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2年前,泸州分水岭镇,那一锅风萝卜蹄花汤

#头条创作挑战赛#

记忆不管如何,能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美好的,珍惜两个字需要时间慢慢沉淀后,才能更加坚定。

记得那个时候,《舌尖上的中国》还没有诞生,我还没有开始,在自媒体上每天写文章拍视频,但是我已经习惯经常去泸州周边调研,其实也谈不上调研,应该是对民俗文化的热爱是我的业余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习惯已经很久了。

那些假期,我基本上都沉浸在这里,所以,当我2010年的时候第一次到分水镇。就给了我太多的记忆不能忘记。


这里不仅是著名台湾作家琼瑶第二故乡,也是泸州油纸伞的发源地;这里一个有很多川南民居建筑,有一棵近五百年的香樟树在这里,你能看到很多川南民俗的留存,所以对于我来讲,这个地方真的值得我常来常往。

再后来,这里修了一个伞里,修了一个董允坝蔬菜基础,虽然都去过几次,依然觉得分水岭镇的老街,才有更多的这种人间烟火气。


时间匆匆过去,12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得走过多少次分水岭镇了,也记不得,拜访了多少这样类似的老街古镇。我甚至不知道那些老街古镇,在不知不觉间如何失去了他们曾经的芳华。

但是我始终有一些点,始终有一些位置,一些味道让我难以忘怀,比如说当时我在分水岭镇吃到的那一个风萝卜蹄花汤,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味道巴适。


我不知道风干的萝卜干和猪脚即泸州人称为的蹄花,是哪一位好吃嘴把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我只知道这道类似于汤锅炖菜因为和蘸水的结合,给了大众美好的舌尖享受。

在过去条件困难的年代,吃猪蹄,那是多奢侈的事情,甚至被四川人叫打牙祭。所谓打牙祭就是: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泛指吃肉或会餐加菜。


当时,在今天,基本不存在,生活好了物质也丰富,大多数人都不缺油水。有的甚至反过来吃粗粮和蔬菜养生了。

但是,这种农村风味,地道的土猪肉和自己制作的风萝卜干煮沸的一锅汤,依然让人食指大动,欲罢不能,再加上海椒水调制的蘸水,简直太好吃了。


而且,它在这里,价格并不贵,据说直到今天,一个人平均消费就是二十元,还吃得很满足,要是在市区,吃饱吃好,还价格便宜的风萝卜蹄花汤,基本上比较难寻。

又或者是那些年,有很多记忆在里面,有青春,有友情,有人生的一些快意和失落,却终究化成了莞尔的笑容。


如同,这一锅沸腾的蹄花汤,那不仅是满足了生理需求,也给自己带来很多曾经的追忆。


很久没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不知道变了味道没有,但是不管如何,我知道过去回不去了,青春也不会再来,只有记忆化作文字,还能骗骗自己,鼓励自己,好好生活,充满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泸州   分水岭   老街   萝卜   炖菜   舌尖   古镇   蔬菜   难忘   味道   年前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