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30亿,靠长城输血的蜂巢能源,能撑起600亿估值吗?

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今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4%!

“一块电池半辆车”,新能源的发展正在催生一条新的产业链——动力电池。

当下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

占了国内市场五成的宁德时代,是毫无疑问的行业领头羊,后面则“埋伏着”一众虎视眈眈的厂商,正努力从“宁王”盘子中抢夺蛋糕。

它们或专注电池研发,或跨界而来,或车企自发主导…你追我赶中,装机量有上有下,产能压力之下,上市就逐渐成了最好的“补血”手段,这也造就了动力电池企业IPO热潮澎湃。

这不,3年前还寂寂无闻的蜂巢能源,如今成了动力电池界的黑马,即将鱼跃龙门闯关科创板了!

这家2018年脱胎于长城汽车独立运营的电池企业,2021 年及 2022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世界第十;

不过,在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原材料骤涨、研发投入等因素,蜂巢能源的亏损额度也在逐渐扩大。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超30亿元。

我们不禁疑问,供应端依赖于竞争对手,销售端依赖于关联方,持续“烧钱”的蜂巢能源IPO能成功吗?

科创板或将迎来又一家动力电池企业,而魏建军正在迎来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11月18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消息,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IPO已获得受理,拟募资150亿元,对应估值达到600亿元,成为新晋动力电池超级独角兽。

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入公司在常州、湖州、遂宁和无锡的电池生产项目与研发中心;三元电池、无钴电池、短刀电池以及其他新型电池开发项目。

蜂巢能源所处的动力电池赛道,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供不应求,资本在在一二级市场也青睐有加。最大的参照物,是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国内装车量前十的公司中基本已完成上市,只有蜂巢能源还在走上市流程。

其实,早在2018年,长城汽车宣布旗下动力电池业务(蜂巢能源前身)独立时,就表示蜂巢能源之后会引入更多资本入股,不排除IPO上市。

其次,从去年开始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和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二梯队玩家,纷纷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梯队玩家展开进攻。当看到中创新航在今年登陆资本市场后,蜂巢能源自然更坐不住了。

去年12月,蜂巢能源宣布完成60亿元B+轮股权融资,仅仅1个月后,该公司便马不停蹄地与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行动之快令人咋舌。

年内蜂巢能源也获得了一笔3.22亿元战略增资,如今其准备近一年的上市规划终于暴露在世人面前,张口便是150亿元。

背靠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为什么这么着急筹钱呢?

蜂巢能源,是动力电池领域的后起之秀,同时也是行业内最大的一匹黑马。

与互联网大军杀入新能源车巨头“虎口夺食”不同,蜂巢能源身后站着“硬核汽车人”——坐拥A股市值2900多亿元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中国年轻一代80后电池技术专家杨红新。

2021年,魏建军夫妇以超2000亿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七名,成为新晋“河北首富”。倘若蜂巢能源顺利上市,魏建军又拿下一个IPO,其财富排名或将更上一层楼。

其实,早在2012年,蜂巢能源的前身就以动力电池项目组的形式在长城汽车成立,并开启动力电芯的预研工作。2016年,该项目组升级为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

2018年,长城汽车又将该事业部独立为蜂巢能源,随后将其股权置出上市公司。自此,蜂巢能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专业从事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储能产品研发和制造。

魏建军间接持股45.9932%,外界称他为“二次创业”,但从董事职位来看,他更像是一位天使投资人,公司整体运营与管理交给了杨红新。

杨红新别看他是80后,却拥有10多年整车、电池研发管理经验,全面负责长城汽车新能源三电系统、EV、PHEV整车的研发工作,是一个既懂造车,又懂电池,有嗅觉的技术专家。

公司成立才1年,蜂巢能源就在市场崭露头角,杨红新在品牌战略会上规划:推出动力电池高速叠片工艺,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24GWH大型动力电池工厂。

据韩国锂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世界第十。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为国内第六。

短短三年时间,蜂巢能源就跃进全球前十,因此也被外界誉为“汽车动力电池赛道,成立时间最短、融资能力最强、成长速度最快的公司”。

资料显示,公司在2020年、2021年分别进行了Pre-A轮、A轮、B轮和B+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为10亿元、35亿元、102.8亿元和61.5亿元,再加上年内的3.22亿元战略增资,累计融资金额211.52亿元,投资人包括四川能投、国投招商、国家科技引导基金和上海国盛等。

目前,蜂巢能源投后估值已达到600亿元。

高估值对应的是,蜂巢能源堪称“惊人”的成长速度和营收,尽显行业黑马之姿: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9.42%;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38亿元,继续保持高增长。

然而,在营收迅猛增长的同时,蜂巢能源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从2019年到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及-8.97亿元。报告期内亏损超30亿元,过去三年年复合亏损增长率为88.1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电池业务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为6.64%、0.89%、3.23%及4.38%。

动力电池占据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60%,按常理,动力电池厂商应该赚得盆满钵满,既有背景又有资源的蜂巢能源,为什么还会亏损?

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疫情的起伏、行业的补贴退坡等超出预料的事件,是蜂巢能源刚出世就接连面临的考验。

对于连年的亏损,蜂巢能源方面表示,与研发投入强度较高、扩增产能和爬坡以及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增长有关。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近15亿元,占到营收比例的两成。

由于背靠长城汽车,蜂巢能源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这也带来了关联销售占比较高的问题。

过去三年半,蜂巢能源公司对关联方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来自于长城汽车的收入合计82.89亿元。去年来自关联方的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为82.73%。

正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爆发,车企为了保证供应稳定,与电池厂商的关系从单一走向了多元,此举给宁德时代之后的一众厂商以新的机遇。

我们知道,动力电池制造属于资本开支强度高、规模效应显著的重资产行业。

对动力电池企业自身而言,维持一定的生产规模,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必要基础;而对下游的整车厂客户而言,动力电池企业的高产能规模又是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保障。

因此,产能规模对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十分重要,企业不得不通过不断注入大量资金,用以扩产。雄厚的资金基础,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动力电池行业年内频繁上市的原因!

虽说过去一年的时间,蜂巢能源装车量迅速跻身前十,同比增长4倍多。为完成600GWh产能目标,蜂巢融资缺口超千亿,此次IPO拟募资的150亿杯水车薪。

当下的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一家独大,比亚迪稳居第二,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蠢蠢欲动。

搅局者蜂巢能源,能否借此次IPO,完成向颠覆者的转变?尚未可知。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新能源时代,人人都在蒙眼向前,人人都想高歌猛进,但一系列数据都在告诉动力电池行业,靠产能堆砌参与竞争的方式已走到死胡同,一旦泡沫被戳破,每个人都将承受后果。

参考资料:

《三年亏损30亿 蜂巢能源冲刺科创板IPO》,凤凰网科技

《蜂巢能源上市启示:技术才是红海突围的王道》,真探AlphaSeeker

《坐拥2744亿大佬拉着80后,搞出一个460亿超级独角兽》,投资家

《激进上攻“宁王”、流血冲击上市,蜂巢能源赢了面子,输了里子?》,连线出行

《蜂巢能源IPO背后的“输血”法则:与长城汽车关联交易83亿,去年融资180亿》,搜狐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蜂巢   宁德   能源   长城   新能源   产能   融资   电池   长城汽车   行业   动力电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