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中建岛,曾经寸草不生的白沙滩,如今建设得怎么样了?

我国的海军中,曾流传这么一句话:“没有七分英雄胆,休上中建白沙滩”体现的便是中建岛的艰苦和困难。

而如今这个条艰苦的中建岛,又如何了呢?

一、中建白沙滩的来历

中建岛位于我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最南端,是一座陆地岛屿。因为每到涨潮时,中建岛都会被海水淹没掉一大片区域,而退潮,又会露出一大片白色沙滩,所以中建岛,又被称为“白沙滩”

中建岛

中建岛虽然很早就属于我国领土,但我国对它的正式称呼,一直到民国时期才有,1935年,中华民国给它取名为“土莱塘岛”,并绘测在中华民国颁布的全国地图上。

但因为民国军阀混战,所以中建岛的管理一直处于松散阶段,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军队驻扎,导致它经常被其他国家侵扰,特别是离它最近的越南,一直有入侵它的野心。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在1946年派遣了一支军舰,管理西沙群岛,因为这艘军舰名为“中建号”,所以土莱塘岛也正式改名为“中建岛”。

1974年,南越入侵我国,想霸占西沙群岛,同时,中建岛也遭到入侵,我国南海舰队立即派出军队作战。

在经过一番战斗后,南越被我国赶走,西沙群岛也回到了我国的怀抱,而我国为了更好地管理西沙群岛,在一些偏远的岛屿都驻扎了军队,中建岛便在军队驻扎的范围之内。

从此,开启了我国对中建岛长达几十年的改造过程。

二、中建岛上的难题

中建岛,全长1850米,宽800米,面积最大的时候也仅仅只有1.5平方公里,而一旦涨潮,海水还会淹没一大片土地,面积会缩减到0.014平方公里,大约只有一两个足球场大。

中建岛

而面积狭小还不是中建岛地形方面最困难的地方,中建岛上,大面积都是沙土,这种沙土稳固性差,一场台风,或者一次涨潮,便会卷走大量的沙土,将中建岛的地形硬生生地给改变。

这种不能定型的土地,对于生活在上面的士兵来说,是一件极为恼火的事,因为很有可能,一场台风过后,原来的地基已经变成了海洋。士兵也不敢居住在上面,生怕自己一觉醒来,便躺在大海上。

除了地形原因难题外,气候也是一大难题。

中建岛

中建岛被驻守在那里的士兵称为“火岛”,它一年的平均气温在31度左右,夏天的地表温度,因沙子的原因,更是高达到60度,不要说睡觉,连上岛也是一件极为难受的事。

再加上中建岛,地处海洋,气候除了热以外,还有湿,不仅伤害皮肤,还容易得风湿。

所以我国第一批驻扎在中建岛上的士兵,根本不敢在中建岛上搭建帐篷居住。而修建房屋的材料又不能短时间运送过来,所以导致这批士兵只能在外面废弃的商船居住。

而废弃的商船不仅居住环境恶劣,更重要的是,狭窄的居住环境,让生活在商船上的士兵,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发生争吵,严重的扰乱了军队的管理制度。

但尽管有如此多的困难,这些被派往中建岛镇守的士兵也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靠着为国为民的决心,在破旧的商船里坚持了整整三年。

直到1978年9月,我国在中建岛中心位置建立的主楼建好,这些守岛的士兵才搬到了岛上居住。

但直到此时,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被解决,那就是食物和淡水。

虽然基本的生活用品,国家会按时送到,但长久生活在海上,这些士兵严重缺乏各类维生素,身体很容易得一些疾病。

而中建岛上的沙土又不适合种植蔬菜,这些士兵想自己动手改善生活也做不到。在经过多个士兵生病后,我国立即送去了一些维生素药品,和一些蔬菜罐头,帮助士兵补充维生素。

第二个食物方面的问题则是淡水,中建岛虽然位于海洋中间,但海水和淡水是不一样的,海水含盐量高,不仅不能作为饮用水,甚至长久用海水洗澡、刷牙,士兵的身体也会出现问题。

所以,淡水一直是中建岛上士兵的稀缺物,在最开始时,每一位士兵的可支配淡水,都是用杯子来分配的,每一个士兵的用水量都有严格的控制,做到绝不浪费一滴水。

如果遇到台风或者海啸等自然灾害,运输船难以运输物资来的时候,岛上的士兵,不仅要挨饿,还要面临缺水的境地。

如2016年,因为“莎莉嘉”和“海马”两个台风同时吹向了中建岛,我国的物资运输船一时难以上去,而岛上的士兵,又下不来岛,导致岛上的士兵,在缺水缺电的情况下,坚持了整整25天。可见自然灾害对中建岛的危害,对岛上士兵的危害。

而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句:“没有七分英雄胆,休上中建白沙滩”的顺口溜流传。

三、改造中建岛

中建岛虽然环境恶劣,但我国坚强的士兵,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它,而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恶劣的荒岛、恶岛,改造成一个绿岛、宝岛。

这个旷日持久的改造计划,从第一批登上岛的士兵,便开始实施了。

守岛的士兵,先是在岛上开垦出了一片沙地,用来种植蔬菜,可沙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温度高,蔬菜就算勤浇水也很难存活,更何况水资源还是岛上最稀缺的资源。

经过多次的失败后,岛上的士兵,知道了想种植蔬菜,就必须改善岛上的土壤,必须种植树木,让岛上的水土流不那么严重,能保持住土地肥力。

可没过多久,士兵又遇到了难题,一般的土壤,肥力不够,就算运到了中建岛上,也不够树木生长的需求,而肥力足够的土壤,根本运送不到这里来。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士兵提了一个建议,大家可以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从老家,带一些鸡屎、牛粪等提高土地肥力的粪便,来提高中建岛上土壤的肥力。

这个建议得到了士兵们一致的同意,从此,每一代守岛士兵,便会利用自己回家探亲的机会,从老家带一些有利于建设的东西。

有些带的是泥土、有些是粪便、有些是耐碱、耐干旱的植物,在这些守岛官兵的坚持下,中建岛终于出现了一抹绿色,并逐渐蔓延,铺满了整个中建岛。

到了2009年的时候,整个中建岛已经有了马尾松三千多棵、椰子树二百多棵、羊角树一千多棵,荒岛也变成了绿岛。

尽管后面这些树木都被台风摧毁,但守岛的官兵,没有放弃,依旧靠着自己的双手,将被摧毁的树木,再一次树立在了中建岛上。

而且官兵还根据环境作出了改变,不在一昧地种植这些根系浅的植物,还会 种植根系发达,抓地强的红树林,不仅能保持水土,还对台风有一定的抵抗力。

特别是在2012年,中建岛配备了海水淡化机后,使得水资源不再是岛上最稀缺的资源,官兵们再一次实验起了,适合种植在岛上的植物。

经过数年的努力,岛上不但绿树成荫,植被茂盛,连一直难以存活的蔬菜,也被岛上的士兵们,给种植了出来。

现在,中建岛上,四周有着适合居住的房屋,水池里有着可以肆意享用的淡水,中间的空地上鸡鸭成群,岛屿边缘的地方绿树成荫。

从天空望去,犹如一颗镶嵌在海洋中的绿宝石。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片荒漠的枯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西沙群岛   西沙   沙土   肥力   寸草不生   商船   岛上   淡水   台风   士兵   沙滩   蔬菜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