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张立体老照片,看1902年上海的街景、苏州河和龙华寺庙会

分享一组清末时期的上海老照片。这些照片拍摄于1902年前后,最初是以立体照片出现在世人面前。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观赏和了解一百多年前老上海的旧风情,小编对照片进行了剪裁、修复和上色,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首肯。

街口风景

1902年的上海街头,人来人往。行人衣着便很能体现当时土洋杂处的特点,有的穿中国传统服饰,有的穿洋装的;有剪着短发的洋人,也有留着长辫子的中国百姓。传统的中式灯笼和洋招牌、电线杆同框出现。

百姓生活

这是当时上海最常见的街边建筑,中式两层木楼,一层是店铺,二层是起居生活之地。窗外挑着竹竿,上面挂满了晾晒的衣物。此时,一家老小正聚集在店铺门前晒太阳,一个修鞋匠在一旁忙着修鞋子。

采芝堂

采芝堂位于上海南京路老字号药材铺,门脸的装饰也非常中国化。在采芝堂药材铺两边是两栋两层中式老建筑,通过其他的照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一边是“成德丰”布庄,另一侧是 一家金店,叫做“同丰永赤金鋪”。

照相馆内

一名挑着担子的老人被摄影师拉到位于南京路的照相馆内拍摄了这张照片。图中的老人正在展示一只竹编的笼子,他的身边是两个硕大的竹箩筐,箩筐上放着两只竹匾,里面放着一些物品。很难想象老人如此单薄的身体竟然能负担起这个沉重的担子。

街边餐馆

上海街边的一家饭馆,门槛上铺上木板,上面架着木桶炉子和风箱等物件,一只蒸包子的笼屉正冒着白烟。小学徒神气地叉着腰站在烧饼炉子后面。在门脸一侧,挂着售卖彩票的广告牌。

餐馆全景

这是上一张店铺的全景图,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到楼上精致的栏杆和旁边的卖洋油的店铺。这张图片被洋人标注为“一家烘焙店”,可能是指那些烤的烧饼而言。

江岸风景

黄浦江边风景,一艘客轮停泊在江边,但是吃水很浅,其实它并不是一艘客轮,而是当时的上海海关的一个办事地点,右侧的两层的江上建筑也印证了这一点。岸边的道路上,有几名男子正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江边人群

一群人聚集在外滩的空地上,有老人也有孩子,长袍马褂、瓜皮帽以及男人身上的围裙,无不带有清末服饰的鲜明特点。

江边苦力

一群搬运工聚集在苏州河畔的码头上,等待有货船到来搬运货物。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除了身边的独轮车,便是一身的力气。在他们旁边,一个抱着小孩子的男孩正探着身子观看码头下面的景象。

苏州河畔

退潮时的苏州河,很多木船搁浅在岸边的河滩上。河对岸是一些工厂,巨大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

拥挤的码头

苏州河上的一座木桥,桥下是一个小码头,码头边挤满了船只。船上的客人正在做下船的准备。桥上的人正趴在栏杆上观望这热闹的场面。

桥下风景

河道的另一边,两名男子挑着木桶准备从苏州河里汲水,泥泞的河滩使他们不得不赤脚工作。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桥对面的工厂厂房及烟囱。

庙会盛况

庙会期间的龙华寺,门前是用白布和竹竿搭建起来的简易集市,集市两边聚集着大量的马车和人群。这种带有车厢的四轮马车明显是受到了西方马车的影响。

寺内景象

龙华寺内热闹的景象。龙华寺建于宋代,是江南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座古刹创始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曾名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

龙华塔

图为寺内的宝塔。龙华寺塔是和寺庙同时建立的,但是在唐朝末年时被战火焚毁,图中的宝塔是877年重建的,高四十余米,距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上海   南京路   街景   苏州   庙会   江边   马车   码头   店铺   老人   风景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