着这些电报的往来查到这个幕后之人的时候,警察们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此人竟然是袁世凯的秘书洪述祖

洪述祖不是武士英,他有权有势,背后没准还有袁世凯撑腰,但洪述祖也知道,证据确凿,自己可能逃不过了,于是还没等警察去抓他,他便跑了。

当这件案子准备不了了之的时候,宋振吕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洪述祖,他是必要将洪述祖缉拿归案,给父亲报仇。

此时的他也不过13岁的年纪,为了能够找到洪述祖,他一边学习一边探查洪述祖的下落。

而洪述祖那边,千防万防,防了警察,防了革命人士,却忘了还有这么一个毛头小子会时时刻刻在找他。

宋振吕自然也不是只有自己,他的身边还有许多和他一样想让杀害宋教仁的幕后真凶落网的有志之士,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洪述祖终于被找到,扭送警察局。

上海法院接手了洪述祖的案子,最初北洋政府还想保洪述祖一命,但宋振吕却坚决反对,并据理力争,又联合民众,最终迫使北洋政府不再插手。

而洪述祖最终被判以绞刑,这也是民国第一桩绞刑案。历经多年,十五岁的宋振吕终于给父亲报了仇

结语

正义之士虽身死,但思想与抱负却会传承下来,而那些心怀不轨甚至恶贯满盈之人,终将受到审判,正义可能会迟,但一定会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同盟会   北洋   宪政   绞刑   案子   凶手   父亲   儿子   自然   思想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